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教育行業 打造硬實力是核心

2021-01-21 13:21:31

來源:新財網

剛剛過去的2020年,“疫情”成為各行業盤點里必須提到的關鍵詞,如火如荼的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尤其對校外教培機構、幼兒園和出國留學培訓機構,造成的沖擊尤其明顯。甚至有業內人士稱2020年是“關張年”,大到獨角獸級別的“學霸君”都因為經營困難宣布停擺。

但教育行業仍然是“風口”,本身具備全民“剛需”及資本寵兒的雙重身份,困難面前,教育機構各顯神通,在疫情帶來的行業變局當中渴望謀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更高的行業地位。

融資——頭部加速跑馬圈地,虧損換規模

根據虎博搜索全年數據,猿輔導在2020年共計完成四輪融資,高達245億元人民幣,位居第二的為作業幫,全年完成兩輪融資,共計164.5億元人民幣。僅此兩家,便以總額409.5億元瓜分走教育行業63%的融資總額。而其余同樣位列Top10融資金額名單內的企業,雖然年內融資額均超10億元,但對比猿輔導和作業幫來說,幾乎是微乎其微。

顯然,在線教育已進入“紅海”態勢,也導致各家企業紛紛提高營銷費用,用以擴大市場份額。虎博搜索中查詢在線教育營銷費,來自平安證券的研報顯示,僅是暑期之際,2020年行業整體對外營銷推廣費用預計超過60億元,而2019年合計僅為40億左右。

巨額融資的背后,在線教育行業頭部玩家進一步加大投放力度跑馬圈地,以虧損換增長,資本源源不斷輸血支持。但火熱的在線教育賽道的背后,一半是高增長高融資額的火熱景象,一半是獲客成本不斷提高、行業普遍虧損、距離規模化盈利尚有較長距離、中小玩家生存更加困難的殘酷現實。

在2020亞布力論壇上,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直言:“到現在為止,我還不認為在線教育是一個可以跑通的商業模式。”俞敏洪認為,現在在線教育之所以興旺,是靠資本輸血。2020年,資本向教育領域輸入了近150億美元,而整個在線教育的收入,大概也就幾百億人民幣。而在線教育現在的特點是:每收入一塊錢,要花掉兩塊錢。

上市——教育機構尋求“上岸”

2019年共有13家典型教育公司獨立IPO上市,其中港股10家、美股3家。到了2020年,則有10家上市。其中華夏視聽教育、大山教育、立德教育、東軟教育、建橋教育這5家赴港上市;華夏博雅、麗翔教育、洪恩教育、一起教育、王道科技這5家赴美上市。

2020年,選擇美股與港股上市的公司數量持平。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這一批教育上市公司的市值狀況明顯不如2019年。由此揣測,未來3-5年的教育資產證券化是否會每況愈下,真正的“好公司”是否會越來越少?

但不論如何,畢竟還有猿輔導、作業幫和掌門還扛得起IPO這桿大旗。

反觀A股,不僅教育資產證券化渠道尚未暢通,2020年只有華圖教育的借殼上市出現進展。而且跨界教育的A股上市公司,其業績大多黯淡無光。全通教育、威創股份、和晶科技、百洋股份等一眾公司,均嘗到了并購教育標的的苦果。

幸而,2021年1月初,即有首家獨立IPO的教育企業傳智播客成功上市。A股教育資產證券化終于開閘,形式正在變好——畢竟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么?

打造硬實力才是王道

美股上市公司精銳教育(ONE.US)發布截至2020年8月31日止年報。財報顯示,公司2020財凈營收為人民幣34.4億元,同比減少13.9%;毛利為12.7億元,同比減少34%;凈虧損7.7億元,去年同期為凈利潤1.7億元;基本和攤薄每股虧損為0.1131元,去年同期為利潤0.038元。

據傳習邦(微信ID:chuanxibang)了解,精銳教育去年全年的財務數據轉盈為虧,除了疫情沖擊的影響以外,可以從深層次看出作為一家線下為主的教育機構,面對市場變局的主動布局意識和成效。

運營數據方面,截至2020年8月31日,公司在中國40個城市運營480個學習中心。截至8月31日的2018財年、2019財年和2020財年,公司的平均每月入學人數分別為112,145、158,346和170,995。

校區在大幅增加,入學人數在快速提升,精銳教育的2020年,決不能只是用疫情沖擊帶來虧損來總結。

縱觀互聯網發展史,能獨占鰲頭的企業從來不是依靠“重復造輪子”。高瓴資本張磊在《價值》中的描述,只有持續不斷瘋狂創造價值的企業家精神,才是永遠不會消失的護城河。精銳教育2020Q4財季財報的發布,這家專注于高端K12輔導的教育機構正在向外展現出這種特質。

最新財報中,精銳實現了10.5億元的現金銷售額,環比增長高達45.3%;凈收入10.1億元,環比增長35.7%。雙雙實現高速增長。精銳高端個性化1對1教育表現出可觀的“單兵作戰”能力,該財季新簽約學生數環比上升79%,現金銷售增長52.6%,凈收上漲44.75%。這些亮眼數據所對應的,是市場和學員投來的“贊成票”。而精銳教育深耕高端化、差異化市場產生的喜人變化也證明,作用于K12賽道的創新遠未到盡頭。

對于在線教育,精銳也在默默的發力,近三年投入不斷加大,對于線上和線下的關系,精銳教育創始人、CEO張熙做過如下闡釋:

線上教育這個市場存在,但是線上教育要取代線下教育不可能。線下教育提供了溫度。我們做的是基礎教育和培訓,對于中小學生,對于未成年的小孩來講,為什么會碰到學習上有困難?除了課程學習本身,還有很多的情感因素。對于未成年人來講,什么對他們更重要?陪伴。父母親都有錢或者學歷高,并不代表他們一定能把孩子教育好。很多時候,他們沒時間陪伴孩子,往往造成孩子學習的困難。在線帶來的陪伴遠遠不如線下。

但并不代表“在線”這個不存在。有一部分客群為了便利,或者附近沒有更好的師資,他愿意選擇在線。但是,在線是永遠無法取代線下的。對線下機構來講,在線教育今天來看有什么技術壁壘嗎?技術壁壘不高。所有的線下機構都會推出在線的產品和課程滿足消費需求的一部分。線下,線上,不是說技術上面有多大的差異。而是本質上對于未成年人來講,甚至對于人類來講,情感的教育,情感的呼喚,很重要。這不是電腦屏幕能實現的。

也許,教育行業血拼后的未來,是線上線下結合和伴生的新未來。(本文來自新財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