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0 15:55:40
來源:壹點網
2013年1月,世界首款一體化無人機精靈1正式發布。在此之前,因價格昂貴、組裝復雜,還需要玩家掌握很高的飛行技術,無人機入門門檻之高讓人唏噓!而大疆精靈1的出現徹底拉近了無人機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就像當初iPhone重新定義手機一樣,大疆重新定義了無人機的消費市場,將無人機用戶從航模發燒友發展到了普羅大眾。這背后,是一個匠人不斷艱苦耕耘的付出,他就是大疆創始人——汪滔。
夢想的開始
汪滔 1980 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受工程師父親的影響,他從小就喜歡科技類的各種小制作、小發明,尤其喜歡航模。汪滔小時候便與天空有著不解之緣,16歲生日,爸媽送給了他一架遙控直升機。從此汪滔心里埋下了一個制造夢——一臺能自動控制的直升機。" 我才不做那種一天到晚只讀死書的書呆子呢,我的人生要跟別人不一樣,我現在就在為以后做準備。"這是汪滔一直告誡自己的話,與眾不同,成就自我人生。
雖然不喜歡學校里填鴨式的學習,可汪滔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汪滔先是考上華東師范大學電子系,三年后,他又選擇到香港科技大學攻讀電子及計算機工程系。這段時間里他的失敗挫折與貴人相助也接踵而至。
2005年汪滔的畢業課題決定研究遙控直升機的飛行控制系統,汪滔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正是他兒時的"幻想"。"可以停在空中不動,想讓它停在哪里就停在哪里的自動懸停技術。"汪滔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很激動。雖然那時候的實驗失敗了,但汪滔的導師通過這次畢業實驗,看到了汪滔對技術超高的理解能力,給予他很多支持與幫助。2006年,他開發出一套樣機,贏得好評一片。此后,便開始自主創業,拉上兩個同學,在深圳蓮花村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倉庫里,成立了大疆科技公司——寓意"智者無疆"。
充滿實干精神的理想主義者
在當時的深圳,初創公司成活率不足5%,大疆初期同樣無比艱難,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沒有上下班,從深夜干到白天是常態。汪滔潛心研發飛控,苦苦熬過初始階段,終于在2009年誕生了直升機飛控XP 3.1,再后來是第二代性價比更高的Ace one,在圈子內慢慢打開了知名度。汪滔并沒有滿足于當下,他知道,此行歷盡艱難處,大疆的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0年的時候,大疆的一個轉型機會出現了。一位新西蘭代理商Photo Hire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多旋翼整機"是當時大家非常關注的科技點,大疆在此看到了商機,便投入整機生產,轉型多旋翼整機成為了一個突破口,從此大疆便一路高歌激流勇進。隨后大疆研制出震驚業界的云臺禪思 Z15,并且在技術積累上集齊了軟件、螺旋槳、支架、平衡環及遙控器,大疆的整機進軍之路順風順水勢不可擋。在汪滔的轉型動力下,2013年1月,大疆正式推出消費級多旋翼 Phantom(精靈) 。
汪滔認為機無人機需要完成感知、計算、傳輸、執行這四件事,大疆做到了!"在空中實現自主規劃、避障等功能,大疆已經屬于機器人范疇之中"汪滔說。
汪滔想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路。因此,他不想走捷徑。
大疆作為中國科技創新方面走向全球化的標桿企業,在無人機領域的研發創新以及全球化市場反饋有著非常卓越的表現。但汪滔不是一蹴而就,期間也經歷過挫折與失敗,正是在不斷的失敗中才越戰越勇,而今的大疆無人機能拆開的每一個零部件,都是大疆自己生產的,底層代碼都是自己的,同時擁有全球最大的無人機研發團隊,將人才儲備觸角伸到高校,確保大疆無人機擁有不斷的創新力。大疆無人機在2008年至2017年間公開的專利數就達到了916項,在國家專利方面擁有3206項。在美國也申請了70多項專利,目前已經有17項專利獲得了授權。在去年全球專利數排名當中,大疆無人機更是以656項專利排名第29位,這其中大部分都是飛行器、航空甚至是宇宙航行的專利。
在技術上超越競爭對手兩年
時代發展日新月異,每時每刻都有新技術出現,這對于汪滔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崇尚技術的汪滔并不掉以輕心,"的確有可能會有人超越我們,只是,我們數千人的核心研發團隊會盡量讓這件事不發生。" 汪滔明白, 無人機越來越大眾化后,人們對技術的要求已經越來越苛刻,包括安全性、應用性以及整個機身重量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對核心技術不斷地進行完善、迭代。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這個挑戰,很大程度上來自于無人機產業正在擴大的應用邊界。更龐雜的應用場景,向無人機的核心技術提出了更多挑戰。畢竟,天空的故事,并不只有"航拍"一個版本。
生態平臺計劃
而今的大疆已經開放了SDK(軟件工具開發包)給第三方開發者,并向各個垂直細分行業應用開發者提供無人機解決方案,將無人機覆蓋到更多領域,農業、科技、航空等等。核心技術需要去研發,商業模式需要去探索。"如果某個垂直領域無論如何都做不到大疆希望的程度,大疆也會考慮自己去做,但扶持第三方合作伙伴是大疆的首選。"汪滔希望大疆給出的答案是一種合作互贏的模式。由此可見,汪滔為大疆布局一個更加廣闊可見的未來。
在無人機領域,汪滔是個名副其實的"死磕玩家"。然而正是死磕精神的不斷進取,成就了現在無人機領域的大道無疆,在"大疆"開疆拓土的背后,是汪滔的堅持與付出。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大疆會為我們描繪出更加美好、更加開闊的未來智能生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