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3 11:05:31
來源:壹點網
在當下的各行各業,同質化變成了一種常見現象。
當一個品類或產品爆火后,緊接著的就是跟隨和模仿,不僅中小品牌一邊模仿一邊沖擊著市場,越來越多行業巨頭也被迫卷入競爭中。
盡管近兩年,食品賽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新品類也獲得亮眼的增長,但同質化現象也更加凸顯。比如我們最近關注的袋泡茶、果酒品類。
我們熟知的茶飲料行業,也處于同樣的困局中。傳統的即飲茶飲料品類單一、同質化,差異化不夠明顯,難出佼佼者。在這樣的背景下,Meco蜜谷果汁茶在上市半年時間內,完成了超過2億元銷售額,并在一年左右的時間突破10億大關,成為茶飲行業的現象級大單品。
圖片來源:Meco蜜谷果汁茶
當同品類中出現其他競爭者時,品牌該如何應對?品類競爭進入紅海階段,品牌應該如何突出重圍?
本文將借著Meco蜜谷果汁茶等品類創新案例,和您一起探討如何在同質化的食品飲料行業做“不一樣的花朵”。
01 競品和自家的怎么長一個樣?
食品品牌的“像”都體現在哪?
一方面,體現在產品、包裝的同質化。
比如,此前我們關注的袋泡茶,在2015年到2019年四年間,線上市場規模增長超過20倍。但我們也發現,袋泡茶們從包裝風格、原料再到產品名稱,都像是“多胞胎”。
袋泡茶產品圖片來源:小紅書@澳門骨爺火鍋
近幾年主攻女性消費群體的果酒,則更是演繹了“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這些果酒口味都不錯,顏值也高。但一眼望去,它們是不是讓你傻傻分不清楚?千篇一律的“少女心”包裝和口味不僅隔絕了一波潛在的男性用戶,還讓“少女”們陷入審美疲勞。
果酒產品圖片來源:小紅書@超會生活的喵醬
更別說三頓半刮起的“迷你咖啡杯”熱,讓迷你包裝成為很多粉狀產品的標配。
另一方面,它們的品牌定位、品牌故事也像是一條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
比如,植物奶的紅火捧紅了燕麥奶等新品類,還讓老品類穿上了一身“帥氣西裝”,讓人覺得豆漿、核桃乳恨不得集體改成“植物奶”這個洋氣的名字。談到食品營銷,又繞不開“國潮”“聯名”等營銷手段。
當然,如果跟隨者們能模仿得青出于藍,也是喜聞樂見的事,因為迭代也是創新的一部分。然而有些品牌為了趕上風口,僅僅模仿了皮毛就急著把產品“趕鴨子上架”。此時,已經不只是同質化競爭的問題,甚至可能成為品類發展的絆腳石。
植物奶雖有前景,但也不是沒有門檻;迷你包裝咖啡雖有新意,但三頓半的3秒速溶技術和“返航計劃”等精髓也需要學習,否則內容物難以溶解、包裝無處回收等問題反而增加了消費者負擔;江小白后,白酒都要做“年輕化”,但很難說好年輕人的故事;永璞咖啡以跨界聯名塑造品牌個性,但很少有品牌能復制它的成功。
我們發現,傳統即飲茶和勾兌型果味茶的賽道也逐漸變成紅海,而Meco蜜谷跳出了傳統即飲茶“茶種”、3-5元價格帶競爭,創立了“果汁茶”新品類。
因此,Meco蜜谷果汁茶獲得了成功,上市第一年就賣出近10億銷售額,成為茶飲乃至食品品類創新的經典案例。
經過Meco蜜谷的培育和驗證,果汁茶品類的增長前景受到重視,也吸引了越來越多新品牌入局。
圖片來源:Meco蜜谷果汁茶
02 上市一年賣出10億,Meco蜜谷果汁茶如何突出重圍?
在討論Meco蜜谷果汁茶為何能征服消費者前,我們先來看看茶飲料市場的情況。
雖然茶作為現代意義上的飲料在國內發展也只有三十年的時間,但從2001年進入快速發展期后,“茶”在飲料上的應用潛力被挖掘得越來越深。據AC尼爾森數據,2009年我國茶飲料消費量近900萬噸,占液體飲料市場10%,成為僅次于碳酸飲料和純凈水的第三大飲品。
國際權威調研機構Euromonitor數據也顯示,2018年中國即飲茶市場規模1197億元,自2015年開始保持每年近15%的增長。
從早期的旭日升冰茶到康師傅、統一的冰茶,再到農夫山泉茶π等果味茶產品,茶飲料市場經歷了多次迭代。
即飲茶市場發展歷程圖片來源:FBIF食品飲料創新
然而,近千億的即飲茶市場,在茶π之后卻難再有十億單品。同時,隨著近幾年新茶飲的火熱,即飲茶行業還要面臨現制茶飲的競爭。
前有果味茶占領超市即飲貨架,后有新茶飲占領線下社交場景。為什么Meco蜜谷果汁茶能在紅海競爭中突出重圍?
圖片來源:Meco蜜谷果汁茶
我們來看看它瞄準了怎樣的市場品類空隙。
1、傳統茶飲料的天花板逐漸顯現
從品類創新來看,在競爭激烈、變幻萬千的茶飲料市場順利完成升級迭代,Meco蜜谷果汁茶取得目前的成績并非偶然,而是品牌深度地挖掘了年輕人消費趨勢,并洞悉市場格局的結果。
我們發現,Meco蜜谷果汁茶創立初期果汁含量為≥10%,最近又升級到≥25%。
圖片來源:Meco蜜谷果汁茶
從10%到25%,Meco蜜谷果汁茶為何不斷升級?
根據我們的觀察,年輕消費者正變得越來越理性化,在好喝的基礎上,還注重原料是否天然健康。然而,傳統茶飲料市場常常被一些香精、色素、速溶茶粉充斥著,讓消費者對茶飲料行業的整體印象變差。當他們有更高的要求時,茶飲料行業的天花板就會逐漸顯現。
而Meco蜜谷以“真茶真果汁”的賣點打造了全新的果汁茶品類,并聚焦在兩點:
真材:不是果味茶,而是果汁茶
實料:果汁添加量(以原果汁計)≥25%、烏龍茶添加量≥0.8%
果味茶和果汁茶,僅有一字之差,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根據國家標準,果汁含量≥5%才是果汁茶,低于5%的只能叫果味茶。從國標的2倍到5倍,Meco蜜谷正逐漸拉大果汁茶和果味茶兩者的差距。
除了足量的果汁添加,Meco蜜谷果汁茶未選擇使用茶粉勾兌,而是選用優質茶葉現萃,不添加防腐劑、色素。
圖片來源:Meco蜜谷果汁茶
同時,Meco蜜谷果汁茶還采用UHT超高溫瞬時滅菌技術,在很短時間內有效地殺死微生物,減少果汁茶顏色、風味及營養成分的損失,最大限度地保持產品原有的風味及品質,讓產品無限接近現調茶飲的口感和口味。
而隨著年輕人需求多元化,Meco蜜谷在果汁茶品類上也在不斷升級迭代。比如今年正式推出的Meco蜜谷乳酸菌風味果茶,創新性地在果汁茶中添加乳酸菌和膳食纖維元素,滿足消費者多重健康口味的需求。
率先將純正果汁和原葉鮮萃茶汁融合成一杯果汁茶,并以高于行業的水準打造出一個即飲茶的新風口,Meco蜜谷逐漸打破傳統即飲茶的天花板。
圖片來源:Meco蜜谷果汁茶
2、現制茶飲的痛點有待解決
現制茶飲近幾年大熱,但它們也存在一些痛點。
痛點1:供給端尚未跟上需求升級,街頭門店的覆蓋范圍有限
而Meco蜜谷果汁茶找到即飲茶飲料和新茶飲之間的縫隙,通過工藝、原料等方面的創新,把茶飲應用到杯裝形態中,開拓了更廣闊的飲用場景。
比如Meco蜜谷創新性地引進了德國無菌冷灌裝設備,在不添加防腐劑情況下可以常溫保存12個月,以滿足產品長貨架期的要求。不僅能滲透下沉市場,還能更快地實現出海的目標,以迅速提高品類的覆蓋面。
圖片來源:小紅書
其實,Meco蜜谷果汁茶的杯型常被忽略,但在其差異化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Meco蜜谷果汁茶之前,杯型包裝在現制茶飲中很常見,但在即飲茶飲料品類中卻很少,因此,當消費者看到Meco蜜谷果汁茶的包裝時,很容易在它與現制茶飲之間建立口感和品質等方面的聯想。
我們發現,在Meco蜜谷果汁茶之后,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將杯型包裝應用到即飲飲料產品中,足以證明其差異化包裝形成了帶動作用。
痛點2:現制茶飲難讓年輕人輕松實現“茶飲自由”
現制茶飲定價遠超5-7元的飲料市場主流價格帶。對于許多年輕人,尤其是學生黨而言,即便購買10元價格帶的現制茶飲,很多人都要糾結一番,更別說在不知不覺間,新茶飲已經從10元時代進入了30元時代。
Meco蜜谷果汁茶則是以更健康、好喝的產品卡位主流價格帶,讓年輕人輕松實現“茶飲自由”。
圖片來源:Meco蜜谷果汁茶
不能隨時隨地喝到、周邊沒有茶飲店、排隊麻煩、太貴等痛點讓Meco蜜谷果汁茶在內的即飲茶飲料依然保持著增長潛力。
而Meco蜜谷果汁茶滿足了年輕人對水果+茶的偏好,讓年輕人獲得現調水果茶般的體驗。并通過差異化的定位,讓杯裝茶飲走上貨架,在傳統茶飲料的基礎上做出了健康化升級,又沒有把自己定位成高嶺之花,而是以更貼近消費者的定價和營銷,更多維度地觸達目標受眾。
這些舉措都讓Meco蜜谷果汁茶具備了傳統即飲茶飲料、現制茶飲缺乏的先天優勢,為茶飲料行業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03 內卷的食品飲料行業,誰能成為破局者?
伴隨著某個品類的發展,食品行業的同質化將成為常態。
原因在于:一方面,食品飲料行業推新速度越來越快,市場越來越飽和,很多品牌又不得不盲目地加速推新,形成的惡性循環讓品牌越來越“內卷”;另一方面,很多小規模企業只能選擇代工模式,且不重視在供應鏈端的深度投入,真正去把控產品研發。
然而,同質化的局看似正常,卻并非合理。
跟隨者在“領先半步”的情況下,短期來看能嘗到甜頭,但是長期來看,部分著眼于短期利益的跟隨者們會失去創新的動力。
此外,它加劇了企業間的競爭,面對有限的市場容量,用價格戰以獲取競爭優勢,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產品研發,最終形成“檸檬市場”,危害品類形象。
那么,在品類競爭進入紅海階段時,品牌要如何成為破局者?
1、抓住細分品類的大機遇
與“同質化”對應的詞,是“差異化”,而品類創新的本質,就是找到差異化的創新點。
然而,從0-1的突破是顛覆、是偉大,但是卻很難,對于大多數品牌而言,從1-N的微創新也意義非凡。
里斯曾在《品類的起源》中提到,唯有細分才能帶來創建品牌的機遇。而細分,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行的微創新。
比如AirPods當時面向市場時一度被唱衰,認為是一款雞肋產品,有人說它沒有有線耳機音質好,也有人說它并不是第一款無線藍牙耳機,比起包耳式耳機降噪效果差。但是最終有很多消費者評價認為,AirPods是蘋果最成功的產品之一。原因在于,它在保證音質過關的前提下,做出了更好的產品體驗。
2、離消費者更近一點
在《藍海戰略》有一個重要觀點是,打敗競爭者的唯一辦法,就是停止試圖擊敗競爭者的做法,而是在競爭中創造藍海。
“一切以用戶為中心,其他一切紛至沓來。”是谷歌公司名言。做好一個品牌,需要離競品遠一點,離消費者近一點。
但是,要想抓住消費者的本質需求卻并不簡單。
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了符合年輕人的喜好、為了滿足女性群體的需求......很多品牌的出發點看起來很“感人”,但常常會陷入一種認知誤區:競爭對手沒有推出過的產品,就會形成藍海市場。然而,盲目推新、脫離消費者本質需求的產品,反而讓品牌陷入“不創新等死,創新死得更快”的困局,往往結局都是淪為炮灰。
比如,我們都知道健康是大勢所趨,但是很多品牌容易混淆健康和功能的概念,在本該做得好吃、好喝的休閑食品中一股腦地加功效,連最基本的口味和口感都做不到,反而影響體驗。
理念流于表面,終究難以深入人心。
而Meco蜜谷不僅滿足了年輕人對品質的要求,還擅長跟年輕人玩在一起。
我們發現,Meco蜜谷在推出限定包裝和口味以及品牌的跨界營銷方面動作頻頻。比如與百草味聯名推出的酸辣鳳爪味、與青島啤酒聯名推出的啤酒風味Meco蜜谷怪怪茶系列,既滿足年輕人的好奇心,又自帶話題度,吸引年輕人自發分享。
圖片來源:Meco蜜谷果汁茶
今年3.8節,Meco果汁茶還推出了女神限定款桃花女兒紅、桃花狀元紅,在果汁茶中添加十年陳黃酒,實現了果酒茶三者的奇妙融合。
3、分清主次,說出差異點
很多品牌能研發出好的產品,但是抓不住宣傳點,難以傳遞給消費者品牌的核心差異點。
比如咖啡自帶提神的作用,那么咖啡因含量就不是咖啡品牌宣傳的主要差異點。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把飲料做得好喝是基礎,但很難作為核心差異點。因此,Meco蜜谷果汁茶先把“真材實料”的價值點說出來,抓住了消費者對于健康的要求。
04 結語
越來越小的信息差、越來越透明的供應鏈、越來越內卷的發展速度......同質化背后可能有很多理由。
但是隨著消費者每天接收紛至沓來的信息,審美疲勞也不斷累積,能引起消費者注意,甚至留在他們心中的品牌很少。
差異化雖難,但它的稀缺讓破局者更有價值。
本文談了很多同質化現象,而如何在紅海競爭中找到藍海,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將成為品牌打造競爭壁壘的關鍵。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