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6 10:52:09
來源:市場信息網
宜信財富母公司宜信李琳:全球資產配置的新十年、新思路
前段時間,由經觀傳媒、中國廣告協會、《經濟觀察報》等聯合主辦的“第五屆金融年會”在京召開,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原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宏廣等來自監管、學界、行業的優秀代表共同到場,為金融行業未來發展建言獻策。宜信財富母公司宜信首席經濟學家、資產配置策略研究負責人李琳博士出席現場,并以《全球資產配置:新十年、新思路》為主題發表精彩演講。
宜信首席經濟學家、資產配置策略研究負責人李琳博士
對未來十年的資產配置,宜信財富母公司宜信首席經濟學家、資產配置策略研究負責人李琳博士認為,另類資產將更受高凈值個人以及機構投資者的青睞。她認為,當前債券價格昂貴、基本面好的國家股市估值較貴、估值低的股市又缺乏可見的周期因素支持;未來十年,長期經濟增長和通脹將處于較低水平、市場波動性較高;這些大的背景下,傳統資產的回報整體將低于以私募股權為代表的另類資產。另類資產與傳統資產相關性低的特點能豐富資產配置的多樣性,降低整體投資的波動性。某些另類資產,例如私募股權,又將帶給投資者相對傳統資產高的回報。
談及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宜信財富母公司宜信公司李琳博士認為中國經濟面臨結構性和周期性的壓力,但不用過度擔憂于中國經濟增長的壓力。 她認為,中國經濟長期增長壓力符合經濟規律。“當前中國人均 GDP 月近1 萬美元。隨著人均 GDP 的提升,別的國家經驗顯示,經濟增速會慢下來。日本、韓國、德國、美國、加拿大等成功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當人均 GDP 達到 8000-10000 美元的時候,也都經歷了經濟增長的壓力。”同時,她認為,宏觀政策需要適度寬松,緩解當前面臨的周期性壓力。
宜信財富母公司宜信公司李琳博士強調,中國經濟中有大量的投資機會,比如新經濟、創新科技、以及消費升級等方面,“中國資產也將更受海外投資者的青睞,未來 10 年,中國資產將成為海外投資者做資產配置時的核心資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