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危為機 引企入村 湘鄉市潭市鎮以高質量發展落實鄉村振興

2021-01-07 13:51:05

來源:財訊界

隨著脫貧攻堅取得勝利,我國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一次歷史性轉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湖南省湘鄉市潭市鎮黨委政府全員上陣,在疫情來襲時嚴陣以待,嚴防嚴控團結作戰,同時推動企業穩步復工復產,抓住機會引進企業入村振興鄉村,帶領村民走上小康路。

政府當“保姆”落實鄉村振興

2020年,潭市鎮認真貫徹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頂住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把招商引資和鄉村振興兩個方面的工作擺在極為重要的位置,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為12.6億元,較上年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均增長6%,完成稅收212萬元。

潭市鎮認真抓好新引進項目建設,2020年,廣東溫氏集團已進入土地平整階段;萬美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了主體建設;廣東惠州思誠機械有限公司已辦好證照,完成了土地平整,正在建設之中;湖南省湘滬農牧開發有限公司、天易農牧有限公司、湖南為奇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已進行土地流轉、立項、開工建設并投入養殖;湘潭湘左記食品有限公司已完成了二期項目的主體建設。

同時,潭市鎮通過狠抓作風建設和脫貧質量“回頭看”,完成了問題整改;通過嚴格落實“四個不摘”政策、產業扶貧政策、各項幫扶政策,鞏固了脫貧成果。

2020年,潭市鎮治理拋荒田1200多畝,糧食播種總面積達50176畝,其中早稻10457畝,一季稻24453畝,晚稻10457畝,玉米等旱糧4762畝;優質稻種植面積39200畝,小車、大坪、潭臺、安全等村發展高檔優質稻(泰優390、桃優香占)20000畝。完成林地新造300多畝,完成油茶林新造200多畝,完成封山育林300多畝,完成油茶低改5000余畝,培育種苗40多萬株。

為了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潭市鎮矢志不渝推進“文化名鎮”發展戰略,繼續利用和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依托潭市鎮秀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便利的交通區位優勢,推進鎮容村貌整治、市場整頓等工作,開展好征文、征詩、征聯活動,抓好詩詞、楹聯進校園活動,渲染歷史文化氛圍,優化文化旅游業發展環境,力求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潭市鎮推進碧水保衛戰,落實“河長制”工作,抓好日常巡河,常態化抓好河道保潔工作。全年農村勞動力新增轉移人數211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0%。城鎮勞動力新增轉移人數105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5%。新增創業主體31戶,完成目標任務的170%。通過創業帶動就業109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90%。組織技能培訓65人,完成目標任務的200%。完成兩后生培訓17人,64名未就業大學生就業實現動態清零,全年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15000人。發放移民后扶直補資金52.63萬元、扶助金1.44萬元。完成了危房改造23戶,使“四類”人員住有所居。完成農村公路硬化28.5公里。

潭市鎮黨委書記鄧世友說:“一年來,我鎮以推進脫貧攻堅,奠定振興基礎;以發展農村經濟、文旅產業,推進產業振興;以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振興;以踐行共享理念,推進人的振興,落實鄉村振興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隨著鄉村振興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和青壯年勞動力選擇返鄉發展,他們帶著資金、技術和項目回到農村,帶領村民發展集體經濟和特色產業,引導村民從傳統小農生產向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生產轉變,成為了振興鄉村、建設新農村的中堅力量。以農村綜合改革為契機,以農業產業化為抓手,依托優美的生態環境、獨特的鄉風民俗和特色農業資源,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全面拓展農業的休閑、體驗、文化傳承等功能,通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探索出一條農旅結合、以農興旅、以旅富農的現代農業創新發展之路。”

創新生態養殖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新年第一天,走進位于潭市鎮沙坪村的湖南為奇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藏香豬養殖基地,這些從高原來的“外來戶”,體型嬌小,長相似野豬,又像沒刺的豪豬。在“游樂園”里,它們或三五成群恣意奔跑,或兩兩用鼻子你推我、我頂你,進行一場“豬鼻賽”。

“這些家伙野性十足,平時除了睡覺,就喜歡‘嬉戲打鬧’。”公司法人曾志為當起了解說員。

“你瞧,這只豬仔身段實、勁頭足、嗓門大,說明長得好。”曾志為介紹說,藏香豬是一種小體型黑豬,成年豬一般不超過120斤,氨基酸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吃起來口感醇香,味道鮮美。

“嘮嘮嘮??乓乓乓??”飼養員廖春林邊吆喝邊敲著鐵盆來給豬喂食。聽到這聲音,藏香豬一頭頭排著列隊奔向食槽進食。“我們所用的飼料絕不摻入任何添加劑,都是采用‘全糧+牧草’的飼喂方式。”曾志為說,飼料都是直接從東北購買的青稞、燕麥、麩皮、豌豆、玉米等。

據了解,湘鄉市潭市鎮香泉農莊生態農業科技綜合體項目,是湘鄉市潭市鎮政府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由湖南為奇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順應國家建設美麗鄉村戰略,以畜禽養殖為主導產業,集養殖、種植、休閑旅游等為一體的科技生態農業綜合體,該項目于2020年10月動工,總投資1.75億元,分期建設至2023年全部完工。

之前主要在外從事建筑行業的曾志為,2020年4月在潭市鎮政府“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的引導下,積極響應號召,以“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景”為抓手,先后到江西、湖北、湖南、云南、貴州等地學習考察半年后回家鄉發展農業綜合產業。“農村是廣闊的天地,在這里可以大有作為。”曾志為找到了適合家鄉發展的運營模式并形成了一份可行性研究報告,于2020年10月成立公司后,便著手建設種植養殖基地。

雖然公司發展到現在僅兩個半月,但是政府非常重視企業的發展狀態,經常來企業了解發展狀態,主動幫企業解決困難。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由于鄉村道路狹窄,為保證企業的高速發展,鄉鎮將規劃4公里的道路擴寬;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潭市鎮成立了領導小組,每周召開現場辦公會,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潭市鎮積極與農業、畜牧、林業、扶貧辦等部門結合,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在曾志為確定回鄉發展意向后,潭市鎮圍繞一個“快”字,細化服務措施促使項目早落地;在項目選址上,在曾志為回家鄉實地考察前,該鎮組織專班,精心準備,經過深入調研,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落實項目場地;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注重統籌協調,把項目建設內容列出清單,倒排工期,責任落實到人,做到企業負責養殖基地設計、設備采購、安裝等具體生產業務,鎮村兩級負責土地流轉、道路配套設施建設等服務,實現項目建設統籌推進,互不掣肘,確保項目建設快速推進;在證照辦理方面,提前謀劃,在項目建設前,積極邀請環保部門對項目建設進行評估,確保環保達標;在基地建設前,邀請職能部門,按照畜牧、農業企業要求的標準進行指導,確保硬件建設一次通過,為項目的早日見效夯實基礎。

潭市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潘敏華說道:“潭市鎮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的重要引擎,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促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方面,潭市鎮組建了‘1+2+2’項目專班,從項目推進到為企業推介,我們全程采取‘保姆式’服務。”

目前,湖南為奇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已初具規模,在當地精心培養了30名專業養殖和種植人員就業。飼養員廖春林掛滿笑容的說:“我們現在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門口就可以拿到三四千元一個月,可以照顧家人,曾總還給我們免費培訓,教我們科學飼養、種植等技術,使我們成為新時代的農民,我們都覺得很幸福。”

發展初期,為奇農牧以養藏香豬為主,現有種豬500余頭。藏香豬又名“人參豬”,是西藏原始的瘦肉型豬種,屬野外牧養類,以天然野生可食性植物及果實為主食。體格健壯、善于奔跑、心肺功能特發達,具有極強抗病力和抗寒力。曾志為介紹道:“現在標準化養殖場、種植場、農家樂及鄉村旅游基地正在建設當中,規模流轉土地650畝。現如今公司以藏香豬養殖為主體,打造高質量豬肉類高端品牌。我們的發展理念便是崇尚綠色環保,以人為本,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謀發展。”

預計2021年,湖南為奇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藏香豬養殖基地將出欄10000頭以上。在標準化養殖基地的建設完工后,將投入甲魚、雞、鴨、牛、龍蝦和羊進行養殖,打造生態綜合體養殖基地,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接下來,我們不僅要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還計劃以入股分紅的形式帶動大家一起來養藏香豬,共同走上小康路。”曾志為心中的“藍圖”正徐徐展開。

強化環境保護促進工業高質量發展

湖南省聯大錳業有限公司由湘鄉市鐵合金粉末有限公司和湘鄉市三友鐵合金有限公司組建而成,是冶金、電焊條輔料和合金粉末行業的生產基地。公司總部設在潭市鎮,湘鄉市聯大錳業有限公司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公司成立于2011年,在2018年之前,因為冶煉加工造成大量灰塵,對環境帶來重大污染。 2018年,圍繞“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宗旨,在政府的支持下,公司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道路,向先進企業學習并引進了環保及循環利用技術改造,把清潔生產和環境保護視為培育和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基礎,統籌規劃,優先發展。

2020年以來,聯大錳業公司進一步加大了環保工作力度,著力進行環保污染專項整治。目前,企業在政府的幫助下,投資60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公司正通過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理順程序,完善機制,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污水、廢氣、廢渣的集中控制和分類治理,加大力度建設新型廢水收集處理系統和渣壩加固、渣場的規范化建設,力爭實現從先污染后治理到全過程清潔生產管理的轉變。同時,企業投資35萬元,政府補貼5萬元,引進了提純設備,將殘余廢渣中的錳元素進行提純,每一爐的利潤提高了1萬元。

據了解,建設好的環保水處理設施使用廢污水處理系統技術及水質在線監控,在渣場下面200米處設立地下水質監測井,同時認真進行廠區雨污分流、污污分流、清污分流和車間生產工藝管網改造,重點對渣場排洪溝進行改造加固及對渣壩內池按要求標準進行夯實。公司負責人彭日飛說:“公司將一直嚴格加強環保力度,注意保護生態環境,認真全面落實,使企業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甚至零排放、達標生產,實現良好的經濟和環保效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政府職能部門安排專人協助,定點定崗督查,順利完成復工復產。在當地招聘41名50歲左右村民就業,每月平均工資達到了7000元。同時,企業每年都會對村里不富裕的家庭進行公益捐贈。(歐陽軍、曾祥興、曹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