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6 11:22:57
來源:榕城網
清立源益生菌發現,繼“十四五”規劃開展以來,健康中國戰略在改善居民生活品質、釋放市場經濟活力、提高社會建設水平等方面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健康領域在資本不斷押碼之下,風口級賽道規模初顯,而微生態益生菌產業在健康食品領域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除此之外,更擁有多場景落地應用的優勢。
據國家菌種資源庫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擁有235,070株微生物菌株,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飼料、微生物農藥、微生物環境治理、食用菌栽培、食品發酵、生物化工、產品質控、環境監測、疫苗生產、藥物研發等多項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可以說,微生態益生菌產業正逐漸成為一個全新的朝陽產業。
自《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發布以來,生態農業成為綠色經濟浪潮中的主力產業之一,各行各界紛紛跨界邁入現代化農業的建設進程當中來!
在國家第86次常務會議通過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中指出,鼓勵綠色防控技術,通過以微生物為首的生物防治技術等手段,減少化學農藥的浪費,改善環境,提升畝產量,打造無公害產品,提高經濟效益和農民收入,作為鄉村經濟振興的基礎支柱。
同時,在印發《關于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意見》,提出生態農業模式建設的可行性,綜合生物技術擴建溝塘河湖田等經濟作物品類和質量。
研究表明,微生物肥料可以減少35-50%的化學肥料,極大提高產品品種和產品質量,符合種植業結構優化調整的需要;微生物技術下的無公害農副產品出口額逐年提升,僅美國、西歐、東南亞地區出口可達600-800萬噸;微生物技術在經濟作物種植、防蟲防害、水質改良、發酵飼料等諸多方面都具有深遠作用。
目前,我國累積應用微生物技術的農作物耕地達3 億畝以上(包括蔬菜、果樹、甘蔗、中草藥、煙草、大田作物等),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菌劑是主要品種,微生物領域內僅生物菌肥的市場規模已從2018年的250億元增至2020年的384億元,2023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00億元以上!
因此,推進農業全領域科技創新,是發展鄉村振興的途徑之一,而通過對國內外現行多種農業類型模型的綜合對比后發現:“益生菌在提高農產品的品質,推動生態農業的發展等方面發揮的作用不斷增強,對助力智慧農業發展,賦能鄉村振興逐漸顯現巨大潛能,微生態益生菌技術助農正成為研究的前沿!”
青島清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國內微生態益生菌場景應用的主力企業之一,始終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圍繞“自主創新、加速轉化、提升產業、率先跨越”的思路,以益生菌科技創新為動力,以益生菌技術推廣為載體,實施益生菌農業科技展翅行動,加強前瞻性現代高效益生菌農業科技研發,引領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充分利用各種農業科技資源,搭建益生菌農科教創新平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