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 16:40:19
來源:財訊界
今年,受疫情影響,A股市場風格切換迅速,各大行業板塊波動加劇。受此影響,部分主動型產品的收益變化如“過山車”。在此情況下,投資者們關心如何挑選收益相對穩健的產品。
搜狐財經《基金佳問》欄目,對話各行業具有影響力的基金經理,結合目前經濟形式,解讀不同行業細分領域的投資策略,展望各行業板塊中長期的投資機遇,為投資者講解如何“避雷”挑選有潛力的基金產品。
做客本期《基金佳問》的基金經理,是來自民生加銀基金的量化投資部總監何江。本期分享主題是分享指數型基金的投資價值以及量化產品的投資邏輯。
何江,清華大學流體力學碩士,具有15年證券從業經歷,曾擔任上海海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任投資總監、副總經理;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指數投資部任基金經理、副總監等職務。
何江自2019年4月加入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量化投資部總監、大類資產配置條線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基金經理。
除主動型產品外,指數型基金在對標的指數有效跟蹤的基礎上,實現超越目標指數的投資收益,相應的凸顯了穩定性,同樣吸引了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
那么,不同市場指數成分股的權重是如何分配的?隨著今年注冊制改革,指數編制改格后,新股上市公司納入指數的時間相對滯后,也引起了關注指數產品的投資者的關注。
民生加銀基金何江表示,對于A股市場而言,投資新手選擇滬深300指數基金進行長期投資,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此外,何江稱,中證200指數中,配置前兩名的行業是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隨著中國科技紅利的不斷釋放,核心指數的行業配置比例大概率也會經歷美國那樣的變遷,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等行業也會成長為最大的行業,這正是當下中證200的投資機會。
針對不同指數型產品適配什么類型的風險偏好投資者,何江表示,大盤藍籌股的波動要比中小盤股小。所以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大盤藍籌股的相關指數產品;而對于風險偏好高的投資者可以考慮中小盤、偏成長的一些指數。
基金佳問:在面對今年疫情突發,A股變動明顯的大環境下,指數型基金表現出了相對穩定收益的特點,您認為,主動型產品和指數型產品二者在投資方式等方面有哪些區別?
何江:主動型產品的投資目標是獲取相對于基準的超額收益或者獲取絕對收益,而指數型產品的目標是為了緊密跟蹤標的指數,所以指數型產品的投資工作是一種精細化管理。
另外有一類產品叫做指數增強基金,這類產品是在力求對標的指數有效跟蹤的基礎上,力爭實現超越目標指數的投資收益。可以認為指數增強基金是介于一般的主動型產品和指數型產品之間的一種產品類型。
基金佳問:注冊制改革后,新股上市公司納入指數的時間相對滯后,請問這會對想進行指數投資的人帶來怎樣的影響?
何江:不同指數的新股納入規則是不太一樣的,但總體來說新股上市納入指數都有一些時間要求,這有它的合理性。
剛上市的新股需要市場有一個合理定價的過程,另外如果新股還在板上,也缺乏可投資性,所以通常不會立即納入到指數中。但對于指數基金來說,如果沒有特別的合同約束,通常是可以參與打新的。
基金佳問:從指數投資角度來看,滬深300指數通常代表大盤股、中證500指數代表中小盤股、上證50代表白馬股,請問不同指數適合那些風險偏好的投資者?
何江:通常來說,大盤藍籌股的波動要比中小盤股小,所以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大盤藍籌股的相關指數產品,當然其實也可以采用降低配置倉位的方法來投資中小盤相關的指數。而對于風險偏好高的投資者可以考慮中小盤、偏成長的一些指數。
基金佳問:請問,您在管理滬深300指數基金產品時,成分股的權重是如何分配的?
何江:我們在管理滬深300指數基金時,成份股的權重基本是按照標的指數權重進行配置的。目前滬深300指數排名前五的申萬一級行業是非銀金融、食品飲料、銀行、醫藥生物和電子。
基金佳問:中證200指數是由滬深300成分股剔除中證100后的200只股票組成的。請問與滬深300指數相比,中證200指數具有怎樣的投資價值?
何江:中證200指數是一個大家不那么熟悉的指數,如果我們深入研究一下會發現,這真的是一個寶藏指數。
如果我們對比一下中美兩國最具代表性的指數——滬深300和標普500,我們會發現這兩個指數的行業配置上有較大差異,滬深300最大配置的GICS一級行業是金融,而標普500最大配置的GICS一級行業是信息技術。
滬深300中醫療保健的配置比例排名比較靠后,而標普500中的醫療保健排在第三位。這實際上是反映了兩國的科技發展階段的不同。
美國過去也是金融、能源等傳統行業排在最前面,但隨著美國的科技進步,信息技術、醫療保健等行業快速成長才躋身前列。對比一下,我們會發現,中證200指數的行業配置結構倒是跟標普500更為接近,在中證200指數中,配置前兩名的行業是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
隨著中國科技紅利的不斷釋放,核心指數的行業配置比例大概率也會經歷美國那樣的變遷,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等行業也會成長為最大的行業,這正是當下中證200的投資機會。中證200中的這些新興行業的股票已經有比較大的體量,我們可以說這是些“小巨人”股票,他們是很有潛質成長為“巨頭”。
投資中證200就是要分享“小巨人”成長為“巨頭”的投資機會。中證200的成份股可以說是價值藍籌股中很具成長性的股票。事實上,我們根據Wind的分析師一致預期數據統計,中證200成份股未來三年的營收復合增長率是10.6%,而中證100、中證500和中證1000的該指標都在8%以下。
基金佳問:對于投資新手來說,應如何選擇投資指數?與主動型產品相比,指數型基金是否更適合投資者定投?
何江:巴菲特說過:“在我看來,對大多數人來說,最好的辦法是投資標普500指數基金”。這位智者其實告訴我們,對于一般的投資者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投資于所在市場最具代表性的指數基金。對于A股市場而言,投資新手選擇滬深300指數基金進行長期投資,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對于有穩定現金流收入的投資者,定投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投資模式,也是一種良好的理財習慣。主動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都適合進行定投。
基金佳問: 除了主動型基金外,目前市場上還有量化基金產品,這類品適合哪一類的投資者?請問,量化投資如何在A股市場上獲得超額收益?
何江:主動量化基金其實是主動型基金的一種,而且在我們的理念下,量化投資和主動投資其實是一體的。而量化基金也是有不同的類型,產品線上能夠設計不同風險收益特征的產品,能夠為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服務。
A股市場整體來說有比較好的獲取超額收益的機會,這主要跟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以及市場的成熟度有關。量化投資更多地是結合數量統計的方法,在概率的層面上去獲得超額收益。
基金佳問:您在管理量化基金時,對量化投資有怎樣的理解?
何江:在很多人的眼里,量化投資和傳統主動投資是相互割裂的,認為這二者是投資這棵大樹的兩個分枝。而在我們看來,二者應當是融合的,投資這棵大樹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它本身就是量化投資。
主動投資和量化投資的關系就像是托尼.斯塔克和鋼鐵俠的關系。投資哲學、投資理念、投資方法都是傳承發展的,而量化投資是將一些先進的技術運用到投資實踐中,從而強化原來的投資體系。很多人覺得量化投資好像就是一些模型、一些程序來幫助投資。
而我們認為一個優秀的量化投資框架應當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應當具備事實的準確性、邏輯的嚴謹性、信息的全面性、體系的完備性和技術的包容性這五大特征。事實的準確性指的是我們所用到的信息數據一定是可靠的、經過檢驗的。
邏輯的嚴謹性是指我們的投資策略一定是要符合邏輯的,而不是建立在簡單的數據挖掘的空中樓閣之上。
信息的全面性是指通過技術手段能夠更廣泛的覆蓋,比如對于股票研究而言,可以將原來的基本面研究優勢擴展到全市場的股票。
體系的完備性是指的量化投資通常要覆蓋策略研究、策略構建、組合優化、交易執行和風險評估等各個環節。
技術的包容性是指它能夠把不同的投資方法融入到同一個體系里,采取模塊化的方法進行組織管理。無論是偏價值的還是偏成長的,偏基本面的還是偏技術面的,重行業輪動的還是重個股選擇的,自上而下的還是自下而上的,都可以整合在投資框架的策略庫中,以服務不同的投資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