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芪源藥業:讓中醫藥結合美業煥發現代生機

2021-01-25 13:58:30

來源:晶報網

走進芪源藥業:讓中醫藥結合美業煥發現代生機

——堅守與創新為傳統中醫藥賦能

編者按:

當傳統中醫藥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之時,王介瑛那“讓一億中國人每天清晨喝上一杯中藥茶飲”的夢想漸漸有了些光影。為了能讓夢想照進現實,他再次下定決心,完成一次歷史性、顛覆性的創新。

歷時八年,規模從500畝發展到7萬多畝,產品從一味黃芪到一整套中藥材種植產業鏈,從2012年開始,擔任內蒙古蒙中藥材協會會長一職到義務為行業培養了1300名中醫藥技術人才,王介瑛的事業邊界一直在擴展。行在路上,王介瑛又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展開了更多的人生思考。

近幾年,國家對傳統中醫藥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以全面重點推動中醫發展,把這一議題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2020年,全球遭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彰顯了中醫的價值,效果好、后遺癥少,同時也得到世界的認可與肯定。

在2016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中國尚有70%的人群還沒有達到國際健康標準,也就是將近10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相當于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人對養生的重視與日俱增,養生消費也變得更加常態化。對于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們來說,養生是他們回歸健康的最好選擇。所以,健康養生行業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未來十年,將是我國中醫發展的黃金期。思想家、哲學家馬克思說過,人類對美的追求,是社會進步的象征。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美的追求和認知也有了新的意識形態,美得自然,美得健康成為了全新的研究課題。

如果說“北藥南銷”是王介瑛帶領團隊一直“勇闖天涯”的常規打法,那么把中藥材和美業結合的想法就是王介瑛待辦事項當中的獨創思考了。他想把“中醫農業”的思維應用到美業當中,真正實現中藥材從源頭到餐桌、到茶杯、到百姓手中的一步式跨越,“中醫美業”成為了他下一個追求的目標。

由于中醫美容在保健美容和治療損容性皮膚病方面獨具特色,所以中醫館越來越顯示出良好的市場生命力。從2014年開始,他將中醫藥事業的重心開始轉向祖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中國廣州。到2020年疫情過后,他又率先將中醫藥發展的重心轉移到全國美業的升級轉型大潮當中。

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幫助一萬家美容院升級中醫館,打造區域性名醫名店專家型品牌”成為了王介瑛這個宏偉目標最終的注腳——廣州市芪源藥業有限公司旗下“芪黃天下”系列中醫館,應時而生。

廣州芪源的注冊資金達到了1000萬元人民幣,比十三年前創業之初翻了十倍,擁有著“芪黃天下”品牌。談及創辦的初衷,王介瑛的想法是,為有需要的企業提供美業升級轉型中醫館的一站式解決服務方案及中醫館深度咨詢服務。

而此時,一張“三進工程”的戰略清單,在王介瑛的事業薄上越發清晰。

一是進美容院“開創美業中醫館”。

也正是在南方考察多次后,王介瑛發現,美容養生行業能接觸到大量的有健康意識的顧客群體,只是由于美容行業對中醫藥方面的專業技術不成熟,缺少規范,再加上并非醫學專業出身而導致顧客健康調理效果不佳。近年來更是由于營銷過度,夸大宣傳等原因使得很多顧客不信任店家,顧客不到店,到店不消費,消費不出大單,導致了很多美容院遭遇經營困局。

而手里有上好的中藥原材料,曾服務于多家中醫門診、醫院、中藥材種植加工企業等醫藥機構,加上王介瑛原本就是一名醫生,有過硬的專家資源。憑借“物源加人源”,讓他在這個領域率先打出了兩張“金字招牌”。2020年疫情過后,王介瑛整合優勢資源,在國內率先提出美容院升級轉型中醫館的新戰略、新模式。

王介瑛提出要有針對性地對美容院進行升級,形成“芪黃藥材、芪黃藥柜、中醫門診、中醫綜合門診、社區中醫院”幾類體量不同、特色不同的差異化經營實體,進而完成建館升級矩陣。

二是進社區圈“把握家庭健康”。

中醫進社區,把握未來社區家庭健康管理,使得美容院升級中醫館的前景愈發被社會所看好。王介瑛認為,這一商業樣態也迎合了當下的發展趨勢。

美容院大多屬于社區門店,其服務半徑基本與社區居民的生活半徑重合。升級到中醫館后,能更專業的在中醫調理和診療版塊上,為社區居民提供專業的服務。

實際上,除了中老年人對于傳統中醫的一貫信任之外,王介瑛在實踐中還發現,在中醫館開方抓藥,調理身體,或是療以針灸、推拿、拔罐、刮痧,正成為越來越多年輕白領所接受的生活時尚,復歸古老文化的養生方式,尋求和自然的溝通,其實是中醫更時尚和實用的內涵,追求“天、地、人”三者合一成為了新的時尚,這使得“中醫美業”的理念快速地深入到美業中醫館消費的年輕群體中。

三是進體系營造“現代中醫館”。

為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到中醫館里道地藥材帶來的健康美容效果,享受到親民的服務與健康成果,根據中醫館的不同需求、企業管理者的發展規劃,王介瑛提出“中醫美業”模式下的“現代中醫館”概念。傳統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久遠年代早已過去,當下大多數中醫館的困局在于無法深入現代營銷思維。

結合多年實戰經驗及專業團隊,王介瑛提出五大學科打造營銷矩陣,建立現代中醫館盈利模型。

在實體運營過程中,為了實現一站式幫扶,王介瑛將現有資源進行了深度整合,實行整店輸出模式,從投資規劃、選址(針對新開醫館)裝修、人員培訓,以及醫館運營等環節,細致到如定位營銷模型及盈利模式設計、活動營銷落地執行、醫患溝通模型、中醫館網絡營銷指導及中醫館中醫師IP打造、中醫美業館經營管理等等,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與運營支撐。

在王介瑛看來,待升級的美容院所需要做的僅是選擇和配合,這樣無論這家美容院的負責人有沒有創業經驗,有沒有中醫行業的專業經驗,對他來說操作的難度系數都不會太高。傳統中醫館和門診使用現代營銷戰略和管理模型,搭接互聯網思維和現代技術工具,讓中醫館煥發新的活力。

對于中醫館的患者來說,王介瑛堅持“一人一案”,精準匹配顧客的個體差異,形成定制化的“調理方案”,提供點對點的咨詢和問診服務,對患者而言能起到良好的預防、養護、治療作用,也讓更多的中國人對于生命健康有了“防患于未然”的預防型理念,形成了從心理美容到外在美麗的、由內而外的、身心合一的、健康充盈的中醫養生觀念。

回首創業之初的艱辛,王介瑛常常說,生活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生活。當人生遇到坎坷,歷經磨難時,我們應該不斷給自己鼓勁、鼓勵,不為困苦所屈服,不為艱險而低頭,不為磨難所嚇倒,更不能被路上的絆腳石羈絆住,利他的起心動念才會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寬廣,越走越坦蕩。

于是,帶著自己悉心經營的中醫藥實體企業,攜手這些年來不斷幫扶、加入的同道實體,王介瑛和他的伙伴們正積極融入城市建設現代化都市健康理念圈、為建設高質量中醫藥發展戰略而布局。

就在這個嚴寒的冬季里,內蒙古在生命健康產業又落下了重要一枚棋子。這一布局碰到“善于求變”的王介瑛,又將產生怎樣的“化學”變化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