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檳榔潛在價值,海南大力推動檳榔產業深化發展、轉型升級

2021-01-05 10:31:13

來源:晶報網

據國內市場調查機構數據統計,近年來,我國檳榔行業市場每年以30%的增長速度在不斷地擴大,市場接受度不斷提高,檳榔產業也在不斷深化發展。作為世界檳榔第二大生產國,我國檳榔產量的95%以上都來自海南。檳榔產業對于海南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檳榔不僅是海南省政府大力倡導發展的"三棵樹"之一,也是海農心中不折不扣的"搖錢樹"。得益于海南獨特的地理優勢,以及海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海南檳榔產業發展優勢愈發明顯,市場潛力巨大。

眾所周知,海南發展檳榔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海南氣候溫和,雨量豐沛,陽光充足,非常適宜檳榔種植,且產量高、質地優。其中海南萬寧出產的檳榔果在外型、柔軟度、纖維細膩度、果肉飽滿度等方面都有著突出的優勢,所含的硒元素也遠高于其他產地的原果。也正因如此,檳榔種植成為海南農民發家致富的優選產業,是海南省200多萬農民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底,海南全省檳榔種植面積230萬畝,產值190億元。

海南檳榔產業在立足地緣優勢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例如目前檳榔種植還是多以農戶自主種植為主,生產技術、創新意識較為淡薄,缺乏科學理論支撐。為讓這顆小小檳榔果發揮更大的經濟價值,成為名副其實助力經濟民生發展的"金果子",海南近年來不斷推動檳榔產業型升級,加強科學種植管理,延長檳榔深加工產業鏈,推動加工向園區集中發展,讓檳榔樹從"懶人樹"變成"搖錢樹",從單一發展種植業到全產業鏈發展,檳榔果提質增效,市場話語權增大。

其中在種植端,目前的重點工作是提高檳榔良種化水平,加大檳榔黃化病及重大病蟲害的防控力度。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副所長覃偉權談到,"目前不少種植戶不懂得良性種植區域,山坡等高地也種植檳榔,其實檳榔更適合在低洼的平地種植,應當調整優化我省檳榔種植的空間布局,引導農戶合理種植。同時加強檳榔優良品種培育和推廣力度,提高檳榔良種化水平。"

而在檳榔加工方面,海南省大力推動檳榔加工向綠色化、規模化方向轉型。從2013年起,海南省農業廳開始實施檳榔烘干綠色改造項目,將一批環保、先進、價格合理、配套設施完善的設備推薦給檳榔加工戶;2017年,又在海南定安、萬寧、瓊海等主產區設立節能環保型檳榔烘烤技術與設備示范基地,推廣應用環保技術與設備,引導檳榔加工產業規模化、聚集化發展,持續完善檳榔產業學科體系建設。而且,為了保障檳榔初加工環保改造順利完成,海南政府還制定了具體的補貼、獎勵和優惠政策,以減輕農戶改造升級的壓力。例如,萬寧市政府對環保烘干設備購置費用進行補貼,每臺給農戶補貼3-4萬元,這樣就大大減輕了農戶的壓力,更好地帶動檳榔加工產業的轉型。

目前,在海南,檳榔產業已由原本"種植在島內,加工與市場'兩頭在外'"的局面,逐步向"種植+初加工+深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布局發展。不僅如此,海南還不斷開發檳榔的更多價值,挖掘檳榔產業的深層潛力,海南省政府提出推行檳榔衍生產品研發,鼓勵種植戶和企業生產與檳榔相關的家具、藥品、保健品、旅游伴手禮等,并繼續探索檳榔種植、加工及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模式,多元化的帶動檳榔產業發展,幫助農戶增收。

在此過程中,海南省意識到,檳榔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但由于缺乏準確的"身份"讓它的發展一直受到限制。海南正在建設自由貿易港,也具有特區立法權,希望通過地方立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爭取2021年列入立法計劃。同時,在國家層面將及時推動檳榔列入"藥食同源"目,雙管齊下解決檳榔及其系列產品的市場"身份證"等問題,助力檳榔產業可持續發展。

可以預見的是,海南檳榔產業未來發展潛力無限,將帶領農戶穩步走在致富的"黃金大道"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