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17:47:15
來源:慧聰網
近日,2020亞布力青年論壇創新年會在蘇州舉辦。本屆創新年會聚焦“創變·新未來”,【青年說】青年正當潮是重點環節之一,亞布力青年論壇理事、LinkDoc零氪科技CEO張天澤作主旨演講,帶來青年企業家對商業和未來的洞見。
以下為演講全文:
我今天想探討一個問題——到底什么帶來創新?我認為是困難、挑戰和不確定性帶來創新。
說到不確定性,2020年是最好的代言年份,以往很多災難對全球的影響,都不如新冠肺炎疫情大。在這個年份,我們不止一次猜測,中國經濟到底會變成什么樣子,全年的一些目標是否還能實現。前幾天,我在新聞聯播上看到,脫貧攻堅任務今年按計劃實現了。11月份的貿易數據也非常驚艷,很多指標達到過去40年的最高水平。所以說,很多挑戰是在幫助我們實現目標。
在消除絕對貧困的過程中,國家還提出,要消除大病致貧、大病返貧。過去幾年,中國腫瘤患者每年要花4000億治療費用,有400萬患者和家庭因此遭遇巨大挑戰,而其中40%的診療花費可能是不恰當的。這些是疫情以及日常重大疾病帶來的挑戰。
回顧2020年,混沌和不確定性到底帶來哪些創新和進步?
以前常說的VUCA,很少有人清晰地知道它的含義。2020年,我們深刻感受到,VUCA強調的易變、不確定、復雜和模糊貫穿了一整年。今年上半年,我們公司很多成員也非常焦慮,大家甚至懷疑藥房、腫瘤患者醫院的治療還有沒有可能延續下去。
在混沌和不確定性中,我們要看什么?
第一:看趨勢,掌握信息量越大,決策和判斷越準確。今年年初,中央提出堅持底線思維。我們當初就認為,底線思維會讓一些領域中期受限,對另一些領域而言會相對利好。在今年和未來一年,娛樂消費、航空出行和能源行業可能都遇到挑戰,而基礎民生、企業服務和醫藥衛生應該會得到很多支持。
另外,國家提出“健康中國2030”戰略,目標是使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再增加3歲(達到79歲),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較2015年下降30%。這個戰略會統籌很多人的意愿和共同目標,在混沌中產生確定性創新的機會。
第二:看國家政策,指導思想定方向。政策是大家共同約定的目標,今年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第一次將數據等同于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技術,納入第五個生產要素。圍繞數據如何變成生產要素,提高它的配置效率、優化經濟,是一個清晰明確的指導方向。
第三:看歷史,變革和真正的創新機會總是來自危機。我們國家的金融監管一直是最嚴格的,但金融的每一次變革都釋放了巨大紅利,但也都來自于當時遇到的危機。
1990年12月份,上交所開業,背后是1990年代開始的國企改革,當時國企經營和治理面對著巨大挑戰,因此提出股權改革的客觀要求。2004年5月中小板開市,背景是2003年SARS之后,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融資難、企業上市后投資人變現難,于是大家會想,中小板是不是能夠釋放投資紅利,給中小企業更多機會。2009年10月創業板開市,背景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同樣,2018年11月科創板開市,是由于中興等企業面對制裁,我們突然發現,我們國家的制造行業的一些關鍵部件,包括圓珠筆的筆頭,都有可能不掌握自己手里。
2020年的危機是過去幾年來最高的,比如新冠疫情、金融危機和中美博弈,我們很期待2021年會發生什么。其實,今年我們已經收獲了很多創新和變革,比如全面注冊制推動,香港主板《上市規則》第十八A章規定,生物科技公司可以在零收入的情況下上市等,這些金融變革都來自今年重大不確定性和挑戰。
“禍福相依“這句話經過大量驗證,如何活在“最壞的時代”?最核心的是抓住硬幣另一面,即“最好的時代”。
零氪科技是一家聚焦腫瘤醫療大數據的公司,醫療行業目前面對什么挑戰和創新機會?
腫瘤、血液病、罕見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其中腫瘤是目前影響人類健康長壽最嚴重的威脅。同時,這些領域也是生物技術創新、資本重點集中的地方,打個比方,全球每一百美金的新藥研發預算,有六十美金投在這些領域。
所以,零氪科技專注的,是醫療健康挑戰最大的領域。
為什么腫瘤治療這么難?首先,有相當一部分腫瘤患者合并了4-5種不同疾病,因為腫瘤會導致身體多個器官出問題。也就是說,當一個腫瘤患者患病,他不只要治腫瘤。
在1990年代初,得了腫瘤要么做化療,要么做手術切掉。而到今天,僅肺癌就有幾十種不同分型,這對精準治療、精準診斷帶來巨大要求和壓力。讓每一個患者得到個體化治療,令人渴望,但成本太高,社會可能無法承受。精準治療是一個客觀需求,又是一個客觀挑戰,這時候才會出現創新的機會。
所有場景和產業創業者都是做解決方案的人,因為底層創新技術早就擺在那兒,比如大猩猩玻璃,在iPhone出來之前已經沉睡了二十年。場景的解決方案創新,不太需要從底層創新開始,而應該有一個整合者,把成熟技術拿來作為產業的需求和解決方案。
腫瘤治療創新的所有卡頓,都來自于數據不足和患者難以觸及。如果能搭建一個整體的行業數據平臺和患者平臺,有可能幫助所有藥品研發效率變得更高。到今天為止,中國60%創新藥都和零氪科技的數據平臺有過合作,或者是加速了新藥研發,或者是加速了上市發行,我們也團結了很多資本。在我看來,困難和挑戰恰恰是更多力量的機會。 我們的數據處理、數據隨訪和患者管理業務,大量行業標準也因為我們這樣一個創業公司提出新想法而被制定,以往沒有這么大挑戰的時候,政策不會輕易用這樣的方式,采納一家創立只有6年的新公司提出的觀點。
回過頭說,時代的困難賦予了創新和變革的機會,如果能跨越困難的表象,看到背后的機遇,青年創業者和創新者能做很多事。
青年和困難的關系是什么?首先一條是價值規律——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商品的價格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每個青年的能力和成就也是兩條曲線——成就圍繞能力上下波動。有時候我們運氣好,做一個風口上的業務,踏浪而來,成就曲線高于能力曲線;有時候運氣背,成就曲線低于能力曲線,因此而沮喪。 其實,當成就曲線低于能力曲線,恰恰是反思反省的時機,看看過去太順時,有沒有把能力曲線盡快拎上去。成長最快的過程,也是阻力最多、困難最多的過程。當短期成就曲線低于能力曲線,與其說是一個沮喪的時間,不如說是一個成長的時間。 2020年,世界都被疫情籠罩,但是時代并沒有止步,因為我們有創新者,有青年人,我們正踏著行業的困難和挑戰,推動世界向前。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