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站在十四五發展前夜 展望產教融合未來發展30年

2020-10-23 16:32:40

來源:財訊界

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伴隨的是產業的不斷升級,面對如此快速的社會變革,人才培養要走向何方?2020年10月16日,在河南省駐馬店舉辦的第七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就探索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需要的教育體系,以及新時代類型教育的歷史方位與未來方向進行了一場行業頂尖的發言與對話。

(第七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開幕式現場)

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達沃斯論壇”,此次活動邀了請來自政府機構、國內外教育專家學者、行業企業家、中央和地方重點新聞網站等眾多代表,以“新征程——面向未來30年”為核心議題,交流互鑒,謀劃未來。

立足國情 創新發展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會理事長郝明金在線上發表主旨講話)

未來30年,要如何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需要的教育體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會理事長郝明金表示:要構建面向未來三十年教育事業發展的大戰略,應以辯證思維看待。要立足國情,將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與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有機結合,在開放互通中彰顯發展自信。要創新發展,抓住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機遇,注重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推動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一位高校教育實踐者,來自常州工學院湯正華校長從實踐的角度分享了他對于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歷史方位和未來方向的看法,他認為: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發展形態,是要從伴生關系走向共生關系,今后還會從共生關系發生到引領關系。應用型本科高校不僅要開展理論研究,更要致力探索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把本科應用型教育從新型走向特色。

雙向發展 融合共贏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在會上發表主旨講話)

未來30年,要培養何種人才適應快速變化的產業需求?既有豐富的知識,同時又兼具專業能力的人才無疑會更加受到現代企業的歡迎。面對大趨勢,與會嘉賓紛紛表示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改革應用型本科高校評價體系,建設高水平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培養知識及專業技能雙向發展的人才。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霍金花在致辭中提到,希望職業學校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深入實施產教融合,推進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爭取學校、企業、社會互惠多贏。重慶新鷗鵬教育集團董事長杜積西對此也表示:好的產教融合“場景”是忘掉產業,去思考創新和需求的關系;是忘掉教育,去思考成長和自我的關系;在新興產教融合場景當中,學生不再是簡單的學生了,而是場景的主任和建設者。人,才是產教融合的主角;人,也是這個時代最大的場景。

數智治理 共謀共創

未來30年,數字經濟發展占據主流,面對這個重要的時代命題,中國電子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陳錫明認為:數字經濟大潮下,產教融合迎來了很好的時機和空間。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創新發展處處長劉志敏也提到,“十四五”期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節點,從國家發展階段是百年變局,從數字智能技術的深化是元年,高校要做數字化、智能化的現行者,要首先從自身的治理,特別是決策開始。同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張端鴻,面對這一時代議題也說:“未來的發展實際上處在一個新的環境當中,大數據正在快速改變教育,今后整個教學過程可能都會走向這樣一個私人定制的方向。”而作為企業代表的京東集團副總裁姜耀東也指出,隨著整個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為滿足行業發展要求,具備崗位工作技能和學習研究,具備創新思維,能夠在專業崗位上從事創造性工作的復合人才,才是企業需要的新型復合型人才。產業與教育共謀共創,才能實現更好的共建共贏。

邁向高階 機制創新

未來30年,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將成為應用型高校培養的主力軍。“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當下及未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人物之一”來自黃淮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劉先省如是說。而面對未來高階創新人才的具體要求,來自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副院長羅琳認為,未來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應該擁有自由求真的探索精神、專業系統的知識體系、知行合一的行為模式、頂天立地的創造能力。在確定了歷史地位和人才標準后,中核集團核工業大學房山校區黨總支書記章超對如何做好面向行業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做了主旨報告,他以中核集團核專業研究生學位課程體系建設為引,詳細為大家介紹了在研究生學位課程體系建設中的思考和實踐,贏得了現場的陣陣掌聲。

擔當新使命,開啟新征程。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此次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充分聚焦現代教育體系,發揮教育基礎性、先導性、根本性的作用,互鑒互榮,互利共贏,為加快提升“十四五”時期應用本科型高校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斷增強新時代高等教育服務國家戰略和創新發展能力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