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備:把美好都留在《星星與貓》的老巷

2021-03-31 16:40:59

來源:榕城網

合上《星星與貓》最后一頁的時候,我腦子里出現的是《老友記》最后一幕,大家圍在家具已經搬空,只看得見紫色墻紙monica家中,這個即將搬離的地方,這大概是我第一次,對影視作品中的別離感到那么惋惜,雖然重看第一季第一集,故事仿佛可以輕松歡樂得像剛剛開始一樣,但一個故事或者說一段時間,一旦有了結尾,回憶起來總會帶有一些傷感。

雖然在書的折頁上,《星星與貓》的簡介是70、80、90年代的愛情,但我覺得不盡然,比起小備上一本《總有一個故事,會讓你想起一個人》通篇圍繞愛情,暌違4年的《星星與貓》在我讀來,描述更多的是愛情中的生活,瑣碎日常,一片葉、一碗面、一團雪、一顆星。這些細碎的故事都發生在容巷,承載了一代代人,一段段歲月,一個個故事的容巷,故事和人鉤嵌串連得像一條珍珠項鏈。

小備的文字讀起來總是那么漫不經心,像“小二”(書中的貓)一樣,不是特意跳到你眼前,找存在感,故意說給你聽,卻忍不住被她所吸引。那種文字與畫面交織的感覺,就好像走在大街上,卻意外窺見一個路人的世界,被帶入以這個NPC為主角的故事里。人生海海,哪里有那么多轟轟烈烈的故事和血氣方剛的主人公,在看似佝僂、沉默的老牛、姜爺爺身上,卻也能在某一個街角的拐點,在稀松的平常中,感受到他們洶涌的情感和沉默的堅守。

我實在是,很喜歡老的事物,老巷子、老街、老房子,容巷的描繪讓我想起幼年時,爺爺奶奶第一個家的弄堂,那真是幼年到,我懷疑對于這條弄堂的記憶純粹是我從大人口中只言片語得到信息后天加工杜撰而成,只知道巷子鄰居大哥哥很喜歡我,總抱著我,但與他的交集卻也僅到于此,然后爺爺奶奶也搬到了他們的第二個家,城邊上的小區,因為小區再往南,就是荒廢的田野了,這荒廢的田野和未建成的馬路,承載了我們童年所有的戲耍和歡愉,以至于我覺得安安、阿良和在天讓人好生熟悉。

大概我們對人的念念不忘,有時候并不是因為那個人本身,而是感懷逝去的時光。人總是能被記得的,即便阿良已經離開,但一張相片一件衣服,也能讓安安感受到曾經的溫度,但時光逝去了,就不復存在了,一如容巷的拆遷,在天的不辭而別,所以當在天再次出現以后,安安的執念就顯得沒那么重,人們總是對眼前的東西沒那么有緊迫感,而在失去后,才會努力尋找曾經的證據和歲月的痕跡。

一群人的故事總是很常見,看多了《老友記》《請回答1988》《光陰的故事》,被影像的故事影響太多以后,再讀一讀《星星與貓》這樣如冬夜里松軟白雪一樣輕柔的文字,對于相聚和別離的記憶立刻就深深地映射到自己的腦海中,文字給予的想象總是最飄渺而又最浪漫的。就好像野草寫給姜爺爺的詩,像姜爺爺登給野草的尋人啟事,簡單、鏗鏘、堅定、有力,跨越山海,消弭時空,雋永深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