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2 12:54:50
來源:財訊網
《你好!大女生》在大滿貫“視后”殷桃對角色人生的理解中圓滿收官。
歷時半年,穿梭在各城市間深入探訪了十位在各自領域展現魅力的女性,展示她們在各自境遇下的思考、選擇、境遇和超越自我的過程。
來自《大女生》的思考
楊瀾在2021年出版了一本新書《大女生》,她觀察到人們往往容易對女性貼上刻板標簽,這些標簽束縛著女性、限制著女性發展的可能。她將這樣的思考帶入了《你好!大女生》的制作中,與采訪嘉賓共同探討女性話題,解讀對“大女生”的理解。
她們眼中的大女生
東京奧運會女子鉛球冠軍鞏立姣談到對“大女生”的理解時調侃道:“首先得是個大塊頭吧!”后來又補充說:“主要是內心,是你心里的那種成長。”在她的理解中,“大女生”應該是一個有力量的人,這種力量包括身體和心理兩個部分,這與她每日要經受嚴格、殘酷、高強度的體育訓練有關。
郝景芳是一名科幻小說家,她認為“大女生”就是“能夠真正知道自己心里面的感受,并且敢于按照自己心里面的意愿去活的女生”。郝景芳當下心里的聲音是去做通識教育,她認為通識教育是在培養完整的人,這條路行起來不易,但是她沒有氣餒,而是享受逆流而上的過程。
中國冬奧速滑首金得主張虹則表示“大女生”應該具有格局和眼界,在國際體育組織里,擁有廣闊的格局才能體現大國風范。體育是外交的重要途徑,作為國際奧委會委員的張虹,她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考慮個人、小家的利益,而是上升到了國家乃至世界的格局,她眼中的“大女生”可以走更遙遠的路,看更遠的風景。
在采訪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鄭小瑛的時候,92歲的她有力的回答道:“隨著年齡的增長要越來越有自信,敢于前進。”在鄭小瑛成長的時代,女指揮家鳳毛麟角,而她敢于突破的精神為后輩鋪了一條發展之路,沒有人知道這有多難,只有她自己明白付出與掙扎的過程。在時代的洪流中,她成為了那個年代“大女生”的代表。
提起龔琳娜,觀眾們再熟悉不過,一首《忐忑》紅遍世界,而如今她回歸田園,過起了鄉間小日子。她是如此定義“大女生”的:永遠充滿好奇心的、心胸廣闊的女生。田野的生活讓龔琳娜有更多的時間、更大的專注度去完成音樂創作,遠離城市喧囂也讓她擁有了更從容、更廣闊的氣度,龔琳娜對“大女生”的定義實則是對自己的定義。
采訪萬茜時正是她演出舞臺劇《傾城之戀》的第二場,性格佛系的她似乎從來都沒有想過未來或者期待過結果,但她對待每一個角色、每一份工作都全力以赴的樣子卻是對“大女生”最好的解讀。她表示:“大女生應該有獨立的思想人格,無所畏懼。”其實這也正是萬茜帶給觀眾的印象吧。
年少成名的芭蕾舞藝術家譚元元主動為“大女生”下了一個定義,她認為“大女生一定要內心強大,冒著險也要去嘗試”,因為對她來說,芭蕾舞這個職業每天都在經歷著冒險,“讓古典與現代藝術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就是目前她所面臨的挑戰。
陳暄是一位“跨界”和“斜杠界”的代表。作為一個女性建筑師,在工作上陳暄將女性善于堅持的一面彰顯無疑,同時作為母親,她也不會因為家庭而過多的去犧牲自己的空間,反而會坦然地告訴女兒“我有想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大女生就是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我國第一位大洋深潛女科學家唐立梅是本季《你好!大女生》所采訪的唯一一位從事科研工作的嘉賓。她認為“大女生最理想的狀態是有所熱愛,有所執著地度過一生。”科學研究無疑是男性扎堆的領域,雖說鼓勵更多女性從事科研事業已經成為了全球熱潮,但女性從事科研工作仍然會遭到各種質疑的聲音。不過勇敢的唐立梅卻為女科學家立下了典范。
從《搭錯車》、《溫州一家人》、到《雞毛飛上天》,殷桃曾塑造過許多深入人心的角色。剛收官不久的《人世間》熱度依舊,但鄭娟這個角色相比殷桃飾演的其他角色來說都更不容易,殷桃稱其是“離自己最遙遠的角色”。她認為“大女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應該是心胸寬廣的、豐富的。入行二十余年,殷桃從未因年齡的增長感受到任何焦慮,她欣賞每個階段的自己,也自信面對每個角色,她的態度也是“大女生”應有的樣子!
故事不會終止,期待再次相逢
人的智慧的本質是不斷地探索和提問。“大女生”不應該是一個僵化的標簽,它是一個可以自定義的態度。 在她們身上你可以看到一種堅定的自我認同,一種獨立自信的內在世界,她們是如此的多元豐富。而更多的女性都可以成為她們自己,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在這個過程當中她們會跌倒、會奔跑、會哭、會笑、會受傷,但是這些都不妨礙她們去探索自我和實現自我,同時也給他人帶來溫暖、幫助和激勵,也為社會創造價值。《你好!大女生》讓更多人看到了女性的力量與成長,看到了女性的多種可能,但當代女性的奮斗故事不止于此,“大女生”們的進階之路才剛剛開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你好!大女生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