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雁”變“頭雁” 帶富眾鄉親

2021-05-14 10:46:05

來源:互聯網

    蒲美寧本報記者叢煥宇

    過了立夏節氣,本溪市南芬區下馬塘鎮馬家村村民迎來了農忙季節。然而,與種植莊稼為生的村民不同的是,村民王木春此時并不急著跑田間地頭,而是守在家門口的黑木耳種植基地,在大棚里就已完成了春播工作。

    王木春是土生土長的馬家村人,父母也是普普通通的農民。看著父母辛苦種植莊稼,終日臉朝黃土背朝天,王木春立志要考上大學,早日跳出“農”門,他也終于圓了夢。

    大學畢業后,王木春沒有回下馬塘,而是在大城市里謀了一份“不必跟泥土打交道”的體面工作。“我好不容易從農村考出來的,說啥也不能再回去土里刨食。”剛剛參加工作的王木春對父母說。王木春的父母尊重兒子的選擇,卻對南芬日益紅火的新型種植業眼熱,他們無數次設想,如果兒子能回鄉創業,憑他的能力,肯定不比別人干得差。

    在父母的勸說下,2016年3月,王木春帶著對家鄉的一份思念,帶著對返鄉創業的憧憬,帶著技術回到馬家村,希望在家鄉的土地上實現致富夢想。他抓住政府給予的優惠扶持政策,因地制宜發展黑木耳種植產業。

    隨著食用菌產量的提高,2017年,王木春不僅擴大了種植規模,還把技術無償提供給村民。“提高黑木耳種植的影響力,讓外界都知道咱們這個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和大家一起共創共享,共同受益,是我對家鄉的一份情懷,也是我創業的初衷。”王木春說。

    2020年,王木春種植的黑木耳產量已達1萬公斤,帶動當地農民就業18人,他也成了南芬區回鄉創業的青年先鋒。王木春自信地說:“預計今年的產量還能翻一番,達到2萬多公斤。我會繼續把種植技術傳授給鄉親們,帶動更多的村民一同走上致富路。”

關鍵詞: 頭雁 富眾 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