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證照分離+企業名稱新規有哪些變化?仁和會計告訴你

2021-07-15 10:33:20

來源:榕城網

2021年7月1日起,國家進一步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重點內容如下: 一、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覆蓋清單管理,同時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進一步加大改革試點力度。 二、大力推動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 1.直接取消審批,在全國范圍內取消68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取消14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 2.審批改為備案,在全國范圍內將15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改為備案管理;

3.實行告知承諾,在全國范圍內對37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對40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告知承諾;4、優化審批服務 三、強化改革系統集成和協同配套 1.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管理。 按照全覆蓋要求,將全部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納入清單管理,并逐項確定改革方式、具體改革舉措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措施。 2.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 持續推進“先照后證”改革,推動將保留的登記注冊前置許可改為后置。 3.推進電子證照歸集運用。 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制定完善電子證照有關標準、規范和樣式,2022年底前全面實現涉企證照電子化。

除了以上內容,仁和會計提醒大家,自2021年7月1日起,規范企業經營范圍,5個填寫誤區一定要注意! 誤區①:經營范圍順序隨便排 一些同時經營多個行業業務的企業,按經營范圍的第一項為該企業所屬行業,而稅局稽查時,選用的指標經常參考行業水平。排錯順序,當心吃虧。 誤區②:經營范圍越多越好 有些財務人員害怕以后遇到超出經營范圍的業務不能自行開發票,就把能想到的經營范圍都寫進去了。但其實有些經營業務是不能享受稅收優惠的! 這里,仁和會計提示: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除國家有明令禁止銷售的外,即使超出營業執照上的經營范圍,也應當據實開具發票。 誤區③:沒考慮核定征收 如果新設企業打算申請核定征收,應避免經營范圍中出現不允許核定征收的經營范圍。如專利代理、商標代理等是不能核定征收的。 誤區④:分支機構的經營范圍隨便填 分公司的經營范圍不能超過總公司的經營范圍,因為其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而子公司的營范圍不需要在母公司經營范圍內。但是,由于母子公司經常相互提供服務,總公司應增加商業服務業等經營范圍,子公司增加為總公司提供服務的經營范圍。 誤區⑤:經營范圍隨便抄 網上經常會列舉各行業常見的經營范圍。仁和會計建議,這類文章僅可做參考,畢竟即使是相同行業的企業,其經營的側重點也有很大的不同。以增值稅為例,混合銷售中按照主業確定稅率,同樣的混合銷售業務,不同主業的企業稅率不同。 在確定主營業務時,經營范圍也是可以參考的一項,經營范圍應突出公司的主營業務,避免多繳稅。

同時,自2021年7月1日起,企業名稱登記規定也有變化,具體是: 1.建立企業名稱自主申報制度,申請人可以自主申報。

2.進一步細化企業名稱的禁止性要求。

3.明確了外商投資企業、企業分支機構、企業集團名稱登記規則。

4.建立企業名稱爭議處理機制。

5.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企業登記機關在辦理企業登記時,發現企業名稱不符合規定的,不予登記并書面說明理

由;發現已經登記的企業名稱不符合規定的,應當及時糾正。另外,仁和會計告訴大家,快速核名的兩個訣竅:企業名稱的組成為“行政區劃+字號+行業用語+組織形式”,其中字號是自己填寫為2-6個簡體漢字字號。企業不得使用與同行業已登記注冊、核準名稱相同或相近的名稱。1.盡量避免使用某些熱門字,例如“智”、“隆”“正”等。2.使用3個及以上漢字的“字號”。很多人圖方便省事,通常字號只選兩個漢字,例如

“上海XX財稅有限公司”,我們知道從概率上講,兩個字相比于三個字,相同或相近的概率也會大很多。因此,為以防萬一最好選擇3個及以上字數的字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