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機人”覺醒變得有心機了,《你好,安怡》能為國產科幻劇開個好頭?

2021-03-07 10:00:38

來源:互聯網

不少人都還記得1996年,郭達和蔡明在央視春晚上的小品《機器人趣話》吧,估計是國內最早涉及人工智能、機器人意識、未來人類家庭關系等話題的作品了。

近期,國產都市科幻題材電視劇《你好,安怡》開播,故事背景設置在2035年,AI機器人“芯機人”深入社會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似乎要取代并超越人類。記者看到,該劇目前更新到18集,豆瓣打分持續下跌,劇情bug、演技、廣告植入等成槽點。

一次頗為大膽的嘗試

在《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等影片大熱之后,科幻成為國產影視題材的大熱門。近期,科幻驚悚片《緝魂》也收獲了一波關注和好評,成為電影市場一匹“黑馬” 。

科幻作品中,走大制作、硬科幻的路線的,在視效上往往備受關注,而像《銀翼殺手》《銀翼殺手2048》《人工智能》《攻殼機動隊》等歐美、日本經典的機器人科幻影視作品以“AI機器人”為討論主題,更側重軟科幻。

近年國內僅有的幾部軟科幻影視作品,如《我的機器人男友》《我的女友是機器人》《機械畫皮》等,大多豆瓣分很低。從這一點來說,國產都市科幻劇《你好,安怡》是一次頗為大膽的嘗試。

或是翻拍自高分英劇《真實的人類》

從劇情方面來看,《你好,安怡》講述的是,2035年,人工智能機器人“芯機人”已經開始替代很多人類在各個領域進行工作,成為人類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這個過程中,創始人早早就研發出幾個開發了“奇點”的“有意識”的“芯機人”,他們在進入人類社會后,經歷種種波折。最終,“芯機人”家庭和人類家庭喬家都獲得了愛與成長的故事。

熟悉英劇的劇迷發現,其實《你好,安怡》與2015年的高分英劇《真實的人類》劇情相似。網上有消息稱,《你好,安怡》正是翻拍自該劇。

據悉,《真實的人類》這個故事最早來自2012年瑞典拍攝的科幻劇系列,2015年則由曾出品《廣告狂人》《絕命毒師》的美國AMC與英國電視4臺共同打造,英美和瑞典兩版劇第一季劇情接近:一個孤僻科學家在妻子跳湖、兒子腦死亡的情況下把兒子改造成了半機械人,同時造出了五個擁有感情的機器人成為兒子的“兄弟姐妹”。科學家死后幾個異類流亡于人類社會中,劇情充滿了強烈的矛盾沖突、心理沖擊與道德拷問。

不少劇迷將《真實的人類》與《黑鏡》相提并論,但它討論的內容更加廣泛和發人深省,比如人類為什么需要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自己的意識覺醒,人類的孤獨以及對人工智能這類完美人格的渴望,包括另一群人對人工智能的恐懼等等,因此劇情很豐富。

違和感的處理等本土化挑戰大

說到“科幻”,很多人會想到特效橫飛的大制作,其實《真實的人類》更多扎根于人物塑造和思辨表達,以此讓人相信這是一部科幻劇。

正因為此,這給翻拍劇《你好,安怡》在本土化時帶去了不小的挑戰,包括違和感的處理,甚至演員的演技等。從目前更新的劇集來看,不算出彩。

關鍵詞: 覺醒 變得 心機 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