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兩先區”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2020-2021大連青年璀璨印記

2021-05-06 09:01:38

來源:互聯網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許曉楠

    2021年的“五四”,在大連中山路、人民路、友好廣場、星海廣場,在LED大屏、公交地鐵顯示屏上,大連“青春之星”的臉孔在微笑。創作了冬日戰疫的“移動雕塑”、淬煉了赴湯蹈火的“火焰之藍”、打造了智慧勤懇的“大國工匠”、鑄就了忠誠為民的“熱血警魂”、引領了全球卓越的“科技先鋒”、扛鼎了使命擔當的“中國好人”紛紛登上大屏,整座城市因為燦爛的青春而閃亮。

    大連青年講師團講師、“中國好人”王官升剛剛走下“閃亮”青年思政公開課的講臺,又帶領他的青年志愿者小伙伴們投入到輔助維持國潮音樂節現場秩序的工作中。他在朋友圈寫下這樣一段深情的文字:這座見證光榮與夢想的城市,需要無數青年人以青春朝氣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接續前進,奔向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美好明天。

    沖鋒“疫”線 勇挑重擔

    過去一年里,在疫情阻擊戰中,大連青年激揚著青春的力量。這些義無反顧的青年人,前赴后繼舍小我為大家,主動沖鋒在戰“疫”的各方戰場,成為不畏艱險、挺身而出的英勇擔當。疫情期間,全市各級團組織響應團市委號召,組建青年突擊隊千余支,萬余名青年在醫療救護、交通運輸、項目施工、運行保障、物資生產、城鄉社區防控等重點領域,在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中扛重擔、有作為。

    而另一群平凡如你我的“逆行者”來自四面八方、各行各業,用愛心付出,為戰疫默默服務著。“90后”青益聯志愿者團隊負責人孫志昊就是其中的一員,疫情中他帶領70余名青年志愿者從搭建避風棚、封閉路口干起,風雨無阻堅守50多個社區卡點,為居民送去及時專業的志愿服務。這些青年人只是全市萬余名青年志愿者的縮影,他們在火車站、機場、高速路口守衛著這座城市的大門,他們多方籌措、晝夜兼程運輸著戰疫的物資,他們“不見面”為醫護家屬送去溫暖和敬意……他們累計服務時長超3萬小時,用奮斗亮出了青春底色。他們用信念與初心消解寒冬,共同迎來春暖花開。

    黨旗所指 團旗所向

    有怎樣的信仰,就有怎樣的選擇;有怎樣的理想,就有怎樣的方向。2020年以來,全市各級團組織廣泛開展“青年大學習”行動。每周1期的“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通過小屏幕傳遞大道理,全市團員青年單周學習人數穩定在10萬以上。組建包括高校思政教師、媒體工作者、青年典型、團干部等在內的首批“大連青年講師團”,他們把“大道理”轉化為青年易接受的“小道理”,有效傳播黨的聲音,開展市級示范宣講百余場,覆蓋青年萬余人。大連青年講師團講師韓貴東為此常常挑燈夜讀,反復修改講稿,他說:“身為青年講師團的一員,我的責任就是面對面講解傳遞思想力量,肩并肩交流回應青年關切,心貼心闡釋解答青年困惑,在黨的創新理論和青年之間架起一座學習傳播的橋梁。”

    引領凝聚青年、組織動員青年、聯系服務青年,大連共青團按照黨的要求,扎實推進改革,履行職責使命。2020年把“兩新組織”團的建設作為工作重點,從基礎性、戰略性、源頭性陣地抓起,從規范團員發展、關系接轉、團費收繳等基礎性團務做起,切實體現團組織的先進性。全市各級團干部按照努力克服“機關化、行政化、娛樂化、貴族化”問題,主動與基層團組織結對,走進青年,與他們真心交朋友,成為青年的知心人。

    筑夢大連 奮斗有我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共青團的工作主線。這一年里市青年就業創業協會召開第一次會員大會,以“揚帆筑夢·就創未來”為主題,策劃開展高校創新創業大賽、青年互聯網營銷師訓練營、“創業在大連青春濟滄海”創業事跡展播、青年大講堂等助力青年就業創業系列行動。

    舉辦“國聘行動”大連專場網絡招聘活動,發動877家用人單位提供5.4萬個崗位,吸引6萬人線上報名,網絡瀏覽量超過5000萬人次。舉辦2020年互聯網新經濟青年峰會,成立大連青年就創協會互聯網新經濟分會;指導開展2021微軟“創新杯”全球學生科技大賽東北區域賽總決賽;青年企業家代表赴上海、杭州開展項目洽談,赴瓦房店市、莊河市、沙河口區、旅順口區、高新區等開展資源對接洽談;大連青創項目參加“創青春”遼寧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成績全省第一,獲優秀組織獎; “2020遼寧‘百校千崗’春季大型網絡公益招聘活動”和“百校千崗海聚英才”大型線上公益招聘會,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1.2萬個,努力為全市青年就業創業營造氛圍、搭建平臺。

    文明城市 青春名片

    意氣相投的青年志愿者感召著更多大連青年懷抱崇高理想,充滿奉獻精神。500名青年志愿者,為中超大連賽區組委會、服博會、中日博覽會和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提供服務保障,志愿者們的微笑成為城市閃亮的名片。1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參加“春運暖冬”志愿服務,“愛心圓夢助力脫貧”公益活動為1000名患病兒童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實現愛心愿望,“信連心”志愿服務活動組織150名高校青年志愿者與留守兒童集中的學校結對,每月通過信件送去關懷。深入開展垃圾分類行動,宣傳引導全市青少年爭做城市環境守護者。持續開展“文明在大連我是大連人”周日撿拾垃圾和愛國衛生運動志愿服務,全年開展活動50場,為實現我市文明城市“六連冠”貢獻了青春力量。

    這個“五一”小長假期間,全市5000余名青少年圍繞“Hi,大連”主題活動,“國風·國潮”彰顯華服古典之美、“國風·雅集”展現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引導更多青年堅定文化自信,一曲《我和我的祖國》在濱城各處奏響,更是登上了央視的屏幕。他們用青春的熱情積極傳播著大連文化,展現了大連人樂觀積極向上的城市精神,作為彰顯大連“浪漫海灣名城”的一張張青春名片,為我市“五一”活力行動增添了靚麗的色彩。

    生逢盛世,肩負責任。全市廣大青年將一同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踴躍投身“兩先區”建設實踐,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和生力軍,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用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關鍵詞: 高質量 發展 貢獻 青春