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2 10:28:33
來源:榕城網
09月02日電(彭寧鈴)數天前在點魔坊的一場圈內交談會上,我們有幸與劉嘉奇楊枝甘露的品牌創始人劉嘉奇先生有了一次對話機會。作為享譽國際的著名烘焙大師,他儒雅隨和,親切健談。聊起他親手創立的劉嘉奇楊枝甘露品牌,他誠懇的分享了許多做產品和品牌的心路歷程,沒有哪一個一夜爆火的品牌是昨夜西風,有的只是像榕樹一樣深耕扎地,百日勵勤。
一、好產品才能夠脫穎而出
做品牌最悲催的事情莫過于,用戶體驗過產品后卻記不住。劉嘉奇楊枝甘露首先通過品牌的主打飲品楊枝甘露,以正宗的味道和文化的沉淀,讓消費者記住了楊枝甘露,繼而記住了劉嘉奇楊枝甘露這個品牌。
但僅僅只有一樣能被記住的產品遠遠不夠,消費者眾口難調,一味的迎合最終只會是丟失自己,成為平庸。劉嘉奇楊枝甘露的選擇是,當產品口味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時候,做到給大部分人帶來驚喜就是成功。
好材料、好配方、好工藝缺一不可。以不久前劉嘉奇楊枝甘露上市的一款名為樂芝蜜桃仙子的茶飲品為例,僅蜜桃部分就選用了三種桃子,有咬感的桃子做果肉;味甜水蜜桃鮮榨成汁;肉質粉嫩的桃子用來調色。
從味道到視覺,無一不仔細。在產品研發階段便力求完美,如此上市才有了爆款的形成,產品才有脫穎而出的可能。
二、跳出他人框,標準自定義
從產品名字便開始一場博弈,一款由葡萄、綠茶、奶蓋組成的茶飲,叫“樂芝紫晶葡萄”。劉嘉奇楊枝甘露給產品起名大有學問,為什么不叫“鮮榨葡萄芝士茶”?
原來以原料命名,顧客就會以自己的標準來判斷,當有了品嘗的基調之后,給顧客帶來的驚喜感便會被無限削弱,不利于品牌通過產品與顧客達成心靈的溝通。所以,做產品一方面要不斷優化,另一方面,能否跳出來,重新定義標準也很重要。而自定義的第一步就是不做過多的除產品本身以外的宣傳。
劉嘉奇楊枝甘露所有的茶幾乎都來自非常好的產地和非常貴的茶種,但如果不想被這些附加的東西去掩蓋消費者所體驗到的第一口茶飲味道,那么盡力去避免它會帶來的影響便是品牌要做的第一步。
這也是基于對自己產品本身的自信,不需要借助優質原材料的光環與榮譽,也能夠得到大眾的認可。劉嘉奇楊枝甘露更想通過接觸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進而定義一種茶葉文化。從培養年輕人喝劉嘉奇楊枝甘露的習慣入手,最終覆蓋所有人。
三、皮膚猶可改,靈魂不可變
劉嘉奇楊枝甘露要做茶文化,達成傳承傳統香港美食,推廣正宗楊枝甘露的愿景,并不是僅僅是把店面裝修成一個茶館或老香港,顧客走進來的第一感受和持續的使用體驗是品牌的著重點,亦是靈魂所在。
門店的裝修就像游戲里的皮膚,你可以使用任何的或古典或現代的手法去呈現它。門店的空間也并非僅僅提供座位,更是品牌文化的起點和載體。或大或小的空間成為詮釋靈感的場所,將劉嘉奇楊枝甘露的品牌靈魂融入其中,讓喝茶這件事能夠帶給人力量和快樂。
而對于當下討論的熱火朝天的食堂與外賣的看法,劉嘉奇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不論食堂還是外賣,都只是品牌向消費者輸出產品的手段。如果你的空間極具體驗感,即使有了外賣,消費者一樣也會來你的門店坐坐,甚至會因為某種原因將你的門店鎖定為第一選擇。
例如劉嘉奇楊枝甘露瑞金店以復古為主基調,取店內招牌飲品楊枝甘露的誕生之時的年代靈感,生動形象地展現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生活樣貌。
四、讀懂年輕人,產品是根本
在許多人眼里,年輕人逐漸成為了養生的代名詞,枸杞泡茶,清淡飲食,拒絕熬夜等等。誠然,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人都需要,但這并不代表年輕人與美味的東西就此割席。
火鍋店里仍然人滿為患,燒烤攤上依舊人聲鼎沸,它們都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但生活從來都不是單選題。養生女孩會為了吃一頓火鍋而空腹一天,火鍋女孩也會因為最近腸胃不順而主動清淡飲食。
所以,年輕人的需求從來就沒有改變過,劉嘉奇楊枝甘露也要一直堅持自己對產品的三好態度美味到底。因為年輕人的生活沒有變化,但是味蕾更挑剔了。
而這對品牌也是一種激勵,一道考驗,茶飲賽道,不進則退。劉嘉奇楊枝甘露的初心,永遠不改。秉持這樣一種工匠精神,劉嘉奇楊枝甘露所期待的茶文化盛世,不會太久到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