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我不信“他人皆地獄”,這使我活得不狡猾

2021-03-09 09:01:05

來源:互聯網

我理解作家是寫“他者”,不是寫自己的,不需要用文學來炫耀自己的才華。

你信命嗎?原生家庭是“命”嗎?你相信奮斗能夠改變命運嗎?大千世界中,我們該怎么安放自己,才能與命運和解?如果注定一生平凡,我們該怎么辦……

這是梁曉聲在最近出版的長篇小說《我和我的命》中,借助書中幾位女性發出的疑問。這也是他獲得茅盾文學獎后的第一部新長篇,寫的依然是平民的人間正道。小說中說,人有“三命”:一是父母給的、原生家庭給的,叫“天命”;二是由自己生活經歷決定的,叫“實命”;三是文化給的,叫“自修命”。命運不可違拗,但人的奮斗仍有改變命運的強大力量。

從寫知青小說開始,梁曉聲就是行動派、奮斗派,也是冷靜派。他總是在小說中寫普通人與時代的關系,也總是能夠在波譎云詭的時代變遷中為“人”的尊嚴刻下最偉岸的身影。他說:“我不信世上會有君子國,這使我活得不矯情;我不信‘他人皆地獄’,這使我活得不狡猾。”

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梁曉聲說,作家永遠寫的是“他者”,于是也就成了時代的書記員。年過七旬的他正在有準備地退場,他的筆下已經記錄了一個時代。

中青報·中青網:你寫一個80后女性的成長故事,為什么選擇用第一人稱?會不會有性別和年齡帶來的“代溝”?

梁曉聲:我經常用第一人稱寫作,像之前的短篇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等等。我是對人生的寫作,第一人稱對任何一個作家都不是問題。

關鍵詞: 梁曉聲 他人 地獄 狡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