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 10:26:05
來源:晶報網
12月2日下午,由廣州美術學院、廣東省高校教育學會美術與設計專業委員會主辦,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學院承辦,佛山陶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景德鎮陶瓷大學佛山校友會支持,廣東新媒體產業園協辦的“藝術 X 產業的N種方式”——高校藝術教育與陶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廣東新媒體產業園順利召開。各大藝術院校的專家教授與陶瓷產業的企業家們、設計師共聚一堂,從藝術教育、產業發展的各個角度探討了藝術教育與建筑陶瓷的設計創新融合的可能性。
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謝昌晶,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主持工作)、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副院長呂品昌,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中國陶瓷藝術教育杰出貢獻獎獲獎者劉正,IAC UNESCO聯合國教科?組織國際陶藝學會理事-中國區代表萬里雅,廣州美術學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主持工作)、廣州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設計學院教授、英國劍橋大學博士伍端,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 )齊喆,景德鎮陶瓷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人事處處長蔣方樂,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魏華,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教授樊林,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中國美協陶瓷藝委會委員陸斌,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光輝,廣東金意陶集團董事長、景德鎮陶瓷大學佛山校友會校董何乾,廣東鷹牌陶瓷集團總裁、景德鎮陶瓷大學佛山校友會校董林偉,廣東特地陶瓷董事總經理、景德鎮陶瓷大學佛山校友會校董李強,鷹牌2086營銷總經理、景德鎮陶瓷大學97級校友陳方根,唯思創意設計公司創始人、董事總經理韋世歸,國家研究院陶瓷及復合材料增材制造研究所的副所長、佛山分中心陶瓷3D打印項目組長宋索成,陶城報社社長、佛山陶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新良等各大藝術院校的專家教授和陶瓷產業界的企業代表、媒體們、廣美學子們參與了本次活動。
為陶瓷藝術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開辟一條新途徑
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謝昌晶首先致辭,他談到:“廣州美術學院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藝術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勇于站在中國藝術教育與建筑陶瓷產業融合的最前沿,積極應對產業創新。希望廣美陶瓷藝術設計專業充分發揮在粵港澳大灣區陶藝創作與設計的引領作用,為區域的文化與產業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同時他還表示相信通過這次論壇,一定能夠為陶瓷藝術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開辟一條新的途徑。
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謝昌晶
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主持工作)、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副院長呂品昌首先代表陶瓷大學對多年來深耕地方經濟發展,為區域化的產業發展作出貢獻的廣州美術學院表達了敬意和感謝。同時他表示佛山有一大批成功的陶大校友,他們支撐起了中國陶瓷工業的創新以及產業發展的半壁江山,陶瓷大學以他們為榮,以他們為驕傲。最后他談到企業與藝術家的合作,是未來的一個大方向。藝術家有超前的思維,有豐富的表達手段,他們與企業的交流和融合,一定會促進企業在產品研發、品質保障上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主持工作)、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副院長呂品昌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中國陶瓷藝術教育杰出貢獻獎獲獎者劉正表示中國學院和中國陶瓷企業齊頭并進的發展,為新時代中國陶瓷藝術的復興奠定了基礎,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開始。 隨著新時代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21世紀中國的當代陶瓷藝術必將迎來偉大的復興,依靠學院和陶瓷產業的雙輪驅動,有理由相信在未來不長的時間,中國陶瓷還將跨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中國陶瓷藝術教育杰出貢獻獎獲獎者劉正
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 )齊喆表示伴隨著國家整體文化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的實施,伴隨著廣州美術學院佛山校區的設立,廣美工藝學院理應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將高校和陶瓷行業的力量凝聚起來,以廣州美院獨特的地緣優勢,為未來的陶藝教育對接產業提供更多元、更高級的可能路徑。
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 )齊喆
簽訂校企戰略合作協議,促進高校成果落地轉化
在2020佛山潭洲陶瓷展上,成功舉辦的廣州美術學院院校精品設計作品展,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認同,成為校企合作的典范。佛山潭洲陶瓷展作為中國陶業第一展,是聚合創新資源,展示創意成果的大平臺。而廣州美院作為全國八大美院之一,是培育創意、創新型人才的殿堂。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更是由國家工信部于2016年批復成立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為充分發揮高校與企業各自的資源優勢,進一步推動高校藝術教育與陶瓷產業的融合發展。活動現場,在11位藝術與產業界大咖的見證下,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與佛山陶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在活動現場舉行了廣美與企業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希望通過校企合作,進一步促進高校創意成果落地轉化,以創意設計推動陶瓷行業轉型升級,提升中國陶瓷的品牌價值。
第二排11位簽約見證大咖從左到右分別為:樊林、魏華、蔣方樂、何乾、呂品昌、謝昌晶、劉正、萬里雅、林偉、陳光輝、李強
第一排簽約單位從左到右分別為:佛山陶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
分享陶瓷藝術精華,為產業創新提供新思路
為了讓更多的產業界人士了解陶瓷與藝術的關系,了解藝術如何在產業發展中發揮作用。在活動上,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主持工作)、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副院長呂品昌,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中國陶瓷藝術教育杰出貢獻獎獲獎者劉正,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魏華,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教授樊林,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中國美協陶瓷藝委會委員陸斌,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光輝等嘉賓分別作了主題分享,對陶瓷藝術進行了深度解讀,分享陶瓷藝術的精華,為陶瓷產業創新提供新的思路。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中國陶瓷藝術教育杰出貢獻獎獲獎者劉正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中國陶瓷藝術教育杰出貢獻獎獲獎者劉正分享了他和他學生的作品,展現了其在陶瓷領域中對于材料的思考和表現。他們從傳統的造型體系和語言中找到了很多的資源,展現出一個個既富有傳統氣息又富有當代氣息的器物造型。
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教授樊林
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教授樊林則從藝術史的角度分享了如何讓學術研究更順應現實所出現的問題。同時還分享了陶瓷藝術的全球化問題、跨媒體實驗等等,呈現出一個自由而開放的陶藝未來。
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魏華
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魏華則從藝術家的角度,分享了沒有博洛尼亞展的2020陶瓷趨勢,探討了建筑陶瓷的新技術與藝術家創作介入的可能性。
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主持工作)、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副院長呂品昌
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主持工作)、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副院長呂品昌分享了他的40年來的藝術文脈,展現了他從泥土到綜合材料,再到金屬和陶瓷的藝術創作之路。
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中國美協陶瓷藝委會委員陸斌
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中國美協陶瓷藝委會委員陸斌分享了其對高校陶瓷設計和陶瓷產業的宏觀思考,同時提出了一些促進高校和企業的合作落地的解決方案。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光輝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光輝通過分享自身的經歷,反思產業和藝術創作中快和慢的關系,他認為要在產業的部分注入人文的溫度,從藝術角度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參照。
藝術與產業融合需要相互了解,用藝術設計引領產業發展
藝術可以帶動產業發展,產業也可以解決藝術的呈現、普及等一系列問題。但是從藝術到產業,高校藝術教育如何賦能產業,仍然存在眾多關鍵節點尚未打通。為此,本次“高校藝術教育與陶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邀請一眾高校的藝術大咖與企業的掌舵人、高管,圍繞藝術與產業的熱門話題展開討論,為大家貢獻了一場精彩的思想盛宴。
從左往右依次為:魏華、韋世歸、李強、伍端、何乾、萬里雅、齊喆、陳方根、李新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協會理事中國區代表萬里雅、 中國美術學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主持工作)伍端、 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 )齊喆、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魏華、金意陶集團公司董事長、景德鎮陶瓷大學佛山校友會校董何乾、廣東特地陶瓷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景德鎮陶瓷大學佛山校友會校董李強、 鷹牌2086營銷總經理陳方根、 唯思創意設計公司創始人、總經理韋世歸、 陶城報社社長、陶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新良等一眾大咖就如何加強藝術與產業的聯動,將藝術設計落地轉化,用藝術設計賦能產業,引領產業發展,高校如何培養符合企業要求的優秀設計人才等話題進行現場互動交流和研討。
藝術與產業的融合發展必然是未來的大趨勢,佛山潭洲陶瓷展將繼續打造藝術與產業的合作交流平臺,為高校藝術教育與陶瓷產業架起溝通合作的橋梁,加強高校與企業的溝通交流,促進藝術與產業的融合發展。2021佛山潭洲陶瓷展將于明年6月3日—7日盛大啟幕,潭洲陶瓷展將繼續匯聚藝術與產業界的智慧,充分發揮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作用,促進陶瓷產業經濟價值與文化價值的雙重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