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16:21:39
來源:晶報網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一股逆全球化浪潮興起。國內城市化進程加速,中國經濟正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應對當前的全球經濟環境,中國中央政治局會議提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堅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中國企業聯合會首席研究員繆榮如認為,“在當前背景下,我們需要打通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存在的‘孤島’,以暢通國內大循環體系。”而作為我國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借助布局全國主要都市圈的產業新城,華夏幸福將以產業集群助力區域經濟增長,通過產業體系之間的協同暢通都市圈內循環體系和周圍中心外循環產業體系,為促進“國內大循環”形成貢獻力量。
在內循環背景下,中國產業將面臨空間的重構,其中最重要的趨勢就是都市圈化和地方化。在都市圈中,人口、產業、資本及各類生產要素和社會資源將實現聚集、沉淀、升級,形成更完善的產業生態,以及產業價值鏈的躍升。洞悉都市圈發展機遇,同時受益于都市圈發展龍力,華夏幸福落地于微中心和節點城市的產業新城能夠形成完善的產業生態體系,助力都市圈協同發展,成為城市圈內的經濟新增長極。
在布局產業新城時,華夏幸福對城市產業發展給出科學規劃,對區域發展邏輯進行考量,確定區域的主導產業、發展時序和集群打造的路徑,針對不同區位的產業新城進行定制化的解決方案。此外,華夏幸福在向產業園區引入企業時,不僅考慮主導產業的錯位協同,還保證上下游行業環節的多樣性協同。
以新型顯示產業為例,華夏幸福在河北固安、霸州,安徽舒城、長豐,廣東中山等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都市圈謀劃布局,重點圍繞新型顯示面板、模組、上游材料及應用終端產品等打造產業集群。其中在河北固安,華夏幸福導入京東方、維信諾、鼎材科技等30多家顯示產業上下游企業,千億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初現。在安徽舒城、長豐,華夏幸福為舒城產業新城引進了總投資135億元AMOLED柔性顯示觸控模組與5G智能終端項目,為長豐產業新城引進了投資50億元的偏光片生產基地項目將,助力舒城打造全球最大的觸控顯示模組基地,合肥打造全球產能最大的偏光片生產基地。全力助合肥建設成為“全球顯示之都”。
目前,華夏幸福已在全國15個核心城市圈已布局了百余個產業集群。業務版圖覆蓋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杭州、鄭州、武漢等全國60余個區域。各地產業新城通過產業體系之間的協同以及空間的重構,促進形成都市圈內循環體系和周圍中心外循環產業體系,助力區域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