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對各行各業考驗最大的一年,同時也是見證各大企業之前努力的結果的一年。作為中國產業地產的先行者和領導者,華夏幸福憑借穩健的發展態勢,得到了市場對其長期盈利能力的認可。在2020《財富》中國500強的ROE排名里,華夏幸福位居第11位,展現了企業強大的綜合實力和抗風險能力。
近年來,中國城鎮化步入新的發展時期,以大型城市為核心、融合帶動周邊中小城鎮協同發展的“都市圈”應運而生。202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以新型城鎮化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推動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十四五”規劃又提出了要“瞄準新興產業,打造創新生活圈,深化城市群發展,建設現代化都市圈”、“推動以縣域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可見,中國已進入都市圈時代。而華夏幸福立足都市圈,又融合產、城、人的開發模式,可以說是完全踩在了點上。
起家于河北廊坊的華夏幸福,早在2002年就與固安縣地方政府合作探索開發產業新城,以市場化力量建設產業園和市政配套,導入產業集群,吸引投資和人才,盤活當地經濟,實現公司和地方財政共贏,形成良性循環,讓廊坊市固安縣從18年前的1.1億財政收入增長到2019年的96億。這種模式在環京地區取得成功后,華夏幸福開始把它復制到全國各個核心都市圈。目前,華夏幸福已經初步完成了覆蓋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3個具有絕對優勢的全國性核心都市圈,以及鄭州、武漢、成都、沈陽、西安等極具潛力的地域性核心都市圈的產業新城布局,以產業發展能力為核心競爭力,穩步鞏固公司價值的護城河。2019年,產業新城業務為華夏幸福帶來了368億元的收入,同比增加19%,增速也有所提升。總的來看,華夏幸福已經步入收獲期。
在深耕產業新城的同時,華夏幸福還積極布局商業地產,進入“雙輪驅動”時代,多管齊下改善現金流。2019年8月,華夏幸福在北京麗澤金融商務區開啟了商業地產首個輕資產模式運營項目——北京平安幸福中心;僅2020年上半年,華夏幸福就取得了南京大校場、武漢中北路、哈爾濱松北新區、廣州白鵝潭產業金融服務創新區等多個商辦項目,繼續積極進行商業地產布局。2020年3季度報告顯示,回款力度持續加強,回款率不斷提升,現金流情況得到明顯改善。
改善的現金流、優化的盈利結構、穩定的融資能力,都釋放著積極的信號。面對未來,華夏幸福也將繼續堅持產業新城戰略,積極布局商業地產,全力發揮自身優勢,助力區域優勢資源集聚,為行業發展貢獻更多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