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再復排,中央歌劇院新面孔帶來新聲音

2021-03-07 11:00:46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你現(xiàn)在做的是歌劇中人物的程式化動作,這些都不要,要演人物的心理。”導演金小山對歌唱家劉怡然說,“你面對的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女,你并不害怕她,只是你有心上人,對她有心理上的障礙。”

金小山和劉怡然正在探討的是歌劇《馬可·波羅》第二幕中的情節(jié)。3月5日下午,中央歌劇院劇場的舞臺上,劇組正在進行緊張排練。在這部分故事中,馬可·波羅遭遇少女蘭賽爾的熱烈示愛,但一心記掛著心上人索倫的他只能躲閃避讓。圍繞著幾個樂句,從手勢到走位,金小山和劉怡然反復揣摩著馬可·波羅的心理變化。這邊探討完,金小山又向飾演蘭賽爾的阮余群做起了示范,一個貼身又飄然遠去的旋轉(zhuǎn),就帶出了少女的嫵媚多姿和刻意引誘。對許多聲樂專業(yè)出身的歌劇演員來說,表演其實并非強項,但大家都真誠地希望能把劇中的角色演活。

“這么重要的一部戲交給我,我一定要有責任感。”金小山“滿場飛”,每個角色都要親自演一遍。《馬可·波羅》由中央歌劇院前院長、曾譜寫過《長江之歌》的著名作曲家王世光任作曲,胡獻廷、王世光任編劇,首演于1991年,三十年來廣受好評,并入選“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重點扶持劇目”。?3月26日?和27日,《馬可·波羅》將在天橋劇場再次上演。

為這輪復演,金小山已經(jīng)醞釀了將近兩年。此前,《馬可·波羅》曾做過音樂會版本,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也催生了新的想法。即將上演的這個版本與三十年前首演時相比變化極大,它充分運用了多媒體、燈光、服裝等手段,展現(xiàn)元朝多民族、跨國界的時代風貌,舞臺簡約卻有韻味。“絕不能‘戲不夠,景來湊’,我們就是要靠表演、靠音樂。”金小山不想以所謂的“視覺享受”做噱頭,“《馬可·波羅》這部作品,王世光老師寫了八年,浸潤透了他的心血。我們要充分挖掘劇中沉甸甸的文化意義,也希望能帶給觀眾一次心靈的按摩。”

在演員方面,除了劉怡然、郭橙橙、阮余群等年輕面孔組成的一套陣容,中央歌劇院副院長、著名歌唱家么紅也將參與本輪演出,飾演第一女主角索倫。排練時,雖然還沒輪到自己的部分,么紅也早早來到了現(xiàn)場。《馬可·波羅》在她的心底情結(jié)深種。“當年我來到劇院時,曾為這部作品唱過合唱,那時候就在想,如果有一天能演在劇里演一個角色該多好啊。這次復排,正好也了卻了我個人的一個藝術夢想。”么紅說。三十年過去,《馬可·波羅》在經(jīng)歷時光磨礪成為經(jīng)典的同時,也見證著中央歌劇院一代代歌唱家的成長,“這一次,觀眾們將看到新時期中央歌劇院的新面孔,聽到新聲音。我們也希望借這次演出向老一輩藝術家致敬,向中國的歌劇經(jīng)典致敬。”

關鍵詞: 馬可 波羅 復排 中央歌劇院

推薦閱讀

今年慢綜藝16檔,出圈話題多為“尷尬”

發(fā)布于

簋街的色味與煙火

發(fā)布于

國產(chǎn)愛情電影面臨12年之癢

發(fā)布于

首屆“大戲看北京”展演季開幕

發(fā)布于

年度“最美的書”揭曉,25種圖書獲獎

發(fā)布于

城市,如何更“適老”

發(fā)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