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3 16:54:42
來源:晶報網
人生不止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有詩和遠方。
宋人吳自牧在其筆記《夢粱錄》中寫道"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不宜累家",稱為宋代"文人四藝",亦稱"四事",即透過嗅覺、味覺、觸覺與視覺品味日常生活,將日常生活提升至藝術境界。后來,成為文人士大夫的必修課,也是一種高雅的生活方式。
焚香,四大雅事之首,是國學經典,更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學習香道,學習的不僅是各類香品的氣息,更是內心對美的鑒賞和優雅的生活方式,也是一次心性的磨練。
10月29日,大鵬教育在北京海淀區益園文創基地舉辦"非遺煥新、守藝匠心"活動,活動特別邀請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立高基金總顧問、道家制香的非遺傳承人里煜老師。現場教學,走進學員日常生活,讓學員近距離感受傳統非遺文化的韻味,接觸傳統手工藝的精妙,學習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道門制香,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從采集到炮制,都要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內進行。"張里煜道長向現場觀眾展示了他親手制作的兩管香料。雖然制作時間已逾10年,但現場觀眾仍然能清晰地聞到天然香料散發出的香味。
緊接著,里煜老師運用古法制香工具,結合細膩傳統的制香手法,分步驟教授大家制香技藝。制香的第一步要先選材,第二步裁切,第三步炮制去除毒性發揮藥性。線香的制作,最早是通過手搓將香泥搓成線香,很不規則,后期慢慢演變成了像擠面條一樣把香泥擠出來,再剪裁、陰干。
學員們認真地聽著里煜老師的講解,跟隨練習制香,動作沉穩小心。在老師的指導下,按照各自偏愛的形狀,利用工具制作塔香、線香等,整個過程認真細致。不少學員反映課程很有趣,能讓自己學習傳統香文化、享受非遺文化的樂趣,更希望大鵬教育以后能積極地舉辦類似活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