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輩的意義~復蘇父輩記憶中的農家地鍋雞味道

2021-04-12 15:37:25

來源:壹點網

我沒有朱自清的筆觸,卻有著《背影》同樣的父子深情。背影濃縮了最深沉的父愛,歷久而傳承。

------崔建友

當世界一步步地被吃貨定位,越來越多的餐飲店應運而生,各種亞文化影響下的創意菜不斷入侵,而最真實的本土菜,卻在這不斷發展的社會慢慢被OUT了,越來越多年輕的廚師,也慢慢淡忘了傳承的意義。中國的飲食服務業歷來發達,商業街上酒家飯店林立,小街小巷內有各種小吃攤。中國是講究飲食文化的國家,江南魚米之鄉,對飲食則更加講究。而中國的農家菜也有不少,只是傳承,我們還在努力中。

暮春三月,父親永遠的離開了我。一生樸實且善良,坎坷卻豁達,身不惜力,不輟勞作。雖目不識丁,卻希冀耕讀傳家;雖不善言語,卻是公認的德行。

記得那年上初三時,伴隨著下課的鈴聲,我魚躍般沖出了教室。在教室與寢室直行的小道上,我猛然發覺,一位花白頭發、佝僂著身子,推著自行車蹣跚前行且熟悉的身影,仿佛很笨拙的樣子。他一手推著車,另一只手拿了一袋什么東西。我快步跑過去,他趔趄了一下,竟然把車倒在了一邊,著急且很猥瑣,在慌張中蹲了下去。原來是他手里拿著的一包糖掛了一下,顆粒簌簌的滑落。他看到了我,苦澀且很難為情的樣子,我急忙用雙手接過來。他囁嚅著說:“親戚從外地帶回的一包糖,趕緊送過來。”我嗔怪他僅僅為了送一包糖,竟然跑十來里的路,他說到鄉里還辦了其他的事,順便捎來的。我不忍去觸碰他撒謊的眼神,只有默默的心潮涌動。已近中午,我讓他在學校吃飯,他說地里面有活,就三步并作兩步地扶起車子,擺擺手就離開了。我望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眼淚簌簌地流了下來……

兒子終于高考結束,他在第一時間眉飛色舞的講了寫的作文,用二至三個關鍵詞向國外朋友介紹心目中的中國,諸如長城、熊貓、一帶一路、美食、食品安全等,他選擇了其中之一帶一路、美食,介紹了包容開放的大國形象。他開篇寫道:“回望百年,方志敏譜寫《可愛的中國》。暮春三月,萬木并秀,可愛中國,厚德載物,蓬勃發展。一帶一路,讓世界融入中國;美食文化,讓中國品嘗世界。”

timg (4).jpg

也許是心靈感應吧!怎么是暮春三月,兒子說引用的《詩經》的句子,主要是想借此描繪中國的歷史文化底蘊,外國人非常渴望擁有的。暮春三月,是萬物發展最好的季節,猶如現在的中國,恰似風華正茂的青年。我應該感謝兒子,默默中有一種愿望的應合,我給他講了爺爺的情況,他頓時嗚咽了起來,我說這是爺爺不讓提前告訴的,他怕影響你,希望你考出好成績。

我猛然有了一絲感慨,頓覺父輩的意義,那是代代相傳磨不滅的精神,于是揮筆寫下了“耕讀傳家,厚德載物”八個字,請人制成了匾額。我和兒子一起,敬重地掛在老家父親原來住的屋子,懷念且踐行之。

這也許就是我的家訓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