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6 17:30:33
來源:壹點網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如何理解“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問題?在“雙循環”“雙碳”新格局下,中國經濟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作為市場經濟微觀主體,企業應該如何把握經濟大勢,在變量中尋找新契機?
11月9日~15日,“2021(第十九屆)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在北京舉行。國內知名經濟學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圍繞金融、汽車、城市、快消、TMT、能源、大健康7個議題展開對話。
問道“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開局
“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最大的變量。”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曲永義在“2021中經智庫大勢論壇”上指出,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征途上,如何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命題,在動態變化的全球態勢中,駕馭不確定性或許是企業的新時代必選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提出,高質量發展的特征是“三新”——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而統籌發展和安全是“三新”最關鍵的要素。
經濟發展的新格局對于金融體系支持提出了新要求。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金光講席教授、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提出,金融改革一要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二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危機的底線。“只要堅持住這兩條,那么支持中國經濟未來30年的持續增長應該沒有太多的問題。”
今年8月17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的第十次會議上,如何扎實促進共同富裕成為重要的會議內容之一。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財政部原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分析,要實現共同富裕,就要把金字塔形社會結構的底座收斂,進而打造成一個橄欖形社會。
金融助力共同富裕新圖景
談及共同富裕,金融、理財被寄予厚望。
《中國經營報》總編輯李佩鈺表示,當前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正處在巨變的拐點中,需要從需求出發,為財富持有人提供綜合化解決方案。
國務院國資委法律顧問、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認為,股票市場在推動共同富裕中承擔著財富分配的重要功能,但目前以價值投資為核心、實現多方共贏、助推共同富裕的分配格局尚未切實全面落地,具體來說,需要解決股權結構、財富分配、治理結構“三個不合理”。
在圓桌對話環節,上海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力儉建議,在波動態勢中,投資者要做能力范圍內的投資,要以“下有底上有頂”的震蕩邏輯去進行A股市場的投資。
在資管新規落地、A股震蕩調整等多方因素推動下,“固收+”基金一躍成為網紅產品,規模出現爆發式增長。和合資管董事長王泓量分析,FOF是“固收+”時代的收益穩定器,能夠解決單一配置、單一底層的問題,通過多底層、多管理人來實現風險的分散,實現更加平滑的收益體驗。
“保險的本質是扶危濟困,與共同富裕的理念同出一轍。”招商信諾人壽副總經理兼總精算師、首席市場官蔡廉和強調了保險作為社會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他提出,保險是大健康生態鏈條中的核心環節,貫穿了預防、治療、康復整個生態鏈,逐漸轉型為健康管理者角色。
“雙碳”引領綠色發展新變革
“雙碳”號角吹響,如何打造清潔低碳、經濟高效、安全可靠的現代能源體系,是能源企業的共同課題。
“‘碳’是目前能源問題的焦點與重心,碳中和是大勢所趨,且可能會形成加速之勢。”北京工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潘家華提出,實現零碳需要“兩條腿走路”:一是通過改良型技術提高能效,二是使用風電、光伏發電等進行顛覆性轉型。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經營報》社長季為民認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迎來關鍵時期,一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正在加速構建。
碳中和背景下,汽車產業成為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主力軍,正在經歷深度調整和變革。
在“2021中國汽車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柳燕分析,從產業層面看,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的快速發展為中國汽車品牌向上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中國汽車品牌實現向上突破,機會大于挑戰。”
柳燕認為,對于當下的汽車品牌建設來說,品牌價值提升、品牌高端化突破、市場份額提升是中國汽車品牌向上需要著力布局的三個重要方面。
解答企業創新發展新命題
數字化、新消費、新國貨……面對一系列經濟的新風口,企業如何開拓新業態的創新之路?
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正在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數字經濟的本質是數據驅動。”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煜波在“2021中經前沿科技與創新發展論壇”上指出,中國發展數字經濟的前提是“四化同步”,需要在數字化的同時解決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痛點。
后疫情時代,健康成為關注焦點。在“2021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上,復星國際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啟宇表示,中國企業成為全球創新藥研發全鏈條的重要參與者,下一代生物藥產品管線中,基因編輯、CAR-T和RNA療法等新技術、新療法、新靶點是重要的方向。
國潮當道,新國貨成為消費市場風向標。汾酒副總經理在“2021中國新消費高峰論壇”上表示,文化自信是“新國貨”消費潮流形成的驅動力。澳優乳業董事長顏衛彬也指出,極致產品、極致消費體驗、極致營運,永遠是新國貨品牌發展的基礎。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房地產營銷方式及策略也在變化。在“2021中國城市運營與發展峰會”上,中國金茂集團營銷中心總經理李峰指出,延伸銷售以后的動作,如后期的物業服務、運營等,將會是企業接下來要持續深耕的方向,“交付只是美好生活的開始”。文/陳玉琪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