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 16:06:2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9月25日,富時羅素宣布從2021年10月起將中國國債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并于2021年3月作進一步確認,至此,中國債券被三大國際債券指數悉數納入。也是今年,中國債券市場存量規模突破100萬億元,較“十三五”之初增長了一倍多,成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從無到有,再到品種和交易工具豐富、基礎設施安全高效,目前中國債券市場頗具深度與廣度,這離不開持續而深入的金融業對外開放。
“十三五”期間,我國根據經濟發展和金融改革需要,積極實施了一系列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措施。尤其是自2018年開始,金融業按照“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的要求,在銀行、證券、保險及征信、支付、評級等細分行業有序擴大開放。
東方金誠表示,當前金融科技革命正處于關鍵時期,金融產品創新、金融服務升級迅速迭代,原有的金融生態面臨重組,此時適度加快金融市場開放,能夠倒逼國內金融機構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經營效率和金融服務質量,同臺競爭將有助于國內機構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趕上行業技術發展步伐。
東方金誠認為,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是中國融入全球化進程的必然路徑。但必須要承認的是,對標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我國金融市場發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東方金誠指出,未來我國金融業要力爭打造能夠為微觀主體創新發展提供有效支持的融資環境,而這恰恰也是當前我國金融業的短板所在。因此,金融業對外開放需要重點引導境外金融資源滿足國內創新型企業的直接融資需求,這包括繼續有序提升國內股市、債市開放水平,吸引更多外資參與多層資本市場建設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