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2 11:48:39
來源:互聯網
項飆18歲離家到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念書,而后赴牛津大學讀人類學博士,畢業后留校任教,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正在德國訪學。盡管跨越了不少地理意義的邊界,可他始終認為自己是個溫州人。
如今像項飆這樣的“流動”已不奇怪,幾乎是當下年輕人的常態,一年一度的春節“遷徙”,總能夠看到流向的回歸與出發。而今年“打工人”普遍的原地過年,又攪動年輕人無處安放的靈魂。故鄉總是親近又疏遠,都市青年的歸屬感在哪里?在新書《把自己作為方法》中,項飆說,我們都在“懸浮”中。最近,他開始對“附近”感興趣,有沒有想過,理發店的Tony老師、小區門口的保安大哥、對門不知名的鄰居,都可能是我們歸屬感的靈魂人物。
如果一個人有強大的“小世界”,會更從容
中青報·中青網:年輕人以往回家過年會吐槽,今年因為疫情回不去又覺得有點“凄涼”,這種矛盾反映了青年和故鄉、家庭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