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普惠助力小微企業,有溫度的服務帶來“暖體驗”

2021-09-06 11:14:58

來源:榕城網

我國普惠金融事業正在迎來新的發展起點。作為普惠金融市場重要的創新驅動者和領導者之一,平安普惠回歸普惠金融本源,瞄準小微人群、三農人群、弱勢金融消費者,啟動并落地“鄉村振興金融扶持計劃”、“金融消費者素養提升計劃”、“志愿者公益計劃”三大計劃,打造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品牌,幫助民眾實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央行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銀行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5.27萬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0.9%。但同樣應看到,很多銀行服務的依然是小微企業中的頭部人群,“三無三高”(無報表、無信評、無抵押、高成本、高風險、高定價)的長尾小微,包括個體工商戶、自營人士的融資需求依然難以得到有效滿足,小微企業融資仍然存在結構性失衡。

在美麗呼和浩特托克托縣,有這樣一位 “黃燜雞小伙”小劉,在一個小縣城,憑借賣黃燜雞月入2萬元他是怎么做到的?

“來4只雞,每個口味來一只!”終于輪到一位大哥點餐,急急忙忙地說。8月15日中午12點,天空中飄著零星小雨,小劉的黃燜雞店里已經圍了很多人。外賣的訂單一個接一個。下鍋、加黃、燜煮、澆汁……小劉和他的店員一直忙個不停。很快,4只雞出鍋了。一名員工專門負責外賣訂單的打包。3、4個外賣小哥焦急得在等待,不到半個小時,已經賣出了20多只雞!

大學期間,小劉一直勤工儉學,減輕家里負擔。大三那年,小劉發現學校里的小本生意越來越難做。他想起爸媽平時做雞蛋灌餅的每一個細節,有了想轉行做餅的想法。于是,他在學校附近開了第一家雞蛋灌餅店,不過幾個月后,卻因生意慘淡關門了。

“我急于通過創業,來實現個人價值。可是我忽略了資金不足、選的位置太偏僻這些因素。簡而言之,我有點急于求成了。”小劉說。

之后的一年,小劉嘗試了去應聘找工作,幫工廠招工、為小賣部供貨、賣文化衫……與形形色色的人打著交道。

“我這個專業找到的工作,工資都不高。所以還是想自己創業,而且非常渴望能夠創業成功。”于是,他嘗試著每一種可能。

“那是我最迷茫也是最痛苦的時候,我有點怨恨自己以前沒好好讀書,不能找一份收入高的工作。我總是匆匆上一個項目,一旦發現這個項目不合適就換,就不停重復失敗。”小劉說。經歷幾次挫折,小劉漸漸沉下心。

“在我沒有實力去挑戰新高度時,不如先找成功的項目做起。”小劉沉下心,開始上網搜索項目,并最終確定了在各個城市都比較火的黃燜雞,去到加盟地進行學習后,一個老問題難到了小劉,還是資金的問題小劉開店還差10萬元,但是這次和之前創業不一樣,小劉堅信這次一定能賺到錢,但是在借錢過程中,小劉是處處碰壁,人們看到小劉創業失敗過一次之后紛紛以勸他找個工作上班吧、生意不好做之類的理由拒絕了借錢給他。

一次偶然的機會,小劉結識了一位平安普惠的咨詢顧問小李,二人一見如故,提到了缺少資金時,咨詢顧問小李為小劉測試了額度是10萬元,正好夠小劉使用,小劉立即同意,在APP上申請,從借款到到賬僅用了2小時,很快就回家鄉開啟了店面。

“我喜歡忙碌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做黃燜雞,流程比較簡答每天都很充實。不過,不干這一行不知這一行辛苦。忙的時候連上廁所的工夫都沒有。”但一天凈利潤有600多塊,周六日會更多。

小劉說,一個月下來,收入可以達到2萬元。一年下來,除去成本,有近20萬元的收入。小劉說,他并不想做網紅,沒想到黃燜雞讓他成了自己縣城的網紅,現在只想踏踏實實做一件事,把這個品牌開到整個縣城。

平安普惠作為小微非銀融資服務的先行者,發揮自身優勢連接金融資源和長尾小微群體,解決小微融資“最后一公里”和“首貸難”問題。

截至2021年3月底,平安普惠累計為超過1500萬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為主的普惠金融人群提供借款服務,新增信貸額中,小微企業達到75%。

提供安心的信貸服務,通過主營業務的溫度,平安普惠極大保障了社會經濟血液的通暢,讓紅色更鮮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帶來 服務 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