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中央地方聯合推進甘肅生命線工程取得新突破

2020-12-23 10:22:51

來源:MBA中國網

“冰源水庫”的祁連山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對增加甘肅省水資源供給等意義重大。因此而開展的國家級人影項目西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工程和甘肅省祁連山人工增雨(雪)體系工程更是被稱為“甘肅生命線工程”。

12月15日,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黨組成員、副局長矯梅燕與甘肅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宋亮,省政府副秘書長曹天民等在京會晤交流,就甘肅省大型無人機人工影響天氣,有效開發利用云水資源的“甘肅生命線工程”聯合推進工作達成新的共識。

國家級人影項目西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工程和甘肅省祁連山人工增雨(雪)體系工程是中國氣象局與甘肅省深化合作項目,是貫徹落實重要指示精神,遏制祁連山生態加速退化的“治本之策”,是促進云雨轉化重建甘肅生態體系的重大舉措。祁連山的高山融雪養育著沿山而居的眾多人口,合理開發祁連山空中云水資源,在一定的天氣條件下促進云雨轉化,增加區域降水量,彌補地表水不足,對祁連山脈生態系統、水資源有著非凡的意義。甘肅省已開展5次無人機人工增雨作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為進一步加強西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聯合作業的決策指揮和組織協調能力,有效提升祁連山飛機作業能力,甘肅省各級政府圍繞生態修復人工增雨和重大社會活動保障,定期組織召開人工影響天氣會議,完善運行管理機制,有效匹配資源,開展跨區聯合作業,實現常態化全年飛機人工增雨作業,消除祁連山區復雜條件作業盲區,全面提升祁連山區域飛機作業能力。目前甘肅省在祁連山北坡年均地面人影作業100多次,發射彈藥3600多枚,燃燒焰條200余根,年增雨量0.6-0.9億噸。

國家級人影項目西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工程和甘肅省祁連山人工增雨(雪)體系工程核心技術攻關需要各方科研技術單位協和無人機公司群策群力,共同加強催化識別技術研究,建立不同類型人影作業的指標體系,制定不同作業方法,提升人工增雨催化作業效益。需要無人機公司在祁連山針對地形云和不同服務對象開展各種作業效果檢驗與試驗,這樣才能為祁連山人工增雨效益評估提供更科學的數據。

今年6月,甘肅省政府立項的生態修復項目----“甘肅翼龍無人機人工增雨項目”在天水機場就成功進行了科研試飛。此次無人機在天水機場試飛成功,在國內屬于首創,標志著“甘肅翼龍無人機人工增雨項目”取得重大進展,也為后續科研試飛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圖為翼龍無人機甘肅天水成功試飛

到2022年,甘肅省將建成覆蓋祁連山內陸河流域的生態安全屏障區。由推進重點區域生態修復人工增雨雪體系建設,建立飛機和地面作業、監測、作業指揮、效果檢驗、技術支撐保障等構成的人影作業體系,將為祁連山生態安全、山區冰川、森林防火等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科學技術是人工影響天氣的關鍵,甘肅省聚焦祁連山人工增雨(雪)開展大型無人機試驗,為人工影響天氣實施拓展了新的渠道。中國氣象局與甘肅省希望在現有基礎上組織做好無人機增雨(雪)的科學評估論證和總體頂層設計,科學制定工作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建立工作協調機制,深入推動人工影響天氣業務和無人機試驗應用的融合,共同促進甘肅無人機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