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普惠云南分公司:防范金融詐騙 小心“假客服”

2021-11-18 16:48:48

來源:壹點網(wǎng)

近年來,詐騙分子利用有貸款需求的部分群眾不熟悉貸款流程的弱點,通過假冒貸款平臺客服,以未貸款賬戶不注銷就會影響征信記錄為由,誘導受害人完成貸款。犯罪分子們精心炮制各類金融騙局,往往讓人防不勝防。

冒充貸款平臺客服進行詐騙,是一種常見的金融詐騙手段。他們會利用一些金融消費者對于金融知識不足的弱點,以需要注銷賬號、個人信用、在平臺有貸款余額等理由威脅和誘導進行詐騙。如一位趙先生,無意中被一款APP上高額度、及時到賬的話語吸引,并嘗試點擊此APP,申請借款,隨后對方引導下添加了所謂的企業(yè)官方微信,隨后按照要求告知趙先生的銀行流水太小,無法獲得借款,并提出可以幫助其刷流水,在對方的引導下通過刷流水的方式導致3萬余元瞬間不翼而飛,趙先生也被拉為黑名單,此時,再無法聯(lián)系上時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回想事件的過程,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騙子的騙術并不高明。騙子們之所以能夠屢屢得手,歸根結底是因為公眾的金融素質不夠高,警惕性不夠強,缺乏基本的金融詐騙抵御能力,而騙子們也正是通過信息時差,瞄準了人們的畏懼心理,貪圖高額等心理,誘導客戶進行操作,以達到詐騙的目的。如果趙先生知道無論是貸款還是信用卡,只要是通過正規(guī)的渠道申請,怎么可能出現(xiàn)所謂的流水不足,無法出額度的低廉詐騙手法。那么當騙子們一開始提出這個話題時,就能有所警醒,避免損失。

為進一步提高公眾金融風險防范意識,提升金融素養(yǎng),平安普惠云南分公司近期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平安守護者”金融知識宣傳活動,聯(lián)合當?shù)嘏沙鏊⑸鐓^(qū)等開展反詐騙宣傳活動,揭露最新詐騙手法,以實際案例提醒公眾防范方法,向公眾科普防詐反欺知識點,提升公眾防欺反詐技能。

平安普惠云南分公司提醒您:

1.未知來電切勿輕易相信;

2.查看貸款機構是否有固定的經(jīng)營場所、聯(lián)系方式;

3.絕對不要輕易將款項轉入個人賬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

關鍵詞: 小心 詐騙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