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9 22:06:34
來源:財訊網
紀文龍 副主任醫師
人物名片:
紀文龍,副主任醫師,共產黨員,畢業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醫療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311工程跨世紀人才。從事兒童發育行為診療工作二十余年,立足于傳統中醫理論,結合西醫現代診療技術,并融入心理、特教等形成“醫、教、康”三位一體多學科診療體系。受到了廣大患者家屬的一致好評。
專業擅長:兒童多動癥,兒童抽動癥,兒童矮小癥,兒童性早熟,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兒童自閉癥等疾病的康復和治療。
在同事眼中,他如“老黃牛”般勤懇敬業,永遠“有求必應”“有號必加”,工作時間經常“5+2”“白加黑”,廢寢忘食、兢兢業業地為患兒健康保駕護航。
在病人眼中,他如春風般溫暖,不管多忙多累,永遠面帶笑容、不厭其煩地安慰和解答病情,以一顆樸實無華的仁心奏響了醫患情深的和諧樂章,是白衣醫者的絕對表率。
“請問紀醫生在嗎?我們找他看病。”一大早,在一樓的導醫臺就聽到別人的詢問。像這樣特地來找紀文龍的病人不在少數,他們大多都是“別人推薦來的”。多年來,紀文龍在兒童發育行為疾病治療領域累積盛名,慕名前來求醫的人絡繹不絕。此時,剛查完房的紀文龍主任回到不足十平米的診室,他摘下口罩,還未來得及喝一口水,就開始了對家長的詢問。
“孩子是什么情況?”“孩子目前恢復挺好的,不用擔心”“這個問題要引起重視,等嚴重就來不及了”……對待家長與孩子和藹可親,做事又不失嚴肅認真、干練果斷,紀文龍的言行舉止中,既有醫者仁心。
“當醫生治病救人,是我從小的夢想。”說起自己的工作,紀文龍臉上顯露出驕傲又自豪的表情。雖然工作時間經常“5+2”“白+黑”,忙個不停,但紀文龍不叫苦、不叫累,反而為能多幫助一位患兒而感到欣喜。“只要孩子能夠重獲健康,我辛苦一點也沒關系” ,說出此話的紀文龍主任身上,一顆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赤子初心正熠熠生輝。
穿上白大褂,他深感肩上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決心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用更精湛的專業技能、更廣博的醫學學識為孩子健康保駕護航。
為此,工作中,紀文龍一邊苦練過硬基本功,一邊在專業上苦學勤耕,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311工程跨世紀人才。
一個個職稱的獲得,記錄了紀文龍點滴的求醫之路,仁心之路。通過自身的努力,紀文龍臨床診治的醫術越來越精湛,中醫與西醫理論基礎越來越扎實,對兒童發育行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的診斷治療有豐富經驗,尤其擅長兒童多動癥,兒童抽動癥,兒童矮小癥,兒童性早熟,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兒童自閉癥等疾病的康復和治療,受到了廣大患者家屬的一致好評。
醫者,懸壺濟世
每次和紀文龍見面,他不是在門診看病,就是病房了解病人情況。為了患兒,他幾乎“長”在醫院,查房、寫病歷、研究病情……整天忙個不停。雖然忙碌又辛苦,可說起自己的工作,他臉上洋溢著自豪又幸福的表情。他說,為理想矢志奮斗,為孩子解除病痛,是件幸福的事。
他,對病人有求必應,有號必加,經常從早上七點多鐘工作到晚上八九點,以實際行動踐行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錚錚誓言,為全科室醫護人員起到了表率和先鋒帶頭作用。
跟隨他的醫助用“勤勤懇懇的老黃牛”來形容紀文龍。
多年來,紀文龍為患兒祛痛,為貧者解憂,為他人帶去溫暖和希望,用實際行動履行了作為一名醫生的神圣職責。
在紀文龍幾十年的行醫生涯中,始終堅守著對醫學的最初信仰,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