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銳國際:一季度強勁增長 布局大政府堅持科技賦能

2021-04-30 13:24:22

來源:證券時報網

4月26日晚間,A股唯一上市的人力資源公司科銳國際(300662)發布2021年亮麗一季報,1-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52億元,同比增長57.29%;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0.39億元,同比增長47.18%;扣除員工持股成本及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37億元,同比增長106.77%。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科銳國際將緊貼國際城市群的戰略布局,業務聚焦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長江中下游、京津冀、成渝五大經濟商圈。在商圈內做優做強大客戶及政府客戶需求的基礎上,通過技術驅動和產品創新多點觸達長尾客戶,深耕下沉區域市場,創造業績新增長點,繼續向“530”目標邁進。

靈活用工增速快

2026年在崗人數目標30萬

2021年1-3月,公司靈活用工再創新高,專業崗位引領市場,扣除英國靈活用工業務后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5%;中高端訪尋業務與招聘流程外包業務迅速恢復并顯著增長,扣除英國業務后兩項業務收入與去年同期對比增長分別為41%與34%。

近年來,科銳國際靈活用工業務在公司營收中的占比呈持續提升態勢,2018年至2020年分別為68.83%、77.13%及79.15%,2020年占比較2018年提升10.32%。同時,靈活用工業務持續保持高速增長,2020年增速為12.53%,中國大陸的靈活用工業務營業收入按上期同口徑對比增長40%。

高速發展、潛力巨大,業務分析人士用八個字描述了靈活就業的行業發展趨勢。從全球市場來看,世界就業聯盟(WEC)數據指出,2019年,全球人力資源服務市場收入約為4950億歐元,靈活用工占據約79%的份額。美國、日本、法國、英國等發達國家靈活用工市場滲透率在2%-3%之間,中國目前僅為1.5%,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6%)。中國勞動人口數量是美國的4倍、日本的10倍,國內靈活用工市場擁有巨大的釋放空間。

“面對巨大的市場機遇,在過去一年,科銳的成長是加速的,靈活用工在崗人數從1人到1萬人,我們用了10年;1萬人到1.5萬人,我們用了1年;但從1.5萬人到2萬人,我們只用了半年。”科銳國際CEO李躍章表示,“這主要受益于,一方面,國家對于靈活用工積極鼓勵,尤其是疫情之后;另一方面,社會上企業對靈活用工的認識比以前增強了。預測2026年公司成立30周年的時候,公司國內內生業務靈活用工在崗人數能做到20萬-30萬,加上傳統數字化轉型崗位的機會,再通過管理的未來的MSP、工廠、客服等,需求就更多了。”

此外,值得市場關注的是,2018年至2020年公司靈活用工業務毛利率分別為8%、8.59%及9.19%,也保持持續增長態勢。這意味著面對重要行業機遇,科銳國際市場地位穩中有升。

堅持大客戶驅動

持續布局大政府

科銳的業務除了靈活用工外,還有中高端人才訪尋、招聘流程外包服務,“受疫情影響大客戶對靈活用工業務需求增多,針對企業獵頭、RPO服務,大客戶將在公司未來的數字化整合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客戶可以通過標化流程、知識賦能為中小客戶、長尾客戶做賦能。”李躍章認為。

一直以來,科銳國際堅持大客戶驅動,2020年度前50集團大客戶收入超公司整體營業收入的50%。目前,公司與近萬家著名跨國及中資企業保持長期合作,中國市場業務客戶中40%為外資企業,47.30%為快速成長的民營企業,12.70%為國有企業,對比以往數據,民營企業及國有企業占比提升,是未來客戶增長的主動力。

所謂大客戶驅動,李躍章解釋道,是通過知識沉淀、輸出標準、整合資源,深度挖掘三大主營業務間的交叉銷售能力,不斷挖掘大客戶服務需求,創造更多收入增長點,在夯實大客戶服務基礎上不斷通過技術產品連接區域市場長尾客戶,在提高客戶滿意度的同時提高市場占有率。

關于未來的客戶拓展方向,“除了堅持大客戶驅動,未來公司會繼續加大政府、國央企客戶的拓展,持續布局‘大政府’業務生態。”李躍章表示,“主要通過多樣化合作聯動,并賦能政府人才治理數字化來實現。”

據悉,2020年科銳國際通過混改、成立合資公司、共同設立創新創業產業基金等多種方式與多個重點城市群、地方政府進行深度資本合作與業務聯動,目前已與海南、河南、新疆、山東等區域推進戰略合作。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打造政企數智化,擁抱產業互聯

近年來,受益于加大精益化運營費用管控,期間科銳國際費用率持續降低,2018年至2020年分別為10.43%、7.87%及7.36%,2020年較2018年降低3.07個百分點,2020年公司銷售及管理費用率分別為2.53%及4.93%,較2018年分別下降1.7%及1.29%。同時,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支出在營收中占比持續提高,2018年至2020年分別為0.42%、0.55%及0.8%,2020年公司研發費用為1453.47萬元,較2019年增長91.52%。

“2020年公司研發總投入及信息化費用近5000萬元,2021年一季度,公司繼續加強三大中臺建設(技術中臺+數據中臺+服務中臺)及技術產品(SaaS與平臺)投入,報告期內技術及信息化費用投入共計1,511.52萬元,未來會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李躍章表示,“對內科銳國際將升級CTS系統,加大對中高端人才訪尋、招聘流程外包、靈活用工等三大主營業務的賦能,從客戶獲取、簡歷智能篩選、精準人崗匹配、在線面試、發送候選人報告等各個環節不斷提高運營效率;對外升級智能招考、就業云超市等技術產品,完成‘科銳才到云’整合,加大‘即派盒子(Gee-Box)’和‘禾蛙’產業互聯生態平臺的建設。”

“通過技術驅動賦能打造政企數智化,是我們的主要方式。”李躍章表示。在企業端,2020年,科銳國際基本完成“科銳才到云”的產品整合。據悉,“科銳才到云”是一個覆蓋招聘、入職、考勤、薪稅等模塊的HRSaaS解決方案,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科銳才到云SaaS服務客戶132家,其中新增客戶6家。

智能招考、就業云超市等主要服務于政府,是疫情下派生的新需求。截至2021年一季度,繼新疆、山東、北京、天津后,智能招考又落地遼寧、寧夏,支持政府事業單位超過230余家,累計發布職位6,300余個,在線報名、面試、筆試166,000人次;天津津南區落地的區就業云超市,服務企業895個,發布崗位10,994個。此外,公司運用AI、大數據技術支持多地政府組織人社部門及產業園區,推進“互聯網+人社”與“城市人才大腦”方案,構建產業及行業人力資源共享服務中心。

在人才端,醫脈同道聚合180萬大健康私域流量池用戶和1000余個行業垂直社群,與全國26省近200所醫藥專業院校深度合作,助力大健康行業人才與崗位的高效匹配。截至一季度末,“醫脈同道”“零售同道”兩個垂直細分平臺已注冊企業用戶近5,000家。

此外,在產業互聯網機遇下,科銳國際積極打造產業生態平臺,包括“禾蛙”、“即派盒子”,廣泛聚合生態合作伙伴,共生、共贏,輸出技術、流程與管理經驗賦能平臺伙伴,提升人力資源市場整體招聘與服務能力。截至一季度末,兩大平臺共入駐獵企及其他人力資源伙伴4,104家,平臺顧問入駐27,600余人,協同服務客戶6,281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