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舊貌換新顏 太湖小島來了“神筆馬良”

2021-03-09 15:01:21

來源:互聯網

位于太湖湖心位置有一個面積約1.3平方公里的小島,叫漫山島。常住人口約90人,多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小島四面環水,生態環境極佳,被譽為太湖里的“桃花源”。島民在島上種稻種菜、養雞養鴨、捕魚撈蝦,民風淳樸。

不久前,記者來到這里,登上碼頭,只見村頭有參天大樹蔭蔽,一條小河將漫山島一分為二,磚樓瓦房沿河而建。

一同隨行的漫山島所在的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沖山村黨委書記馬志勤告訴記者,島上最多的時候生活著500多人,但是島的面積太小,發展空間有限,20多年來年輕人陸續搬出,村莊漸漸破敗。“沒有人、沒有資源、沒有資金,空守著好生態沒法發展,‘桃花源’漸漸失去色彩。”

島上居民董水金深有感觸。1985年,33歲的董水金咬牙湊錢翻蓋了一座兩層樓房,白墻黑瓦,曾是島上最漂亮的房子。

那時,漫山島還沒有通電,全村上下只能依靠一臺小功率發電機,家家戶戶只夠開兩盞電燈。

當時,董水金是村里發電機的義務管理員,他經常琢磨設備的維修保養問題,努力保障島上的幾絲光亮。

2001年,漫山島成功通電,這也是蘇州最后一塊通電的區域。島上的夜晚不再漫長,冰箱、彩電等“點亮”生活。

其后,董水金離開了漫山島。再回來時已是2018年,家里的房屋破舊不堪,無法居住。這樣的光景讓董水金不免感到失落。

不過,2018年年初,蘇州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幫扶工作的實施方案》給島民們帶來了希望。方案明確100個市級機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掛鉤幫扶100個薄弱村。蘇州市政協與沖山村結對,將漫山島的開發列入日程。

通過蘇州市政協牽線搭橋,蘇州文旅集團做出一個重磅決定——投資2.75億元,對漫山島進行整體分期開發,以“生態修復、環境整治、風貌保護、富民共享”為原則,重建“桃花源”。

很快,漫山島成立股份合作社,把村民閑置房屋租下來后,轉租給蘇州文旅集團進行改造,每戶租期20年,按面積算錢。

“島上的生活越來越好啦。”72歲的沈祥男指了指島上修建的鳥類圖書館,“那以前是個破舊的小學,有幾面墻已經完全爛掉了。”從1984年開始,沈祥男擔任漫山島村委會書記。2001年,漫山島并入沖山村,他才正式退休。

如今,小島好像來了“神筆馬良”,一切大變樣:圖書館三角頂頗具現代建筑風格,室內擺放著許多精美書籍和漂亮的藝術品,破損的墻壁變成了一面巨大的落地飄窗。“冬天漏風、夏天漏雨”變成了空調恒溫、四季皆宜……

除了鳥類圖書館,游客中心、酒店客房、花房、擼貓咖啡館……村中原來破敗的舊房子重煥新顏。

眼下第一批民宿已建成,定位為分散式的鄉村高端精品酒店,再過幾個月就要對外開放了。

董水金家的民宿是建成的第一家,推開門,裝修家具簡約大氣,十分美觀。

過年了,董水金夫婦心里樂開了花,他們住進了一樓的一個房間,老伴輕輕撫摸著家中擺放的大花瓶感嘆著,“這東西真好看,我以前都沒見過。”

此前,董水金夫妻在蘇州市區經營著一家小服裝店。對于漫山島,他充滿了濃濃的懷念。去年,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沖山村相關工作人員找到董水金,詢問他島上的房子能不能出租。“島上的房子都破成啥樣了,誰要這種房子呢?”一開始,董水金將信將疑,直到對方拿出規劃圖。

工作人員告訴他,未來,漫山島年接待游客規模預計約10萬人次,計劃形成150~200間客房規模,可容納200~300人住宿。

董水金問,“能不能將其中一間房分給我們老兩口住?”對方答應了。“每年不僅能拿到固定的租金,還能讓自己的家煥然一新。”他爽快地簽了合同。

如今,69歲的董水金在島上找到了新樂趣,他在一家農家樂當廚師,紅燒肉、白蝦……這些都是他的拿手好菜,“保證你們吃了念念不忘。”董水金樂呵呵地說。

董水金這樣的島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希望。今年1月7日,漫山島的10千伏122窯上線湖底光電復合纜正式通電投運,電纜總長達2.85公里,是蘇州地區迄今為止最長且無中間接頭的湖底電纜。

新電纜投運后,島上供電可靠性將大大提升,同時還能容納后期用電負荷增長,給島上居民生活以及文旅項目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電力和通信支持。

關鍵詞: 桃花源 舊貌換新顏 太湖 小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