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6 13:47:26
來源:互聯網
今年春節檔(正月初一至初七,即2月12日至2月18日)影市一半如海水苦澀,一半像火焰炙熱。炙熱的不僅有57.45億書寫“最牛春節檔”票房新篇,還從女導演和處女作兩個維度改寫票房史;苦澀的是票房集中在《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分別是35.65億和27.30億,探花《刺殺小說家》僅收入5.38億,和榜眼之間落差20多億,且面臨巨虧的局面,此外《新封神:哪吒重生》《侍神令》和《人潮洶涌》分別報收2.9億、2.1億和1.5億,賠局在所難免。
連續第三個令人始料未及的春節檔
今年春節檔上演“戰國七雄”,《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侍神令》《人潮洶涌》《新封神:哪吒重生》和《熊出沒:狂野大陸》七部主打影片一擁而上,看似慘烈,其實相比2019年春節檔的“八部爭鋒”,今年因為《緊急救援》提檔逃逸,還算松快些許。2019年春節長假期間《流浪地球》《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三部影片收獲“10億+”,早早奠定回收基礎,就連沒跟上隊伍的《新喜劇之王》,最后也報收6.24億,唯一的賠錢貨是成龍領銜的《神探蒲松齡》,1.52億的業績回本無望。相比之下,今年的虧損,更加來勢洶涌。
這已是連續第三個令人始料未及的春節檔。原以為是《唐人街探案3》秦地獨大,傲視“山東六國”,余下是第二集團軍六國的混戰,誰想《你好,李煥英》大年初四翻越崤山逆襲,不僅讓賈玲輕取女導演票房的鐵王座,還要直指年度票王。這一景象,與當年《唐人街探案2》的上位頗有幾分相似。2018年春節檔,《捉妖記2》以35.7%的排片傲立群雄,并創下5.4億單日單片開畫紀錄,誰想第三天就被《唐人街探案2》反超。2019年春節檔的情況亦然,原以為是《瘋狂外星人》《新喜劇之王》《飛馳人生》的三分天下,結果半路殺出個《流浪地球》。
有趣的是,連續三個春節檔的票王類型都不重樣。2018年笑到最后的是軍事題材《紅海行動》,憑借長線一步步蠶食《唐人街探案2》的冠位,最終以36.5億小勝。2019年出位的是科幻題材《流浪地球》,科幻巨制一出手就是一覽眾山小的新格局。今年的《你好,李煥英》基本預定牛年票王的寶座,它有著喜劇的外殼,其實是個親人離散的悲情故事。三年三個類型,由此可見,春節檔沒有權威,所謂權威都是用來蹂躪的;也沒有規律,最大規律就是推陳出新、喜新厭舊。
一度是魔幻和喜劇題材的天下
2018年以前的春節檔,一度是東方魔幻的天下,光是西游IP衍生作品,就有5部之多,且在2013年和2014年蟬聯票王。在此輻射下,王寶強的《大鬧天竺》也套用西游記元素。周星馳是這場西游魔幻競標賽的始作俑者,先后推出過《西游降魔篇》和《西游伏妖篇》,中間還拍過一部《美人魚》。與周星馳一唱一和的是星皓推出的《西游記》系列,出品過《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西游記女兒國》三部之多。2013年到2018年的六年間,除了2015年缺席,光是西游魔幻題材就霸屏了足足五個年頭。
魔幻題材的滑鐵盧出現在2018年——《捉妖記2》和《西游記女兒國》雙箭齊發,同時收獲了口碑的雙失,終結了這兩個系列品牌后續的可能。其實早在上一年,周星馳破天荒聯手徐克續寫《西游伏妖篇》,試圖用徐老怪彌補自己技術上的短板,可惜影片上映后口碑不盡如人意,周星馳似乎也放棄了該品牌的后續。2019年春節檔成龍跳出他的舒適區,領銜主演魔幻題材《神探蒲松齡》,創下了春節檔大片票房新低。
此前春節檔的另一大霸主是喜劇題材。不僅此前霸屏的魔幻題材都捎帶喜劇元素,近年喜劇主打更是一擁而上。2017年《功夫瑜伽》《大鬧天竺》《乘風破浪》,加上《西游伏妖篇》,上演喜劇全武行。2018年《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西游記女兒國》三喜齊發,都是“+喜劇”模式。到了2019年,擴展到《新喜劇之王》《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神探蒲松齡》四部,純喜劇、“喜劇+”和“+喜劇”都有。尤其2018年和2019年,資方和導演希冀喜劇合家歡突圍春節檔的心態愈演愈烈,甚至在片中直接植入賀年元素。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市場最后反其道而行之,接連讓沒有任何春節喜慶元素的影片笑到最后。
類型最豐富,無情也有情
今年春節檔迎來了題材類型最豐富的一年:既有探案喜劇系列品牌《唐人街探案3》,也有悲喜兩重天的悲喜劇《你好,李煥英》;既有傳統魔幻色彩的《侍神令》,也有不無探索的軟科幻巨制《刺殺小說家》;既有《熊出沒:狂野大陸》這樣穩賺不賠的老招牌,也有《人潮洶涌》這類境外版權改編和《新封神:哪吒重生》這種新銳團隊國漫。按理說多種類型布排撞運,花開面也更大,結果卻迎來了近年春節檔賠得最慘痛的一年。
最可惜的是《刺殺小說家》血肉模糊地倒在了血泊中。要說這個春節檔的品質排行,《刺殺小說家》當仁不讓——它的技術成色遠在《侍神令》之上,它的故事創意甩開《唐人街探案3》,它的銳意進取不輸《你好,李煥英》,從敘事、表演和制作等綜合考量,皆是這批影片中的佼佼者,可惜生生被這個無情的春節檔夾扁了。所幸飽和運作的春節檔已過,口碑不錯的《刺殺小說家》還有長線空間。
這個春節檔說是無情也有情,觀眾把各種私人情感都獻給了《你好,李煥英》。這個選擇有其百分百的正確性。一來它的喜劇元素符合節慶氛圍,二來它的母女情感成為春節溝通兩代人的橋梁。誰說春節檔一定要盡情合家歡,歡喜之余,去電影里虛擬一下“女欲養而親不待”的哀傷,笑過哭過后的觀眾,更釋然,也更懂如何去愛。從這個維度看,《你好,李煥英》是有電影之外的增量的,不僅符合情緒能量的正向,還符合情感能量的正向。我們不必太計較賈玲的處女作有多么小品化,也不必太在意她能否承受票房之重,有一項技能注定她在這個春節檔光芒四射,那就是建立在真實情感上的創作。
和以往任何春節檔不同的是,今年春節檔不僅有同檔競爭的壓力,還有去庫存的壓力。去年疫情擠壓下來的兩位“留級生”——《唐人街探案3》和《熊出沒:狂野大陸》,與《你好,李煥英》等“升班馬”一同參與春節大考,是前所未有的景象,也是兩年片運的錯位與疊加,不可以常規春節檔視之。尤其是堅持到最后的《唐人街探案3》,在堅挺了一年之后,不僅要背負“票王”的巨任,還要應對各種資金回籠的風險,它能上映并領跑春節檔,已經是大疫之年中國電影的英雄。它惜敗《你好,李煥英》再度屈居春節同檔亞軍,但無憾,因為它跨越了疫情,戰勝了自己。
警惕一擁而上造“宇宙”
今年春節檔后要警惕的是各種“宇宙”的崩塌。我們在《刺殺小說家》片尾,看到了所謂“宇宙”的開啟。無獨有偶,陳思誠也在試圖憑借《唐人街探案3》的Q,釋放他“探案宇宙”的信號。目前業界能稱得上“電影宇宙”的,唯“漫威宇宙”,連他的宿敵開啟的所謂“DC宇宙”,也只是呼哧帶喘地跟跑。在《唐人街探案3》和《刺殺小說家》之前,《哪吒之魔童降世》片方打出了“封神宇宙”,但續篇《姜子牙》的反響卻不盡如人意。烏爾善則在若干年前便打出真人版“封神宇宙”的旗幟,然而他的“封神三部曲”要到今夏才能接受大眾檢驗。“電影宇宙”看似一勞永逸,其實是深耕布局的結果,背后需要強大的資本和原創力的支持,個別“宇宙”嘗試并非壞事,但一擁而上造“宇宙”,其結果只會是“宇宙”的崩塌。
截至發稿前,《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雙雙突破40億,接下來的看點,已從春節檔之爭,轉向《你好,李煥英》能否挺進影史前三。就目前走勢,超越《流浪地球》的46.8億不在話下,趕超《哪吒之魔童降世》的50.3億也是大概率事件,應該最后會鎖定影史亞軍寶座。而《唐人街探案3》的目標是,把好萊塢碩果僅存的《復仇者聯盟4》擠出前五,并向《流浪地球》逼近。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