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2021-11-29 11:10:41

來源:經濟參考報

浙江交通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浙江交通資源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浙江交通資源公司”)自六年前成立并涉足砂石骨料資源行業迄今,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深謀產業鏈聯動發展,迅速從礦業“新兵”一躍成為行業“領軍”企業,被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評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綠色和諧礦山的“標桿”。

最新數據顯示,作為浙江交通集團礦產資源產業承接和運營主平臺,浙江交通資源公司自2016年到2021年,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均增長超3倍,分別達77億元、8.5億元,資產總額增長超7.7倍,達177億元,成為浙江交通集團交通關聯產業中新的增長點,為浙江交通集團成功邁入世界500強提供了重要支撐力量。

刷新礦企認知 智能化助推綠色變革

機器轟鳴、碎石遍地、塵土飛揚、滿山瘡痍……這是人們對傳統礦山的印象。然而,驅車來到位于浙江舟山冊子島的浙江交通資源公司下屬的浙江交投礦業有限公司大皇山礦區,人們驚訝地看到:這里粉塵超標自動報警、產品實時在線檢測、廢水利用自動循環;這里低塵、低噪,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智能化帶來的綠色變革令人耳目一新。

據浙江交通資源投資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兼首席安全官林春介紹,作為公司進入砂石行業獲取的首個且規模最大的礦點,2020年底,大皇山礦以964.2的浙江省最高分成功入選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創造當年投產、當年申報、當年獲批綠色礦山創建的“浙江速度”。

據了解,綠色礦山是一個集科技、創新、節能、生態、和諧為一體的綜合性體系,國家綠色礦山是該體系的最高標準。“創建‘國字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在礦區生態環境、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科技創新、企地和諧等方面狠下功夫。”浙江交投礦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林智坦言。

據了解,浙江交通資源公司雖是礦業“新兵”,但從設計之初,便將綠色礦山創建融入各礦區規劃。由于砂石的特殊性,在穿孔、爆破、采裝、運輸、破碎和加工等過程中會產塵并伴有較大噪聲,為了減少粉塵排放,公司在生產過程中均采取噴霧、噴灑水、加裝除塵設備、配置車輛沖洗系統、密閉加工破碎車間等措施,減少粉塵及噪音,同時,通過礦區環境監測系統,對礦區噪音和粉塵做到實時監控、實時處置。

“節能減排的成功推進,離不開科技創新這臺‘加速器’?!绷种墙榻B,以大皇山礦區為例,通過運用“智慧礦山管控平臺”實現對過程成本的精準管控,該平臺能夠精確記錄生產出運環節每臺設備的能耗、每日水電消耗、每處礦石資源開采等數據,不僅節約了人力,而且能對關鍵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和分析,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

大皇山礦區只是浙江交通資源公司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一個“點”。一直以來,交通資源公司堅持“邊開采、邊治理”的理念,積極打造“花園式”礦山。旗下麗新礦區率先嘗試將除塵設施產生的石粉、泥粉等進行收集再利用,如石粉用于水泥、混凝土,泥粉作為土地復墾、土壤改良材料,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浦新礦區設置多處蓄水池,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不斷完善礦山排水系統,采取多項綠植覆蓋措施,最大程度降低視覺、聽覺污染。

滿足發展“剛需” 跨界擔綱行業“龍頭”

在基礎設施建設大發展時代,砂石骨料是基建的“剛需”,浙江省玄武巖石料年需求量在300萬至400萬噸。然而一直以來,業內“小而散”的傳統砂石企業占絕大多數,市場上能夠用于高標準工程建設的砂石在數量與質量上都難以得到有效保證,尤其是在工程密集期,砂石質量良莠不齊、供應不及時等問題,嚴重影響工程進度。

為激發內生動力,彌補行業短板。2015年8月,浙江交通集團成立交通資源公司,主要定位為集團礦產資源承接平臺和養護保障平臺,打造以礦產資源為“主體”,以交通養護、交通建材為 “兩翼”的產業格局,這也拉開了浙江省最大省屬國有企業發展砂石骨料行業的大幕。

浙江交通資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中平說,為全力發揮集團礦產資源承接平臺作用,交通資源公司堅持“資源補償”和“市場化獲取”雙通道經營,從“戰略布局”“養護保障”“價格引導”等三方面重點布局省內礦點,千方百計尋求質量好、風險小、成長性佳、區位優勢明顯的礦山資源項目。

交通資源公司的成立,一方面補齊了浙江交通集團產業鏈中的原材料環節,保障了工程建設及養護品質,降低工程綜合造價;另一方面也擔起了省內大型國企的社會責任,平抑市場價格,在砂石礦山環保化、智能化、標準化建設中樹立典范效應。

“‘新兵’要在賽道上‘跑在前列’,拼的是發展速度、發展質量,更是勇往直前的決心和勇立潮頭的信念?!睆堉衅教寡?交通資源公司主要依托三個方面優勢:一是依托集團大型化、產業集群化優勢,快速布局品質好、區位佳、規模大的礦山項目;二是依托資金、管理、人才優勢,打造國內一流綠色智能礦山樣板,引領行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三是依托優質礦山,積極拓展高品質機制砂及高性價比產品,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強品質、鑄品牌 不斷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為使主業快速具備國內一流的行業服務能力,浙江交通資源公司不斷夯實產業核心競爭力,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成功設立砂石骨料研究院及機制砂發展研究基地,和鐵科院、公科院、浙江大學等國內知名科研機構和院校共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重點攻關砂石產業鏈中的礦山規劃設計,破碎、篩分、除塵等生產工藝改造,開展高品質機制砂、高端建筑專用精品骨料開發,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砂石骨料科技成果。

六年來,浙江交通資源公司成功獲取包括兩座“億噸級礦山”在內的9個礦點,累計儲量5.22億噸,實現布局全省、海陸聯動、公水聯運,成為浙江省最大的砂石骨料供應商和華東地區最大的玄武巖供應商。同時,積極依托集團省外、海外施工契機,在沿海區域、長江經濟帶等經濟發展好,物流條件佳的區域進行謀篇布局,形成了大型化、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格局和區域化優勢。

“但在快速擴張、走出去的過程中,也面臨著政策變動因素、地方保護主義等制約?!睆堉衅奖硎?砂石行業的未來一定是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贏,業內需共享技術、理念、資源等。

對于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張中平的思考是:一是要以戰略思維的大格局推進資源板塊的大發展,建立央企、國企、行業領軍企業戰略合作聯盟,發揮各自渠道及資源優勢,強強聯合實現新布局、新發展。二是要主動擁抱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以科技創新實現行業規模和生產方式的變革。三是要以大擔當推進行業服務大提升,以管理提品質,強化技術品質引領高端市場,提供個性化、高附加值的創新產品。

“砂石產業環境變化迅速,在環境、利益、效益都需進行取舍的情況下,國有企業從體制機制上更能承擔擔當之責?!睆堉衅奖硎?“十四五”期間,交通資源公司將牢牢把握“浙江‘重要窗口’建設先行官”定位,發揮集團大型化、產業集群化的優勢,堅持國際視野、戰略眼光,加快立足省內、面向省外、探索海外。同時,通過做標準的制定者、技術研發的引領者、礦山建設新模式的探索者,持續引領推動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核心競爭力 提升企業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