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9 17:37:26
來源:榕城網
隨著“雙減”政策的正式落地,K12學科類培訓機構被嚴重打壓,資本市場一時間風起云涌,上千億市值一夜之間蒸發,不少教育機構紛紛開始轉型。轉型的方向主要可以分為三種,職業教育、素質教育和智能教育硬件。受教育資源和市場現狀的影響,前兩者的轉型之路較為艱難。相比之下,智能教育硬件的市場存在需求多樣化,資源匹配,有一定行業壁壘的特點,因此也吸引了許多互聯網大廠的加入。
教育智能硬件市場的爆發并不是偶然,受教育制度改革的影響,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加快了步伐,而教育相關技術應用發展已相對成熟,智能硬件正朝多元創新方向發展。軟件和硬件結合,使其成為了支持教育改革并且滿足市場需求的最優選擇。據艾媒咨詢等機構聯合發布的《2021 中國教育智能硬件趨勢洞察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教育智能硬件規模將擴大到453億元,較2020年市場規模增長約32%,并預計在3年后接近1000億元。
對于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教育科技企業而言,市場火爆帶來的效應存在兩面性。一方面,激增的用戶需求和潛在的流量入口,有利于市場的進一步增長和擴張。教育智能硬件的類型從最早出現的點讀機到現在的智能學習燈,都意味著教育智能硬件存在著無限潛能。另一方面,在新加入的企業隊伍中存在不少知名的互聯網大廠,原本穩定的市場或將面臨大幅度的調整。在激烈的競爭下,能夠繼續生存到最后的品牌,才是真正的贏家。
響應教育政策,堅持以多元創新為發展方向
在“雙減”政策的影響下,有不少業界人士開始對K12教育的前景產生懷疑。其實,教育智能硬件與“雙減”政策的愿景并不沖突,其更多地是作為一個輔助學習的工具。早在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 2.0行動計劃》中就曾指出要促進教育信息化從融合應用向創新發展的高階演進,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全過程,推動改進教學、優化管理、提升績效。教育智能硬件行業發展至今已經擁有相對成熟的應用技術,在此基礎上,知名教育硬件廠商讀書郎積極響應“教育信息化”政策,對硬件和內容進行升級,不斷開發新品,擴展產品類型,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軟硬件結合,形成新學習模式與新產業生態
讀書郎作為最早進入教育智能硬件市場的一員,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教育行業開發經驗,并且一直保持著平穩的增長。其自主開發設計的智能學習設備囊括了學生平板、學習手表、掃讀筆、早教平板等,同時還涉及數字信息化教學系統的搭建。通過硬件終端為載體,結合云計算、AI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等技術,讀書郎圍繞用戶群體的主要學習場景,智能推送相關學習內容。以硬件為基礎,以內容為核心,軟硬結合,為用戶提供新的學習模式。
將挑戰化為機遇,讀書郎新品發布會備受關注
今年暑期,讀書郎舉行了新品發布會,成功吸引了消費者們的關注。會上,讀書郎發布了學生平板硬軟件、智能掃讀筆、學習手表等一系列的新品。通過融合AI技術,將教、學、測、評、練等多個教育環節實現智能化,不斷迭代功能與提升性能,為學生創造靈活、高效、實用、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教育智能硬件的火爆,讓許多家庭能夠更便捷地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與此同時,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學生的用眼健康也成為了家長最擔心的問題。而讀書郎產品獨有的10重護眼設置能夠很好地從坐姿、距離、使用時長等方面幫助學生規范用眼行為,在人眼視覺舒適度(VICO)評測中更是達到了A級。
“雙減”政策不僅是對我國教育格局的重大調整,更是教育觀念的大變革。實施“雙減”,是對教育公益屬性的堅守,對教育觀念的糾偏和對教育規律的再認識。在未來,讀書郎也將秉持“通過科技賦能教育,讓學習成為美好體驗”的品牌愿景,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