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9 16:38:40
來源:財訊界
近日,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在數字化轉型、化工新材料、智慧物流、未來社區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研究和應用實踐,共同推進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實現合作共贏、持續發展。
在本次戰略合作座談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指出,華為一直致力于建立可信、可靠、有競爭力的供應鏈體系,并持續為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提供支持。華為期待與傳化加深合作,共同把 5G、人工智能、云技術等多項 ICT 技術在各種場景化的運用結合起來,持續推動物流、化工等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郭平表示,華為非常愿意把自身數字化轉型實踐經驗與傳化分享,對于流程復雜的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功需要建立在流程工業海量數據的基礎治理之上。依托華為的 ICT 技術優勢及傳化的業務場景優勢,雙方攜手推動傳化各產業的數字化轉型。
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表示,希望通過與華為的深度戰略合作,幫助傳化集團實現數字化轉型,并共同推進傳化各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本次戰略合作,雙方將發揮自身在產業和技術上的優勢,實現資源和能力的強強聯合。
在化學制造方面,傳化將發揮自身在化工產業中的優勢,推進傳化化學、新安化工的化工新材料產品在華為產業鏈生態中的應用,同時,傳化也將借助華為的數字化能力來進一步打造未來工廠和化工產業大腦。
在智慧物流方面,雙方將基于傳化在物流模式探索方面的優勢,結合華為數字化供應鏈領先實踐和行業資源,推動傳化在華為生態中的供應鏈業務合作,華為賦能傳化打造傳化貨運網,支持行業數字供應鏈、IT 技術架構、物流產業大腦、智慧物流園區,加速物流聚合過程。傳化將支持鯤鵬硬件和鴻蒙軟件系統在傳化物流體系中的運用。
在未來社區建設方面,結合傳化在科技城的園區建設運營經驗,華為在未來社區咨詢規劃能力和數字化解決方案、合作伙伴,雙方聯合打造全省具有影響力的未來社區樣板點。
其中,化工行業太需要數字化轉型了,這個行業的事故率和事故造成后果的危險性都是非常高的,如果能夠通過華為實現風險監控數字化、智能化,想必可以降低事故率。在這方面傳化集團和華為都是功不可沒的。
傳化支付發力流通體系建設,積極補位行業發展
自2020年雙循環概念提出以來,我國確定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為民生保障的物流行業,其發展革新顯得尤為重要。
為更好地推動我國現代流通業發展,加快我國流通業從傳統流通業向現代流通業轉變的步伐,我國也出臺了各種政策以促進流通業大發展。傳化支付作為傳化智聯旗下支付公司,積極迎合市場變化趨勢,努力響應國家政策方針,助力我國流通企業實現高速發展。
據了解,傳化支付基于用戶以及市場需求,從產品、技術、渠道、風控四大維度,構建了以"賬戶體系"、"清算體系"、"風控系統"、"數據處理"為核心的基礎產品體系,為眾多企業提供更加系統、智能的支付結算服務。此外,傳化支付通過平臺的數字化,將線下收款流程的線上系統化,提供更精準的線上匹配和更便捷安全的在線交易,大大降低了網絡貨運平臺的人力運營成本,提高了數據運營效率和準確度。
此外,傳化支付在推出“物流錢包”為行業賦能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傳統商貿物企的融資方式。傳化支付聯合銀行為物流商貿客戶定制的信用付產品,在線快速完成從申請至提款的全部流程。純信用無抵押、資金可循環使用,隨借隨還的服務方式,有效緩解中小微商貿客戶短期資金周轉難題。
在未來,傳化支付在深挖物流行業應用場景的同時,積極探索支付金融科技的無限可能性。通過人工智能、云計算、用戶畫像等技術的底層算法研究和應用,為用戶不斷優化金融服務質量。
傳化智聯再獲榮譽!榮列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全國首批示范企業名單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及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供應鏈迎來歷史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供應鏈創新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2018年10月,我國正式啟動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工作,傳化智聯入選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企業名單,試點期兩年。
7月13日,商務部等8單位發布《關于公布第一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業名單的通知》,確定第一批10個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和94家示范企業。傳化智聯獲評首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
兩年來,傳化智聯鏈接制造生產與物流服務,打造各行業供應鏈服務模式,提供有競爭力的行業解決方案。如今,“試點”變“示范”是對傳化智聯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工作最好的肯定。
截止去年年末,傳化智聯分布在全國的傳化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一共有63個,保持了實體網絡布局在國內的持續領先及競爭優勢,也為服務物流企業和制造企業提供了資源與能力保障基礎。
構建服務產業的智能物流工業互聯網平臺,傳化智聯在擴大實體公路港網絡的規模外的同時,不斷進行數字化升級,打造線上網絡,實現線上線下融合,不同產品間的閉環貫通。2020年全網年收發貨件數6.77億,累計服務制造企業20多萬家,并在化工、車后、快消、高科技等行業逐步形成行業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
未來,構建服務產業端的智能物流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傳化智聯也將通過平臺化資源集聚、智能調度、全鏈協同,加快服務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高效流通,為工業企業提供協同、高效、低成本的端到端物流供應鏈服務,助力智慧供應鏈轉型。
傳化集團:以“紅色引擎”打造非公企業黨建的傳化樣本
近日,《紅色引擎:非公企業黨建的傳化樣本》首發式暨專家研討會在杭州舉行。
《紅色引擎:非公企業黨建的傳化樣本》由浙江教育出版集團組織出版。本書系統講述了傳化集團始終堅持黨的領導,高度重視和支持黨建工作,牢牢抓住黨建這個“紅色引擎”,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得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精彩故事;生動詮釋我國非公企業黨建的巨大成就,既為全國提供非公企業黨建的成功樣本,也是浙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的成果展示。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史濟錫,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社科聯主席盛世豪,省委統戰部副部長謝輝,省工商聯黨組成員、秘書長陳俊燕,省委組織部兩新處處長何斌,省委統戰部經濟處一級調研員李建安,省委組織部兩新處副處長王祥磊,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徐劍,中央黨校黨建研究部教授雷強,浙江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吳曉波,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楊軼清,浙江省委黨校教授邱巍,浙江出版聯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鮑洪俊,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黨委書記陳捷,浙江教育出版社總編輯周俊等出席活動。
為做好建黨百年的宣傳工作,貫徹落實好省委宣傳部慶祝建黨百年,做好主題出版工作的要求,浙江教育出版集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組織出版了《紅船啟航》《東方奇跡——中國全面小康圓夢之路》《血與火——新中國是這樣煉成的》《紅色引擎:非公企業黨建的傳化樣本》等一系列主題出版物,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為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徐冠巨認為,作為當代中國民營企業,在黨的陽光雨露沐浴下,要學習傳承并弘揚民族工業先驅張謇的“家國情懷”,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要心懷夢想,牢記使命,努力把企業辦成黨和國家希望的、社會歡迎的、客戶和員工信賴的企業。
傳化公路港網與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協同聯動推進公路港與網絡貨運融合
據悉,傳化智聯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實體網絡覆蓋了國家戰略規劃中近50%的國家級物流樞紐城市,覆蓋了“一帶一路”沿線節點城市7個、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13個、京津冀等國家城鎮化城市15個,貫通“三縱四橫”交通大通道和全國7大經濟帶。
年報顯示,截止去年年末,傳化智聯分布在全國的傳化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一共有63個,保持了實體網絡布局在國內的持續領先及競爭優勢,也為服務物流企業和制造企業提供了資源與能力保障基礎;
據悉,傳化智聯未來的布點密度會不斷加大,隨著更多樞紐型公路港的建成并運營,在港港聯動下,全國效應的優勢會更加凸顯。
未來傳化智聯會依托日照空港經濟開發區“海陸空鐵”一體化交通區位優勢,強化資源整合,明確功能定位,科學規劃物流產業,先后招引落地傳化交通公路港、華通物流等平臺項目。同時,利用政府專項債、PPP等形式,實施園區路網工程,完善水電暖訊等基礎配套,為空港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傳化智聯:積極響應國家綠色能源發展政策號召,推廣新能源汽車在物流領域的應用。
傳化智聯積極響應國家綠色能源發展政策號召,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目前已在公路港園區布局充電樁約200根。
長興傳化公路港分布式光伏約5萬平方米,項目年發電量623萬度,所產生電量循環用于公路港智慧網絡日常使用。同燃煤相比,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5625噸,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343噸。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傳化智聯分布在杭州、金華、蘇州、長沙、濟南、青島等城市的近20個傳化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均已打造屋頂光伏電站項目,已建設總面積約70萬平方米,建設區域主要為公路港零擔區、倉儲區、汽修區屋頂、辦公區等,年度發電量總計超3500萬度(除在建項目外),大致測算,相當于約10780噸煤的發電量,全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64萬噸,省出30多萬棵綠樹。
目前傳化公路港根據屬地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用電安排,大部分公路港所發電能除供公路港自身使用外,余電并入公共電網,實現資源共享。
未來,傳化智聯將繼續在全國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推廣落地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同時積極探索綠色儲能項目,實現余電儲能和“廢舊”鋰電池的二次利用。
傳化智聯等企業發布綠色發展倡議,助力碳中和
近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共同舉辦的首屆“共同行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高層論壇在京召開。
傳化智聯受邀與滴滴出行、比亞迪等4家企業代表共同發布《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倡議》,為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綠色發展模式貢獻力量。
傳化智聯等倡議企業表示,將力爭在2021年底前明確“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和路線圖,逐年降低出行流通領域碳排放強度,鼓勵綠色出行,積極促進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綠色發展模式。
同時,與會專家認為,碳達峰碳中和將帶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必須以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
近年來,作為專注打造服務于產業端的智能物流工業互聯網平臺,傳化智聯在持續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和服務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一直致力于響應國家政策,大力發展綠色物流,在網絡貨運、光伏發電、新能源運力、新能源充電樁、智能綠色物流裝備等方面“低碳先行”。
截至目前,傳化智聯近20個傳化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均打造屋頂光伏電站項目,已建設總面積約70萬平方米,年度發電量總計超3500萬度(除在建項目外)。同時引入智能物流裝備資源賦能綠色物流,已運營超過300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充電機,服務電動貨車6000余臺,不僅如此,旗下合資公司綠色慧聯在全國20多個城市設立區域運營中心,并實現連接市場80%以上充電樁。下一步,傳化智聯將繼續聯合平臺內外部企業,擴展更多綠色物流應用場景,共同探索低碳物流高質量發展之路。
目前國內以傳化智聯為代表的企業為公眾提供更環保、綠色、便捷的實際體驗,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的低碳綠色轉型,助力城市綠色綜合立體物流體系搭建,在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方面做出貢獻。
傳化智聯的智能物流之路
未來已來,唯變不變。傳化與時代同步、與國家同頻,打造未來工廠、智慧物流、未來產城社區,以未來引領現在,加快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著眼未來,始于當下。讓我們走近傳化產業“未來+”實踐,見現在,見智能,見未來。
一部電梯至少20多個組件,數不清的零部件且每個部件都是定制唯一的從下單到抵達安裝涉及入庫、存儲、分揀、齊套裝配、質檢……等各環節過程中70多家供應商,十余家承運商調度協同。
如今,物流之于傳化智聯來說早已不止“半壁江山”。傳化智聯總營收中近七成來自物流業務,而這個比例還在逐年提升。經歷了疫情“大考”,人們深刻意識到了物流通暢的重要性,傳化智聯遍布全國的線下公路港和線上物流服務平臺,更是充分發揮了公共性基礎設施的作用,打通了區域間阻礙貨物運輸的不便,全力支持生產制造企業和商貿物流企業全國物流運輸的暢通,助力各地經濟復蘇。
傳化智聯實施“云倉”實行統倉共配,企業只是使用但不占用倉庫。傳化智聯對全國的“云倉”資源進行集中調配,整體流動性很強。“當大家都加入到云倉中,我們就可以削峰填谷。”姚巍在采訪中對“云倉”未來的前景充滿期待。“傳化智聯要做的是提供一個動態的全國化倉儲網絡。企業按照自身的計劃跟需求,什么時候要倉庫我們什么時候提供,不要的時候就將場地釋放,按年來統一規劃,這就是傳化未來的大云倉概念。”
那么在未來的物流供應鏈領域,又將有哪些新興技術來助力行業升級呢?姚巍認為,5G+人工智能必將改變各個垂直行業。
姚巍表示:“當5G改變一個行業的時候,首先改變的可能是血管和道路,其后才逐步延生到心臟,也就是生產。未來的智能供應鏈一定是各個企業升級發展的必然屬性。”
傳化集團與綠城中國簽訂戰略合作協,打造浙江新時代標桿
近日,傳化集團與綠城中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張亞東出席簽約儀式,傳化集團高級副總裁陳捷和綠城中國副總裁王朝暉代表雙方簽約。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傳化作為在黨的關懷和培養下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一步一個腳印把企業發展好,發展企業同時不忘回報社會。
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強調,民營企業發展得越好,身上的社會責任就越大。民營企業要積極參與到浙江全面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建設中去,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為共同富裕作出應有貢獻。
依托雙方在產業品牌、農業資源和建設運營的優勢,傳化集團與綠城中國將通過創新模式與機制,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攜手打造浙江新時代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標桿,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大使命中彰顯新擔當、展現新作為。
對于未來雙方的合作,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張亞東充滿期待,他表示,傳化和綠城都是有情懷的企業,雙方在許多領域都有合作空間,希望未來逐步落實合作行動,共同為行業、為社會做出貢獻。
他說,“傳化是創業的樣板、黨建的標桿和情懷的榜樣,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也很值得我們去合作。”
傳化集團響應蕭山民企黨建新動能
對于黨建工作,徐冠巨有“三個力”觀點——黨建做實了,是生產力。黨建做強了,是競爭力。黨建做深了,是凝聚力。在孫建平看來,這是黨建的“平臺價值”。黨組織建建容易,但要真正認識到它的平臺價值,也是最難的地方。從中央到地方,一直在探索如何讓民企黨組織發揮實質性作用,而不是“擺花架子”。蕭山是民營經濟大區,也是兩新組織大區,有9000多家兩新組織、2萬多黨員。蕭山也提出,打造民企黨建先行示范樣板,實現從“盆景”到“風景”的質變。比如分層分類加大“品牌型、成長型、初創型”三型黨組織創建,培育打造一批黨建特色鮮明、示范作用明顯的新品牌,輻射帶動區域、產業鏈黨建整體提升。
同時創新也不能少以智能物流服務智能制造,傳化智聯專注打造服務于生產端的智能物流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建設形成了“網絡貨(承)運”、“智慧供應鏈”、“科技金融”三大服務體系,以及遍布全國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網,為貨主企業提供端到端的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傳化智聯子公司數鏈科技持續融合技術創新與物流場景的應用,依托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一單到底”的智能物流平臺,也在近日的蕭山科技創新大會中獲得“十佳科技領軍企業”。
從產業鏈角度看,“三型黨組織”是黨建梯隊,強鏈、延鏈、補鏈,最終推動高質量發展。以蕭山首個產業黨建聯盟——杭州臨空產業黨建聯盟為例,其集結多方力量,整合優勢資源,打造產業發展的“紅色矩陣”,為蕭山加快建設“全國一流航空都市區”賦能聚力,“黨組織朋友圈”也不斷擴大,目前已有55家成員單位,在冊黨員近5000名,它們“翼心向黨”“翼動時代”更“翼向未來”。最近,由該聯盟合力攻堅的“空港園區復合型監管場所暨‘數字清關’創新案例”成功入選杭州市自貿辦首批制度創新優秀案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傳化樣本”到信息港數字黨建,蕭山實現了從黨組織表面上的覆蓋到宗旨和作用的覆蓋,一個個“空白點”變成“實心點”,甚至成為“新亮點”,使得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有了堅強政治保證。接下來,蕭山也將重點抓新經濟組織、新商圈、平臺經濟和平臺企業的雙覆蓋工作,推動黨組織在民營企業中發揮更大實質作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