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酒|白蘭地“第一故鄉”領億來的文化情懷

2021-07-19 14:34:21

來源:榕城網

企業做文化的多,但能把文化做到高端的少。而領億來就是這樣一家在做文化方面脫穎而出的企業。多年來中國白蘭地市場都處在不溫不火之狀態。自從領億來的出現,似乎攪起了一股旋風。讓國內外同行和廣大消費者對國產白蘭地刮目相看,也逐步改變了百多年來,外界對國產“洋酒”一直處在“低端”的觀感。而這些成績的取得,用開倉放良文化踐行官、領億來集團董事長許恩誠先生的話說,文化既是企業靈魂,也是發動機、潤滑劑,推動企業快速的向前奔跑!

的確,從企業剛成立始,領億來就沒有放松對文化的建設,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在文化復興的大背景下,它打造的不僅僅是企業的“小文化”,而是具有家國情懷的“大文化”。從下面兩個事例就能看出端倪:

一、 挖掘歷史,做文化復興踐行者

長期以來,在很多中國人腦子里,白蘭地是“洋酒”,似乎根深蒂固。中國生產現代白蘭地的歷史也有一百余年了,但由于對這一歷史的挖掘和弘揚不夠,至今為止,國人大腦中白蘭地是“舶來品”仍然沒有改變。殊不知白蘭地也和造紙、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等“四大發明”一樣,都由中國人發明,然后相繼傳入世界各地,給人類文明做出貢獻!如果就其影響來說,把白蘭地看做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它至今影響著世界的美食文明。

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國科學史的英國專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博士認為,世界上最早發明白蘭地的是中國人。如今,西方科學家普遍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蒸餾器和蒸餾酒的國家。后來這種蒸餾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進入17世紀,法國人對古老的蒸餾技術加以改進,制成了蒸餾釜,成為今天蒸餾白蘭地的專用設備。后來,法國人又意外地發現用橡木桶貯藏白蘭地,效果神奇,所以生產出質量完美、譽滿全球的白蘭地。

開倉放良旗下的領億來新近在全國率先推出的橡木桶白蘭地酒

白蘭地起源于中國,還有史為證。明朝大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葡萄酒有兩種,即葡萄釀成酒和葡萄燒酒。所謂葡萄燒酒,就是最早的白蘭地。《本草綱目》也曾有記載:“燒者取葡萄數十斤與大曲釀酢,如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古者西域造之,唐時破高昌,始得其法”。意思為:葡萄燒酒是將葡萄發酵后,用甑蒸餾,用容器承接。這種方法始于高昌,唐朝破高昌后,傳到中原大地。高昌即現在的吐魯番,說明我國在1000多年以前的唐朝時期,就用葡萄發酵蒸餾白蘭地。

所以,正本清源來看,是法國人將中國人的釀酒技術發揚光大,做出了世界公認的一流品質白蘭地,“喧賓奪主”了。加上近代以來,大清帝國國力衰朽,國民窮困潦倒,酒文化自然凋敝,讓地球人誤以為“白蘭地的故鄉”是法國,這是可以理解的。“領億來,領創中國白蘭地的未來”,從這豪氣,就知道領億來有非同凡響的夢想。領億來自打生產白蘭地那天起,就沒有放棄對中國白蘭地文化的挖掘和弘揚,隨著中國經濟和酒文化的復興,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對白蘭地有了新的認識,平添了民族自豪感:中國是白蘭地的“第一故鄉”,法國是“第二故鄉”。

二、 弘揚“工匠精神”,做知識氛圍的營造者

5年前,領億來的一個“小小的”新聞發布會,卻吸引了國內主流媒體的關注,紛紛予以報道。一時成為“熱點”新聞。一直到今天,也在社會傳為佳話。原來,在2016年,領億來第一個“吃螃蟹”,首次打破傳統,聘一位知名學者而非影視明星擔任“形象代言人”。其企業代表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他們這樣做的原因:“作為一家負責任的酒類企業,我們愿意為推動社會尊重知識、尊重文化的社會氛圍顯示擔當。伍飛先生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國際化學者,多年來發揚‘工匠精神’,在學術園地默默耕耘,并最終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我們和他的價值觀有許多相同之處,我們為其成為我們企業的形象代言人感到驕傲。”

他們的這種“非同凡響”的“舉動”,在廣告界引起轟動。專家們為一家“初出茅廬”的酒類企業,有如此雄心和思考表示贊賞。中國傳媒大學博導、國家廣告研究院院長丁俊杰教授指出:“國內企業首次聘請學者擔任形象代言人,這是中國廣告史上里程碑事件,顯然是對長期以來,企業熱衷于聘請影視娛樂明星做廣告代言的傳統觀念的一次大調整,預示著今后企業界在此領域的價值觀趨向多元化。”國務院《經濟要參》副主編何玉興先生在撰文中,對領億來此舉予以高度贊揚,他說:“企業聘任知名的、社會形象好的學者當形象代言人,有助于營造尊重知識、尊重文化的社會氛圍”。

當然,領億來在聘用學者代言時,并不是排斥影視明星。事實上,他們也在跟一些大牌明星合作。他們率先聘請學者做代言人的目的,是希望在文化的百花園里,增添新品種,播撒新芬芳。在今后群星閃耀的傳統“代言”舞臺上,不要忘記“學術明星”的存在,共同為中華文化的復興出力!

與香港明星溫碧霞的合作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