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14:31:15
來源:財訊界
按照央行“力爭在202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網貸領域存量風險化解”的定調,網貸行業清盤加速進入倒計時。據官方通報網貸存量數據統計,自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已有5000家左右機構退出,截至10月22日,全國實際運營的網貸機構壓降至6家。
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馮燕強調,下一步要將處置存量風險作為核心工作來抓,提高資金的清償率和返還效率;地方要加快落實機構轉型試點工作,加快轉型進度;研究建立互聯網金融監測長效機制,堅決落實金融業務要持牌經營的要求。
存量持續壓降,穩步有序確保風險出清
全國網貸風險出清加速,包括投哪網、積木盒子、微貸網、你我貸等多家網貸頭部平臺也先后公告退出網貸業務。據第三方平臺不完全統計,在已退出的5000余家平臺中,其中,處于失聯狀態的平臺占62.51%,提現困難平臺占21.03%,終止運營平臺占7.36%,詐騙平臺占4%,其余為暫停發標、良性退出、跑路、警方介入等問題平臺。目前來看,在有打折計劃的平臺中,折扣程度有2-5折、6-7折不等,有的平臺則是在投本金最高打7折債轉。
在諸多平臺兌付陷入死局的行業環境下,綜合互聯網金融信息推薦平臺簡理財積極響應監管要求,始終以“保障整體用戶權益,平臺穩定運營”為目標,自2018年7月實施按額度轉出規則以來,一直穩步開展“讓用戶平穩逐步退出原計劃類產品”的工作。
據簡理財內部公布數據顯示,在監管部門的監督下,簡理財通過積極與投資人密切溝通,公開、有序、安全地開展兌付工作,目前在投人數和在投資金都呈明顯下降趨勢,自2018年7月31日至2020年10月16日,已有63.93%的用戶安全平穩退出原理財計劃,整體在投本金下降87.27%。
業界認為,真正意義的風險出清一般是指平臺、投資人、借款人相關各方都能將損失降到最低,實實在在將資金兌付給出借人,而對于出借人來講,如何保障安穩退出才是關鍵。據了解,自簡理財調整轉出規則以來,便拓寬了與用戶的溝通渠道,同時,在相關政策的指導下,簡理財與合作方不斷努力,加速協調資產端來提升資產流動性,來保障用戶的資金安全和轉出效率。
攜手持牌機構,回歸信息中介本源
如今,監管明確按照“成熟一家、納入一家”的原則將網貸機構納入監管試點,所以現存的網貸平臺應當回歸信息中介定位。而“簡理財在停止原理財計劃,積極探索轉型”之后,簡理財的轉型方向便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悉,目前簡理財已成功開啟向標準化金融產品信息推薦服務的轉型戰略,通過與持牌金融機構合作,致力于為互聯網用戶推薦優質、穩定、收益合理的金融產品信息,繼續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加安全穩定的服務。持牌金融機構經國家備案,資金實力和風控體系更為完善,其推出的金融產品合規、安全性高,簡理財以提供標準化金融信息服務為切入場景,已先后與奕豐金融、眾邦銀行、新網銀行、平安銀行、慧擇保險等持牌金融機構建立合作。
產品的標準化實現離不開金融科技的助力和支撐。因此,簡理財除了提供標準化的金融產品信息之外,還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探查用戶個性化、深層化需求,并以用戶需求和體驗為導向進行服務設計和研發,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務,作為涵蓋用戶投前、投中、投后的貼身理財向導,用品質服務來貫穿用戶投資生命周期。
如今,互聯網金融監管頻繁發力,在這個過程中,優勝劣汰將會持續,良幣驅逐劣幣的出清將進一步促進行業向著良性、穩健的方向健康發展。整體來看,歷經出清與整治的互金行業,不僅有助于規范市場秩序的建立,也為優質平臺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空間。無論在行業混沌期,還是強監管期,也只有始終堅持積極擁抱監管,以用戶為中心,加強服務創新,保障用戶投資安全,提升用戶投資體驗,才能做到穩步前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