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新冠疫苗穩居全球第一方陣 中國企業距“疫苗國際巨頭”標準還有多遠?

2021-06-07 17:24:46

來源:中金在線

當地時間6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中國科興研發的新冠疫苗正式通過世衛組織緊急使用認證。這是繼5月7日中國國藥集團的一款新冠疫苗通過審評后,被納入世衛組織緊急使用清單的第二款中國新冠疫苗。

截至目前,世衛組織共向七款新冠疫苗頒發了緊急使用認證,中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疫苗就占了兩款,此外還包括美國輝瑞和德國BioTech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英國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聯合研發的兩個版本的新冠疫苗,美國強生旗下楊森制藥研發的新冠疫苗以及美國Moderna研發的新冠疫苗。中國疫苗成為第一批獲得世衛組織批準的非西方國家疫苗。

這一消息的背后,是中國疫苗產業、世界接種格局、中國疫苗國際地位的悄然巨變。

中國新冠疫苗實現N個第一次 穩居全球第一方陣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6月2日指出,兩款疫苗接連被WHO批準,充分體現了中國疫苗的國際化水平,能夠被批準認可,首先是基于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時也是基于它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被納入世衛組織緊急使用清單,對于中國疫苗而言,還是第一次。

同時,在新冠疫苗的研發上,優秀中國疫苗企業如此集中地展示實力和中國速度,也是第一次。以國藥、科興、康希諾、智飛、沃森/艾博、康泰等為代表的疫苗企業,共布局了五條技術路線,并取得了積極成果。

中國疫苗如此大規模地走出國門,如此廣泛地服務世界人民,還是第一次。中國在研發疫苗伊始,就確定將疫苗作為共同抗疫的全球公共產品,迄今向國際社會提供了超過3.5億劑的疫苗,包括向80多個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0多個國家出口疫苗。

中國疫苗如此被“高規格、大規模”地“代言”,更是第一次。為抗擊疫情、推進疫苗接種,中國疫苗所到之處,該國領導人或高級官員或到機場迎接中國疫苗,或在鏡頭前擼起袖子直播接種疫苗。

此外,中國疫苗企業還同多個發展中國家開展合作生產,和國際社會合力推進疫苗的大規模生產。中國疫苗企業進行如此廣泛和有深度的國際合作,也是第一次。

多個“第一次”,清晰地提示我們,中國新冠疫苗無疑已穩居全球疫苗行業“第一方陣”。中國疫苗以國內市場為主的時代即將過去,中國疫苗的國際化時代正在到來。中國疫苗的品牌形象和全球影響力,正在世界范圍內建立。

疫苗市場巨大潛力顯現

日前,大健康精品投行東方高圣發布了國內第一本針對疫苗產業調研的白皮書——《中國疫苗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開篇就提出了一個明確的判斷:預計中國疫苗工業將呈現每年超過12%的增長速度,高于GDP和整體醫藥工業的平均增速,疫苗行業將邁入“黃金十年”。

《白皮書》顯示,目前國內疫苗市場仍以一類疫苗為主。2020年,我國一類疫苗批簽發3.48億支(占比53%),同比增長0.62%;二類疫苗批簽發3.03億支(占比47%),同比增長35.76%。其中,二類疫苗的批簽發量自2016年開始持續增長,近幾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了14.98%。鑒于未來更多二類疫苗上市,以及現有重磅二類疫苗的快速放量,二類疫苗的批簽發量有望進一步提升。

此外,從銷售規模看,中國二類疫苗的市場規模將由2019年的394億元增長到2030年的129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2.2%;二類疫苗的市場銷售收入占中國疫苗市場總額的百分比預計將從2019年的92.6%上升至2030年的98.3%。未來隨著更多新型疫苗、多聯多價疫苗等二類疫苗上市,以及宮頸癌、肺炎、流感等重磅二類疫苗的進一步放量,再加上部分二類疫苗品種平均中標價格的逐年提高,未來二類疫苗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

東方高圣創始人陳明鍵認為,藥是病人吃的,而疫苗是健康人打的,疫苗是一個比藥大得多的機會,疫苗的投資回報率遠比藥品的投資回報率更高。未來十年,將是中國疫苗的“黃金十年”。一批優秀的疫苗企業,將會成為中國疫苗行業的龍頭,并成為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領軍企業。

在疫苗的全球市場,海通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余文心團隊分析了BioNTech和Moderna一季度的年報,“我們發現BioNTech、Moderna以及輝瑞,三家給予的2021年收入指引分別是BioNTech 150億美金,Moderna 192億美金,輝瑞260億美金”BioNTech和Moderna在新冠疫情之前都是小公司,在2019年12月,這兩個公司的估值分別是50億美元和68億美元,5月初的估值分別達到了460億美元和630億美元,一年漲了十多倍。擁有核心技術的疫苗企業,在疫情大流行時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白皮書》指出,雖然疫苗行業準入壁壘極高,市場格局相對穩固,但擁有核心技術優勢的新興疫苗企業未來一定會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巨頭高度壟斷的市場格局也必將迎來變革。

中國疫苗企業能否站上國際巨頭舞臺

近年來,中國生物制藥行業一直重視國際化道路,但這個路走得并不是很順暢,甚至有些艱難。

隨著中國新冠肺炎疫苗帶來的突破和影響,會讓世界對中國疫苗企業有更多的了解和認可,中國疫苗企業也必將迎來更多的國際合作機會。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疫苗企業在國際化方面,其國際注冊能力和品牌能力將隨著合作的增多和深入得到非常快速的提升,這方面的進步會比我們想象的快得多。這是中國新冠疫苗的另一層重大意義。

甚至有人建議,未來也可以考慮先在海外開展創新疫苗的研發,然后再拿數據在中國橋接做試驗,甚至做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或者像一些國內優秀企業現在做的那樣,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授權合作/License out走國際化的道路,也是一條可行的道路。

關于中國疫苗企業的商業前景,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會有幾家疫苗上市公司的利潤“好的不得了”,利潤增長是顛覆式的,甚至進一步提出:中國的醫藥上市公司中,第一個利潤達到一百億元的將會是疫苗企業。國際市場上,中國疫苗企業由原來的“跟跑”,到后來的“并跑”,以后還會做到部分的“領跑”,在疫苗的“黃金十年”實現局部領域的超越,也并非是癡人說夢。

陳明鍵表示,2011年,全球前5大互聯網公司中沒有中國企業,但在今天,全球互聯網前5名已有兩三家是中國企業。目睹互聯網行業十年來的變化,可以設想,中國在全球疫苗行業前5位里完全有可能會占有一兩個位置。

余文心認為,中國新冠疫苗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產品,其間積累的研發、臨床、商業化經驗將幫助一批優秀的中國本土疫苗公司迅速成長起來。未來十年將見證中國疫苗企業站上國際巨頭的舞臺。(本文來源 中金在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