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3:04:28
來源:壹點網
2020年12月20日,“視野·領域 預見2021”格上年度投資策略會暨VIP客戶尊享年會于北京嘉里大酒店完美落幕。格上副總裁兼杭州迦明資產總經理王偉先生致開幕辭并帶來“經濟發展方式深刻變化下看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王偉總主題演講主要內容:
一、 經濟發展方式正在深刻的變化
1、“加杠桿加城市化”的經濟發展方式已不可持續
過去20年,我國經濟發展主要通過“加杠桿加城市化”實現: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的平臺機構或央企,從銀行貸款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鎮化。一方面解放大量農村勞動力為工業化提供人力,使我國從最初的原材料出口到簡單加工,再到如今成為世界工廠;另一方面,推動城市土地升值,地方政府通過土地收入償還債務。
在此期間,我國的M2從2003年的20萬億增至2020年的200萬億,同期社會融資總量從30萬億增長到270萬億。大量資金被投入到基礎設施興建中,如今我國成功建造出全世界最好的鐵路網、公路網,最完善的電力設施、通信設施。強大的基礎設施成為后盾,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護城河。
但是通過舉債的發展方式是不可持續的。首先,基礎設施的投資存在邊際效應遞減問題,再重復一次兩百萬億的債務,再建一次高鐵、公路并不會提供同樣的價值。其次,地產進入存量時代,此時市場交易主要涉及所有權的轉移、財富的轉移,而不再創造增量價值,這樣就沒有增量的稅收,政府就沒有增量的收入。
2、以資本市場為核心是未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方向
站在今天的時間點來看,今年是中國向以資本市場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元年,政府將從基礎設施建設向扶持高附加值企業發展轉變。
從投資的角度而言,過去人們存錢到銀行,銀行借錢給政府,政府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今后更多的是人們通過資本市場購買債券、股票等,支持能夠提供高附加值的企業成長。
高附加值企業可以雇傭更高端的人才,提供更高昂的薪酬,生產更高端的產品和服務。高端的產品和服務能夠高利潤的成長,從而使企業給員工提供更高昂的報酬。收入的增加能促使人們產生更高端的需求,并且能夠通過資本市場為企業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
但是想要孵化成功的高附加值企業,僅憑政府通過舉債的方式是代價巨大甚至難以達成的。成功的企業需要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它的產品和服務需要具備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這就注定了一家蘋果公司成功的背后一定有成百上千個“準蘋果”公司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死亡,這樣的淘汰是在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市場以及代表投資者選擇的資本市場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由此可知,向資本市場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必要且迫切的。
3、順應形勢,理性參與
作為資本市場的參與者,投資者需要了解資本市場具有波動性,不是單邊上行的市場。參與資本市場也意味著將迎接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
經濟發展方式的變化決定了投資者對細分資產好壞認知的變化。雖然大家普遍認為房地產投資的黃金期已經過去,但其中也不乏優質資產,比如核心城市的住宅。今年最火爆的產業地產都仍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不能以一概全地說房地產絕對差,資本市場絕對好,而應該在積極參與資本市場的同時注意風險的防范,在處理非核心地域固定資產時,分辨優質資產。
投資者只有直面趨勢變化,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和投資能力,才能避免盲目跟隨,人云亦云帶來的極端風險。
二、 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現狀
中國高凈值家庭的資產配置存在兩個問題:房產配置資產占比過高和資產配置偏好呈現兩極化:
從中美兩國家庭平均資產規模對比來看,我國前20%的高凈值家庭可投資產已經與美國相當,但是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經濟體中配置房地產最多的國家,沒有之一。這并不是說未來房產投資沒有機會了,而是核心區域的核心資產依舊有價值,以今年的深圳、杭州等城市為例,如果不是監管及時出手,漲幅可能突破50%,但是一些非熱點城市,房子降價都沒人去買。所以未來一定是核心資產才會有價值,對于還想要配置房產的投資者來說,買房產一定要配置核心資產。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在資本市場上的配置占比過低了,未來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比重中,權益市場的比重一定會越來越高,目前國家層面也在倡導資金流向權益市場。不過投資者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知,投資權益市場跟房產有一個重大的區別,那就是權益市場的波動更大,要注意風險。不要抱有今天買入基金,明天就能大漲的幻想,并且要認真學習和研究投資。
再有,從中國跟美國家庭在資產配置的風險偏好分布上看,呈現出一個很重要的區別,美國家庭的投資偏好集中于中等風險中等收益的資產上,而我國家庭的投資大部分在低風險的資產上,比如存款、國債等低風險低收益資產。另外有很多人配置在PE/VC等長期限、高不確定性的資產上,導致資產風險偏好的兩極化。但是,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中等風險、中等回報的資產才更適合個人或家庭投資。
三、 格上投研及產品體系的迭代
格上自主管理投資體系經歷了四次重要的迭代與進化。
格上自主管理從2017年開始,由傳統非標投資轉型至另類資產管理,發行了自主管理的首只REITs基金;再到2018年,實現了從另類資產投資管理到標準化資產投資管理的轉型,這個轉型在私募基金業內也是走在前列的;2019年,我們發行了首只標準化地產ABS項目,緊接著在標準化單項資產的基礎上,開發出了標準化凈值型產品,組合債券型基金,現在都是格上自主管理的明星項目。今年年初,我們又進行了第四次轉型,發行了固收+策略的基金。到現在為止,我們在標準化資產投資基礎上已經形成了從現金管理到固定期限,從短期到長期,從固定收益型到凈值型豐富全面的產品矩陣。
另外,格上在私募基金的投研和篩選上,也一直不斷進行精進與迭代,從最初通過標準化的定性調研體系,到建立起了五大定量分析模式來驗證基金管理人的言行一致,形成了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立體篩選模式。在近兩年,我們投研團隊重點通過宏觀、市場及策略環境的跟蹤,通過明確基金適應的環境,在適合的時點為投資者提供適合的配置建議,而非以業績、規模、流量和公司的收入為導向去簡單的為投資者提供資產配置建議,達到了不僅給投資者找到好基金,還能夠在好的時點為投資者配置合適基金的效果。
格上始終堅信資產管理行業中“剩”者為王,因為市場上從來不缺“明星”,而是缺少“壽星”。未來,格上將繼續兢兢業業、扎扎實實地做好產品力建設,用穩健的產品和良好的業績,回報投資者的厚愛與支持。
四、 分享給投資者的三句話
小亦是大,慢亦是快,精亦是廣。
格上一直秉承的理念是“小亦是大,慢亦是快,精亦是廣”這12個字。
“小亦是大”,對于一個資產管理平臺而言,不一定規模大就是好,小型平臺只要堅持做正確的事,可以不去追求管理規模,規模自然會長上來;“慢亦是快”,這些年跑的快的管理平臺基本都栽了跟頭,反而走的穩健的、慢的平臺還存在,所以格上也不會追求快速增長,資產管理行業是一場長跑,所以“慢亦是快”。“精亦是廣”,作為資產管理人,首先要認清自己的專長在哪里,比如二級市場的投資是一個很難且專業的領域,那格上會更愿意為投資者篩選市場中優質的管理人來為他們做管理,這是我們擅長的領域之一。另外,格上的投研團隊在債券交易上及信用風險的判別上,通過自己的資源去拿一些市場沒有的一級半市場的份額,在債券資產的基礎上提供一些穩健類、固收+類型的優質產品分享給高凈值投資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