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觀眾共情共振 北京臺春晚再出圈

2021-02-13 00:45:33

來源:互聯網

新春伊始,各臺春晚帷幕方落,余味仍在。綜觀2021年各個平臺春晚,北京臺春晚技壓群雄、口碑載道,以其自成一派的舞美情境、溫婉和煦的創作基調、敢于出圈的創新理念以及呼應時代的精神特質引發共鳴、深入人心。

邀請觀眾沿中軸游北京

展地域文化特色天人共存觀念

2021北京臺春晚的空間設計、視聽符號、故事講述以及立意傳達無一不在充分體現京味特色的同時,傳達著和諧共生的中國精神。

城市地標是城市的空間縮影,也是城市的文化標識。北京臺春晚參照北京城的地理坐標軸搭建起中軸線。建筑大師梁思成曾言“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而北京臺春晚精美的文藝表演也都圍繞著微縮版中軸線循序漸進。《新春蹦吧》等節目邀觀眾沿中軸游北京,各路神仙跳宅舞送祝福,熱歌三合一編制新春流行榜神曲,北京臺春晚以中軸線為核心構建的表演區域依托物理空間聯通情感空間,借用地理空間凸顯文化空間,在展現北京地區的文化特色同時體現了天人共存的傳統觀念。

同時,2021北京臺春晚也凝結了各式各樣極具京味風格的文化符號:京味小院散發著溫馨祥和的煙火氣息;舞臺背景描摹了北京城“水穿街巷”、“如在畫中游”的生態圖景,詼諧幽默而又親切近人的語言表達展現了北京人民的豁達與熱情;葛優、張國立、梁天等人化身“京津冀”三兄弟,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時代戰略;行走的“京味文化”符號北京人藝表演藝術家們借助精彩的話劇表演直擊社區抗疫一線。

妙趣橫生的北京故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以及映照現實的舞臺布景,無一不在傳達著北京精神。在這個海納百川的舞臺上,土生土長的老北京人與勇于追夢的新北京人攜手共進,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與積極向上的青年代表同臺交流,萬古流芳的歷史偉人與舍己為人的時代楷模齊放光芒。多元、包容、天人合一,和諧共生——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北京散發出來城市精神與城市氣質共同印證著“春天,在一起”的主題。

跨界合作吸引多元受眾

李大釗后代講勤儉家風

“尋找社會的共情,尋找情感最大的公約數。”——這是歷年北京臺春晚的文化傳統,也是今年北京臺春晚的設計目標。“今年的春晚舞臺將更用情,更用心,從多個維度切入創作者的時代體驗。”——這是秦崢導演的創作初衷,也令本臺春晚切實呈現出了很多精彩效果。

2021北京臺春晚兼具獨樹一幟的特征與全民同樂的底蘊,秘訣在于借跨界合作闡述創意內容,以破圈氣質抓取多元受眾。舞臺上,中年伉儷與青年佳偶跨越代際差異共同探討愛的真諦;韻味悠長的民族風情與前衛時尚的說唱曲調水乳交融;長輩和晚輩的互親互愛以及家長與萌娃的斗智斗勇,展現其樂融融的闔家之樂;破次元壁萌物“黃逗菌”和“ROY6”版本多變、姿態各異,勾畫數百種行業的勞動者形象;黃景瑜、李沁、陳飛宇、鞠婧祎傾情合作、激情演繹“少年強則國強”;北京臺百位主持人首次同臺展現幾代媒體人的時代使命。

2021北京臺春晚的節目內容始終以今天為核心原點,鏈接歷史使命與時代精神;以家庭為基本單元,承載復古元素與流行話題。程野、印小天等人穿越時空借古喻今找尋三百六十行的前世今生;李大釗之孫李亞中與李大釗之重孫李雄飛父子共同訴說勤儉持家的家風、于國于家的赤誠,真情演繹何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勵志歌曲獻唱普通人 

見證基層力量

北京臺春晚中,扣人心弦的故事展示統籌疫情防控的制度性優勢,引人入勝的小品描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有聲有色的表演再現決戰脫貧攻堅贏得的決定性勝利。動態元素與靜態元素相得益彰,熒幕角色與現實人生相映成趣,北京臺借一個個現象級作品的標志性符號釋放濃厚的懷舊氣息,用一個又一個個體與社會的對話、歷史與今朝的相遇寫就時代進步的簇新篇章。

在技術上,2021年春晚是北京臺第4次、連續3年利用4K技術進行春晚制作,也是全國省級電視臺首次實現4K技術全流程制播的突破性實踐,更是全流程采用8K現場制作系統以及通過5G方式回傳信號的探索性實驗。

2021北京臺春晚將宏大的主題與昂揚的精神寄寓于群像人物塑造與日常生活敘事。大張偉、魏大勛同臺演出糖果風歌舞,詼諧的問候給各年齡層觀眾以幸福的驚喜;肖戰與黑豹樂隊為每一個熱愛生活的普通人獻唱勵志歌曲。多元平臺的演藝明星、年齡各異的時代楷模以及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等不同圈層的追夢人一起見證基層的力量、守護不變的初心、探尋首善的內核、傳播中國的聲音。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北京臺春晚圍繞“春天,我們在一起”的主旨立意,創造了理智與情感水乳交融的視聽盛宴,實現了藝術與現實合奏,內容與群眾共情,作品與時代同頻,故事與生活共振。

關鍵詞: 觀眾 共振 北京臺 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