2021-03-18 16:18:36
來源:互聯網
最近在B站熱播的紀錄片《奇食記》,與以往主打人文、暖心暖胃的美食紀錄片大相徑庭,輕松俏皮的動畫、詭異驚悚的音樂、接地氣的旁白,使《奇食記》一反美食紀錄片駕輕就熟的情懷與溫馨,讓對情懷式美食作品已有鈍感的觀眾產生了新鮮感。
食物永遠是美食紀錄片的主角,但《奇食記》中的很多食材大多數人從未嘗試過。這些奇食大多會在食物的前綴上冠以地名,柳州螺螄粉、蘭州漿水、鶴慶吹肝、獨山三酸、中山神灣鎮炒禾蟲等奇食的背后飽含著豐沛的傳統積淀。
對于很多觀眾而言,這部紀錄片讓他們感受到了中華美食的紛繁。對于主創團隊來說,他們則更希望傳遞一種平實的觀念:食物沒有貴賤之分。正如《奇食記》總制片人凌光裕所言,這部片子中的食材,最貴不過200元一斤,最便宜的三五元就能買到,是很多人喜聞樂見的食材。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