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7 10:08:38
來源:財訊界
身兼新世界發展 CEO、K11品牌創始人、周大福珠寶執行董事數職,被外界譽為青年領軍人物的鄭志剛近來頻頻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從“地表最強”,8天斬獲8.46億的「周杰倫X蘇富比」拍賣預展,到榮膺由“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成就大獎2020”頒發的榮譽個人大獎,再到在「未來預想圖」與大家分享策展與旅行想法……他似乎總是無視圈層界限,跟隨著內心的腳步,不斷在踏上新的征程。但多年后回首往事,似乎一切又都有跡可循——
所有未來的形狀,早就埋在了過往的種子里。
2020年,青年領軍人物鄭志剛登頂《Art Review》“POWER 100”,成為全球第一收藏家,總排名更是躍升至第12位,在亞洲人物中位列第一。事實上,他從2014年來每年都有入榜“POWER 100”。人們往往津津樂道于他“人文·藝術·自然”相融合的全新理念,35萬人次、64億保單的莫奈展,美輪美奐的Victoria Dockside,重注百億的太子灣,以及珠寶、地產、能源、通訊、零售及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商業版圖。但在他自己看來——
所有的一切,不過是手段,人本身,才是目的。
他說,“商業是藝術傳播的加速器”;他說,“藝術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更內蘊著人類的歷史。在K11,我們要傳承的是藝術、人文、自然,更是中國的文化理念和符號”;他還說,“企業有義務承擔社會責任,我們將商業上的成功與社會進步連結在一起,旨在使企業與社會共同受益。”
于是,我們看到,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鄭志剛率先經新世界捐款千萬馳援內地,而后通過K11成立「武漢抗疫專項基金」500萬元,連同20萬個外科口罩緊急送往武漢,;后又通過周大福集團再次追加1,000萬元,持續支持一線物資的供給和醫護安全。
此外,他還免費派發千萬口罩給香港市民,并斥資研發新一代低成本抗菌口罩,舉辦大型招聘會,為失業的市民帶來希望,并帶頭工商業為社會創造共享價值,為捍衛香港乃至全球公共衛生出了一份力。
他發起“愛予力量”和“封城日記”等公益活動,國內藝術家紛紛以作品為抗疫打氣,真正讓藝術起到了記錄時代和慰藉心靈的作用。這與鄭志剛創建的chi美術館的理念內核不謀而合——放棄以往藝術品高高在上的姿態,將它們從美術館搬出來擱置在人們觸手可及的地方,讓大眾可以近距離欣賞藝術;孵化中國的當代藝術家和當代策展人。
跟chi K11美術館發展密不可分的,是2010年鄭志剛創辦的K11 Art Foundation(KAF),其創立的初衷是為大中華區的年輕新銳藝術家提供資源支持,使年輕新銳藝術家的創意和貢獻得到廣泛關注,并把中國的當代藝術推向社會大眾,推向全球。
在當代藝術之外,鄭志剛對中國非遺文化和傳統文藝的傳承和復興也投入了相當大的心血。他創立了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KCG)工藝基金會,該會是亞洲首個致力保護與傳承中國傳統工藝的文化創意平臺,旨在為中國傳統工藝的復興創建有利的生態圈,形成持續的社會影響力。
去年,在人們熱衷于對他藝術領域成就的討論之外,鄭志剛帶頭宣布捐贈300萬平方英尺農田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建造公共房屋,緩解本地基層家庭 “居住難”困境,獲得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與稱贊。其實早在2016年,他就與“要有光”合作,捐款復修翻新廢棄紗廠宿舍,將其命名為“光屋”。“光屋”不止令入住家庭獲得了安居之地,還定期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為他們營造有所裨益的專屬社區。
玫瑰是時間的饋贈。
前日,青年領軍人物鄭志剛在一檔談話類欄目「未來預想圖」中探討對旅行的看法。他說“在我的人生哲學里,最重要就是旅程。你自己是一種旅程,你在世界上也是一個旅程,這個旅程是你自己去策劃的,自己去選擇的。”
公眾所能了解到的是,他在17歲以優異成績考入哈佛,并選擇了文學專業。畢業后先后任職于高盛、瑞銀,做到副董。
26歲,鄭志剛主動回歸新世界,一年后成功領導新世界百貨上市。
28年,他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購物藝術中心——香港尖沙咀K11,而后便在文化藝術領域勢如破竹,遍地開花。
在謙遜的笑容包裹下,他對自己做的事情有著近乎偏執的堅持,以至于獨挑大梁的他經常被認為是“工作狂”。
身兼數職的他一年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全球各地出差,而常人想象中所艷羨的環球旅行,往往是在他工作和吃飯空隙去探索當地的插曲,“一邊工作一邊旅行已經很好了,職業讓我成長”。
12年,這個愛好藝術,傾心文化的年輕人在不斷跨界創新的過程中,做公益、建公屋,做文化藝術的基金,其致力于打造可持續發展生態圈和賦能社會、創造共享價值的行動和理念為他贏得了青年領軍人物的稱號。
但究竟是什么,讓他選擇了這樣的旅程呢?
時間溯回到1992年,13歲的鄭志剛從香港孤身前往美國東北,就讀康涅狄格州的塔夫脫中學。
鄭志剛就讀的塔夫脫中學時歷百年。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里,世界和學校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塔夫脫的師生們一直堅守著最基本的價值觀: 即便已經得到公眾的贊譽,依然要努力工作;發展自己在學術、藝術和運動方面的所有才華,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才華去幫助他人。
在「未來預想圖」中,他說:“人和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包容,但是包容這件事不是你出生就可以做到的。最重要的是了解一個人在想什么,為什么他會那樣想。這個人可能和你風馬牛不相及,你需要時間慢慢去了解他。”
青年領軍人物鄭志剛經常將K11比喻為一次藝術的探索之旅。而他未來的旅程又將去往何方呢?
“無盡的遠方,無盡的人們,都與我有關。”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