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6 11:49:17
來源:晶報網
“這不過是將來之事的前奏,也是將來之事的影子。”
艾倫·圖靈的這句名言,用來描述人工智能的發展前景再合適不過。
人工智能被譽為是二十一世紀三大尖端技術(基因工程、納米科學、人工智能)之一,是下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力量。近年來,AI在各行各業表現出巨大的賦能潛力,也成為人們關注和談論的焦點。
那么,當我們談論AI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么?
首先談下趨勢與政策。
最近幾年,幾乎所有金融巨頭都在做一件事情:用AI來提高質效、征服市場。
摩根大通開發了一款金融合同解析軟件COIN,只需幾秒就能完成原先律師和貸款人員每年360000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不僅錯誤率低,它還不會抱怨。
高盛擁有9000名工程師和程序員,技術人員總數遠超 Facebook和 LinkedIn。這群技術人員聚集起來只為了一件事:用AI取代金融分析師。
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一個新的人工智能團隊,將設計交易算法,通過歷史數據和統計概率預測未來,幫助Bridgewater做出投資組合策略。
國內的巨頭們也不遑多讓。
數據顯示,BAT三大互聯網廠商未來幾年將加碼在AI領域的投資,累計將超過1萬億元。其中,阿里于2020年4月宣布未來3年投入2000億;騰訊則在2020年5月宣布投入5000億;到2030年,百度云服務器臺數將超過500萬臺(價值約3000億元)。
這么大的投資雄心是與國家政策的扶持分不開的。作為數字經濟轉型升級的推動力和新一輪科技競賽的制高點之一,人工智能已經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2017至2019年,連續三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提及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2020年,人工智能更是與5G基站、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一起被列入新基建范圍。而最近的“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在列舉出的幾大前沿科技中,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被放在了前三位,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其重要性上的優先級。
其次談下場景與數據。
日前,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行,這是全球人工智能領域頗具影響力的綜合性會議,吸引了BAT、華為等科技巨頭積極參與。值得注意的是,巨頭們在大會上紛紛表示要聚焦AI落地場景。
為何場景對AI如此重要?
業界專家指出, “應用場景”是人工智能創業者與投資人最常提起的名詞。在2017年之前,來自各大科研機構、大學等學院派的技術,還沒有真正用到現實的數據,而現實的數據必須在應用場景中產生。中國金融、零售等各行業沉淀著大量數據。這個數據就是場景數據,是真正的數據,基于這樣的背景,大量擁有場景數據優勢的人工智能企業在中國涌現。下面,以南京星云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星云數字”)為例,我們來具體談談。
“同時具備數據、平臺和場景等寶貴優勢,這些是星云數字在人工智能研發上的基石。”星云數字負責人說,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個核心要素是數據、算法和算力。星云數字AI團隊擁有集團生態體系的多元化、多層次、長跨度的大數據,在此基礎上加強算法研究和算力提升,將金融AI成果應用到智能風控、智能客服、智能營銷、智能投顧等多業務場景。
以星云數字打造的“千言”智能客服機器人為例,它可方便地接入微信公眾號、PC網站、APP、HTML5 網頁等,同時向多渠道客戶提供精準、高質量的自動問答服務。在客戶溝通、智能服務、服務管理和商業決策各環節,“千言”算法準確率達到93%,問題解決率85%以上,可以減少人工參與,提升客服效率,更可以打造客戶服務的閉環,讓客服數據產生商業價值。
最后談下初心與服務。
近年來,《終結者》《銀翼殺手》《機械公敵》《西部世界》等以人工智能為題材的電影不斷涌現,反映了人們對于AI發展前景的擔心。阿西莫夫提出的“機器人三原則”中的“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是不是人類的一廂情愿?這就關系到AI的初心和倫理問題,而這對于視數據安全為生命的金融業而言尤為重要。
對此,業界普遍認為,人工智能給行業和社會帶來的變革,最終是為了服務于人。人工智能存在的價值是幫助人、教人學習、讓人成長,而非超越人、替代人。
那么,如何讓AI技術更好服務于人?
目前,借助成熟的技術和平臺,已經能夠讓一些有粗淺科技基礎的業務人員、專業人員,用好AI技術。不過,當人們在享受AI便利的同時,也可能被困在大數據、算法之中,網絡欺詐、大數據殺熟等現象屢見不鮮,年輕人承受信息過量、信息繭房的困擾,老年人則陷入數字鴻溝的無助……
作為一家負責任的金融科技企業,星云數字一直高度重視合規前提下的業務創新,推出“透鏡”智能風控決策引擎、“探真”CSI大數據風控安全大腦、“兩儀”算法平臺等風控“黑科技”,全面保障用戶賬戶和資金安全。其中,“探真”為支付、消費信貸、營銷活動、賬戶安全等全生態場景提供實時且精準的反欺詐服務,累計完成數千億次風控偵測,日均完成上億次風險掃描,用戶打擾率僅十萬分之一左右,做到完全靜默監控。
此外,星云數字還積極與行業合作,輸出“天衡”微商貸風控模型、微商分-評分模型、信貸反欺詐模型等,賦能銀行數字化小微貸、消費貸、產業鏈融資等業務做好數字化升級,建立高度自主的核心數據風控體系,為金融業務穩健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未來的風控將不再是人和人的斗爭,而是AI與AI的博弈。這背后,星云數字要與騙子賽跑,比誰的動作更快、誰的技術更好。
結語
未來學家庫茲韋爾在《奇點臨近》一書中預言:2045年,奇點來臨,人工智能完全超越人類智能。不管這一天能否到來,目前可見的事實是,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已成為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驅動力。麥肯錫最新的報告預計,AI技術每年可為全球銀行業創造高達1萬億美元的增量價值。
未來已來。如同AI應服務人類的初心,以星云數字為代表的眾多金融科技企業,將加快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金融多領域應用的落地開花,致力于用技術創新提供優質、精準、便捷的金融服務,賦能實體經濟,讓更多人、更多企業享受AI+金融帶來的“普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