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件產品并行強勢發力 “醫療AI第一股”鷹瞳科技潛力無限

2021-11-05 15:14:30

來源:晶報網

醫療AI頭部企業北京鷹瞳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251.HK) 已于10月29日完成招股,并于今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公司在本次IPO中總計發行2226.72萬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222.68萬股,已獲6.18倍的超額認購,國際發售2004.04萬股,獲2.9倍超額認購。

按發行價75.1港元計算,鷹瞳科技所得款項凈額約為15.66億港元,其中50%將用作優化、開發及商業化核心產品Airdoc-AIFUNDUS。目前Airdoc-AIFUNDUS(1.0)已在今年完成上市銷售,隨著產品的發售,公司在營收和毛利率方面都有了飛躍式的增長。招股書顯示,在2019年和2020年,鷹瞳科技的營收分別為3041.5萬元與4767.2萬元,毛利率分別為53.0%及61.0%;而僅2021年上半年,鷹瞳科技已實現了4947.7萬元營收,毛利率達到64.1%,銷售收入較上一年同期劇增了659.9%,其中Airdoc-AIFUNDUS(1.0)貢獻了約351.3萬元的營業收入,約為上一年同期軟件收入的60%,未來隨著產品覆蓋疾病種類逐步擴大和產品覆蓋率提升,銷售增長有望進一步放大。

算法優勢締造強勢產品

頭豹研究院分析師朱雨婕認為,Airdoc-AIFUNDUS的強競爭力來自其算法優勢。

在算法設計的方面,鷹瞳科技在算法中添加了獨創的圖像質控算法,使軟件具備了自動判斷圖像質量的功能。對比谷歌,其醫療AI產品在泰國當地使用過程中,曾由于眼底圖像的清晰度較低,難以用AI識別,而遭遇推廣受阻。但Airdoc-AIFUNDUS的圖像質控算法有效避免了該問題的發生,不僅有助于提升檢查效率,也可支持產品在基層醫療機構的推廣。

在算法性能方面,考察核心指標是產品的敏感性和特異性。Airdoc-AIFUNDUS 1.0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高達91.8%和 93.1%,對比IDx-DR 87.2%的敏感性、90.7%的特異性和EyeArt AI system 91.3%的敏感性、91.1%的特異性,鷹瞳Airdoc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

在算法和產品輸出上,鷹瞳Airdoc相較其他同類產品在細節上也更勝一籌。據朱雨婕分析,算法輸出包括以下幾方面:1)是否能檢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網);2)是否可以提供糖網的分期;3)是否需要轉診。雖然鷹瞳Airdoc和其它產品在結構上無明顯區別,但在技術參數、質控模塊及“主訴視力明顯下降將被直通轉診”等符合臨床倫理、出具結果的效率和結果的準確性方面,有明顯優勢。

除此以外,鷹瞳Airdoc的算法有更好的兼容性。由于其模型的訓練數據來自全國15個不同的醫療機構,且在區域、年齡、職業等方面有較全面的覆蓋,因此鷹瞳Airdoc的模型在分析不同身體情況和不同區域的患者視網膜圖片時,均能得到較為理想的結果,避免了產品在推廣過程中可能受到的地域、使用者生理狀況等限制。

朱雨婕還認為,鷹瞳Airdoc算法對各式眼底相機的兼容性優秀。鷹瞳Airdoc算法支持大多數醫院正在使用的眼底相機,對不同眼底相機采集到的圖像都能準確分析和判斷。其它產品大多數對相機種類的支持都有限,比如IDx-DR只支持Topcon NW400,EyeArt AI system只支持同一眼底相機廠商出產的兩款規格接近的相機。在不同患者和硬件方面良好的兼容性,更有利于鷹瞳科技產品在不同地區、不同場景下的大范圍推廣。

軟硬件并行發展 多型號儀器滿足差異化需求

除了軟件方面的優勢,鷹瞳科技也正在積極布局硬件領域。公司已自主研發了一款AI眼底相機AI-FUNDUSCAMERA-P,該產品在經歷了13個月的試點生產、全面的質量和耐久性測試后,于2021年4月開始進行大規模商業化生產。

隨著該產品的上市,鷹瞳科技2021年上半年的硬件銷售收入就已接近2020年全年硬件營收的2倍,也是去年同期硬件收入的14倍。

來源:招股書

其硬件產品主要具有3大特點:自帶語音系統、有多個尺寸可供選擇以及可用充電寶等便攜式充電器充電。語音系統可指導使用者全程自助完成檢測,這樣的設計既提高了檢測效率,同時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眼底檢測對于醫務人員的需求,解決了偏遠地區以及基層醫療機構中眼科專業人員匱乏的問題。機器多種尺寸選擇以及可用充電寶充電的特點使其便于攜帶,并且可在不同地點和場景中廣泛使用,無論是偏遠的山區還是大型室外廣場,機器都可以被輕松運達并且不間斷地長時間使用。

鷹瞳科技首席醫學官陳羽中博士在調研中表示,“AI-FUNDUSCAMERA-P可能是全球所有已注冊的醫療設備中第一個可以用充電寶充電的儀器了。公司也已研發出其他不同功能和型號的器械,有望在不久的未來上市銷售,以滿足不同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

無論是硬件設備的貼心設計還是軟件的高兼容性都體現了鷹瞳科技團隊的初心:讓健康無處不在。公司表示,希望產品可以盡可能地覆蓋更多基層醫療機構以及大健康領域的場景,讓每個人都能便捷且無所顧慮地使用眼底檢測的服務,以最低的成本高效、準確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及時掌控并調整身體的動向,最大程度地滿足現代人不斷升級的健康需求。

來源:公司官網

可覆蓋200多種病癥 市場未來潛力無限

視網膜被稱為神經系統的前哨站,醫學意義極其重大。理論上通過分析視網膜照片,我們可以識別200多種的常見疾病或病變,包括血管、神經、眼科相關的疾病,以及艾滋病、梅毒等傳染性疾病。鷹瞳科技的首席醫學官陳羽中博士在調研中說:“視網膜是唯一一個可以通過它直接看到神經元的組織,因此其重要地位是無可取代的。目前全國糖尿病知曉率僅為34%,在已知的患者中約有5,000萬的糖尿病患者和6,000萬的高血壓患者出現了視網膜病變,但實際被確診并接受治療的案例寥寥無幾。”

通常,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簡稱糖網)為無癥狀,絕大多數病患對眼底篩查不夠重視或缺乏條件。根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我國87%的糖尿病患者就診于縣級醫院及以下醫療機構。2020年,中國有約90%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例(或3,360萬人)未確診,篩查率低于10%。不及時篩查會延誤病情最終導致失明,且該傷害是不可逆的。根據IDF(國際糖尿病聯盟)2019年11月公布的數據:糖網現已成為成年人排名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定期眼底篩查的意義不言而喻。

鷹瞳科技的眼底篩查產品應用空間十分廣泛,除了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外,普通人群也可通過幾分鐘的檢測,診斷自身的疾病發生風險,既可在慢病管理領域應用,也可用于身體檢測等場景。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產品所在的細分市場未來將以76.7%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至923億元的市場規模。鷹瞳科技作為行業領跑者將有望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企業增長潛力無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一股 鷹瞳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