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 09:44:54
來源:晶報網
全小區實現雞蛋自由!10月15日,石家莊燕港新村的社區小廣場人群熙攘。一輛滿載1萬枚雞蛋的貨車停在菜鳥驛站門前,小區居民有序排隊分享喜悅:在共同努力下,燕港新村菜鳥驛站一舉奪冠成為錦鯉驛站,全小區一起瓜分萬枚雞蛋。
經過30天全國打榜,燕港新村菜鳥驛站連續三周蟬聯榜首,奪得全國Top“錦鯉驛站”。據了解,菜鳥驛站與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的“一個雞蛋”公益項目合作的兒童扶助計劃也于14日落地,將為計劃中的吳忠山區兒童提供免費雞蛋。
成為錦鯉驛站,這在站長于國清意料之中。今年以來,為保障小區鄰居的防疫安全,做好無接觸取件,從年初起他就每日消毒,同時大力推行手機掃碼取件,減少接觸。“大家線上取件已經很習慣了,上千個鄰居都參與了這個活動。”于國清說。
說起于國清,“人善熱情”、“服務好”成了鄰居們提到最多的關鍵詞。年初疫情爆發期,于站長不但給全小區免費送消毒液,還將年前自備的幾千個口罩分給小區居民。年后復工受阻,擔心大家拿不到包裹,他又獨自一人去快遞公司給全小區拉快遞,一拉就是900件。
15日下午12點,小區居民“驛起領雞蛋”,老人小孩聚在一起,過節一樣熱鬧。“聽說貧困山區小朋友也會收到雞蛋,大家都很開心。”作為數字社區生活服務站,自帶社交屬性的菜鳥驛站讓鄰里連結也更緊密。
這家驛站于2017年初設立。起初包裹量小,隨著住戶增多,如今日包裹量翻了兩番,每天有800多件快遞,方便近3000戶居民。
這800多件包裹開始都是于國清一個人打理。他說,線上取件幫了大忙。“我在小區住了20多年,鄰里都很熟悉,這里也像小區的客廳,大家取快遞都很自覺配合。”
隨著菜鳥驛站在全國推行數字化升級,云監控和智能無感設備等也在這里齊上陣,幫助提升效率不少;于國清準備了小推車,幫忙一些有需要的鄰居送貨上門;他還設置了專門拆包和回收快遞箱的區域,倡導綠色環保。
因為好服務和數字化,驛站成了標桿,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些新驛站站長自發來學習:“這兩年我帶出了不少新站長,這兩天一個內蒙古的站長就剛來過。”
一年一度天貓雙11又快臨近,于站長早已做好準備。除了新增了一名工作人員,還專門拓寬了半間屋子:“去年最高峰1天有1700多件,今年估計能到2400件。”
為解決快遞最后100米難題,目前在全國100多個城市數萬個社區,菜鳥驛站一直提供快遞免費保管、丟失包賠等數字化快遞服務。在提供自主設置保管的多元可選方式外,上萬個站點還可送貨上門,帶來社區更方便的快遞服務。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