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5 21:15:22
來源:百度百家號
日前,某位微博大V測評團隊通過發布預告消息表示,經過他們檢測,初步分析Go!九種肉全貓糧有兩項數據異常,而這兩項可導致的病理現象是和網友反饋的病例幾乎一致的,此言一出,再次引發了養寵人對Go!九種肉全貓糧的討論。隨后,該大V在 最新的推文中指出檢測出的兩種“異常”物質為α-茄堿和α-卡茄堿,可能意識到自己這樣的說法不夠嚴謹,該大V又補充表示“go測出的龍葵堿,到底會不會引起貓中毒?會引起是輕度中度中毒還是致死?沒找到相關研究。”
然而,即便結論未定,一時間“含土豆貓糧”、“茄科蔬菜”甚至“土豆過剩”還是成為了養寵人關注的熱詞。那現在國內、國際對α-茄堿和α-卡茄堿的研究是怎樣的呢?
什么是α-茄堿和α-卡茄堿?
據了解,α-茄堿和α-卡茄堿都屬于糖苷生物堿,是植物天然防御系統的一部分,存在于所有茄科蔬菜中,包括番茄、白馬鈴薯和辣椒等。
由于這兩種生物堿在攝入后吸收到血液中的比例很低,并被分解成一種不易吸收的產物,很容易被身體排泄。因此,食用正常的馬鈴薯,其天然存在的糖苷生物堿含量,是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的。但過度攝入確實會造成中毒,其癥狀與腸胃炎很像,比如嘔吐、腹瀉。
因為α-茄堿和α-卡茄堿是天然存在于馬鈴薯中的,這也說明在任何含有這兩種成分的食物中(無論是人類還是寵物食用),都能發現它們的存在。根據AAFCO(美國飼料監管員協會)和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相關研究,國際上已承認馬鈴薯是一種可用于寵物食品的安全原料。
為何此前檢測中一直未測出?
為何此前百加世依據國標和農業農村部20號公告所做的檢測中未檢出α-茄堿、α-卡茄堿這兩項?原因很簡單,目前國內貓糧檢測標準中并不含有這兩項檢測,且目前關于這兩項物質也沒有直接針對貓狗的毒性劑量研究。
此外,該微博大V檢測報告中,也顯示其對于α-茄堿及α-卡茄堿所使用的檢測方法為“農業農村部公告第323號-28-2020”,該檢測方法適用范圍是“馬鈴薯及其制品”,并不適用于貓糧,因此這個檢測結果連博主本身也是承認其不準確的。博主推文中稱“檢測機構表示目前對這兩項的檢測,只能定義檢測樣品是否含有α-茄堿、α-卡茄堿,具體檢測的數值只能作為參考,所以用這個數據去判斷go的實際含量不一定準確。”
茄堿和卡茄堿含量是否會對貓產生毒性?
根據FDA和加拿大衛生部的相關文獻顯示,馬鈴薯中的總糖苷生物堿含量的安全限值為20mg/100g(即200mg/kg)。同時,FDA收錄的相關文獻顯示,在動物身上產生病理作用所需的糖苷生物堿口服劑量為225至1000 mg/kg(kg以實驗動物的體重計)。
該大V博主的檢測數據顯示,Go!九種肉全貓糧每千克食物中總糖苷生物堿含量為88mg。那么我們以一只體重為4.5kg的貓來計算,該體重大小的貓平均每天消耗貓糧100g,它的總糖苷生物堿攝入量總計為8.8克,即約為2mg/kg(kg以貓的體重計)。
如果α-茄堿、α-卡茄堿會對貓產生毒性,貓需要攝入超過其正常食用糧的100倍食物,才能達到FDA文獻中潛在不良反應攝入量參考值的最低標準。
事實上,該大V博主能夠主動檢測并提出α-茄堿和α-卡茄堿這兩項物質的檢測,對于貓糧行業來說,也是一件能起到警醒作用的好事,同樣也能讓行業看到此前未曾注意過的問題。
圖片來源:斜對面的老陽 微信公眾號
正如該大V博主發文中所說的那樣,目前寵物食品也沒有相關標準,也沒有針對貓中毒計量的實驗,參考其他物種的量來推論也不合理,所以很難說檢測出Go!含有的α-茄堿、α-卡茄堿量就是安全的,或說這個量就是不安全的。
該問題在于:其一,只談毒素,淡化劑量因素是不可取的;其二,其他貓糧中又是否含有α-茄堿和α-卡茄堿?劑量如何?又是否發生過致病現象,現在單一而論,并不成對比。
據了解,魚腥草、蕨菜等食物中均含有少量的毒素,但只要不多吃就沒有問題,相反,這些食物的營養豐富,對機體也有益。砒霜學名砷,大劑量服用是毒藥,合理劑量的話,與其他藥物搭配,則可以成為治病的良藥。同樣的道理,α-茄堿和α-卡茄堿對貓究竟能產生怎樣的影響還應該憑劑量而論,在沒有充足證據證明貓糧中檢測出的這兩種物質會導致貓生病的情況下,就妄下結論,只會讓寵物的真實患病原因更難被發現。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