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5 13:09:09
來源:財訊界
得了糖尿病,“吃什么”和“如何吃”都成了大難題,米飯不能吃飽,水果不能吃多,甜品基本不碰。那么對于患者來說,一日三餐該怎么吃才合理呢?
深圳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與維士數字飲食做了探索,維士有專業營養檢測實驗室和線上AI配餐技術,醫生把糖友的飲食的處方給到維士,維士將精準飲食處方落地,營養元素看得見摸得著。
如果在普通的食堂里面去打一份飯,你也不知道這個里面具體含多少營養元素;而維士數字飲食的每一份小飯盒,能量是多少、蛋白質多少都標得清清楚楚。
深圳市人民醫院的線上線下的一體化的管理,深入到患者生活當中的管理模式的推廣,目前在小規模管理患者近有2000人,現在有80%的患者通過飲食已經達到了血糖達標,這個比例遠遠超出了全國達標率不到1/3的平均比例。
最重要的是,這些患者并不是藥物在疊加,而是用藥是在減少,醫生把精準飲食運動這個環節加入到整個治療當中,綜合起到的作用。
膳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是其自然病程中任何階段防控必不可少的措施。糖尿病飲食控制強調配膳合理,不僅要促進血糖在空腹時下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促使尿糖消失,糾正代謝紊亂,防止并發癥,同時還要保證供給患者足夠的營養物質,以維持機體生理功能、提高體力和延長壽命。飲食營養治療可以給糖友提供符合生理需要的營養,改善健康狀況,糾正代謝紊亂,使血糖、血脂盡可能接近正常生理水平。同時能預防和治療低血糖、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癥,還可以防止和延緩心腦血管、腎臟、視網膜、神經系統等慢性并發癥。
對于糖尿病友而言,規律進食與否對于血糖控制更是有著直接的影響。對于單純飲食治療的糖友來說,為了減輕進餐以胰腺的負擔,應將全日糖類(主食)均勻分開攝入,一日供給三餐或多餐,定時定量。這樣既可避免過多食物增加胰腺的負擔而出現血糖過高的現象,同時又可避免因進食間隔過長而出現低血糖。
維士數字飲食針對糖尿病友“60/25/15”法則進行,即攝入的能量中,應提供每日總能量的 60 %,脂肪占總能量的25%,蛋白質提供總能量的15%。
糖尿病友每天碳水化合物總量及其分配應盡可能保持衡定;脂肪的攝入,其中飽和脂肪酸應低于10%,膽固醇需限制在每天300/ mg 以下,限用反式脂肪酸、起酥油等,可以改變烹調方法,多采用煮、蒸、拌、燉等方式;每日蛋白質應攝入的量大約為1.0 g / kg 體重,其中動物蛋白質應占1/3左右,要充分利用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不同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GI)不同,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多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GI>70為高GI食物,55~70為中GI食物,Gl<55為低GI食物)。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要求,食物應多樣化,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常吃奶類、豆類及其制品;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同時,糖尿病友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
糖尿病友怎樣掌握食品的數量與簡易換算?糖尿病患者對自己每天應攝入的食物種類與數量按醫生、營養師所規定的范圍要做到心中有數。最好自備一套專用的碗碟、勺,剛開始可以用秤將主食副食稱
量一下、做熟后盛在餐具里看看有多大容積,以后即可按此份量加以估計。比如50克大米= 130克米飯;50克面粉=75克饅頭(市售饅頭100克是指面粉100克);50克瘦肉=60克帶殼雞蛋一個=50克豆腐干=100克北豆腐=150克南豆腐。
糖尿病友要注意合理安排餐次,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要漏餐,必要時加餐,與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配合起來。
以下是部分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表,供糖友參考。
糖尿病人一日三餐進餐時間怎么安排好?
糖尿病人一日三餐進餐早餐時間:
早7:00~8:00。
糖尿病人一日三餐進餐早點加餐:
上午11:00。這個時間需要補充一些低脂肪的碳水化合物,比如香蕉或蘋果等,以補充大腦工作消耗了的能量。
糖尿病人一日三餐進餐午餐時間:
不超過13:00。這個時間是*所剩能量的最低點,所以要及時進食高能量、高營養食物。
糖尿病人一日三餐進餐午點加餐:
15:00~16:00。*中葡萄糖的量降低到午餐后的最低點。參考隨機血糖水平可以吃些堅果或干鮮水果等。
糖尿病人一日三餐進餐晚餐時間:
17:00~19:00。一般這是正式的晚餐,讓身體在接下來數小時的睡眠時間里獲得充分的能量,另外這個時間段吃飯也可讓食物在睡前充分消化。
糖尿病人一日三餐進餐晚點加餐:
21:00。注射短效胰島素者當血糖低于6.0mmol/L需要加餐。根據每天總能量內飲食方案,選擇能夠幫助提高睡眠質量的一袋牛奶或香蕉等。
降糖藥物的作用效果與進餐時間及進食量有著密切的正相關關系。要控制好血糖,除按上述時間安排飲食外,必須遵循生活規律按時用藥。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